黃帝內經•靈樞第二十六•雜病•無壓力閱讀版


  厥挾脊而痛者,至頂,頭沉沉然,目𥆨𥆨然,腰脊強。取足太陽膕中血絡。

  厥胸滿面腫,唇漯漯然,暴言難,甚則不能言,取足陽明。

  厥氣走喉而不能言,手足清,大便不利,取足少陰。

  厥而腹嚮嚮然,多寒氣,腹中穀穀,便溲難,取足太陰。

  嗌乾,口中熱如膠,取足少陰。

  膝中痛,取犢鼻,以員利鍼,發而間之。鍼大如氂,刺膝無疑。

  喉痺不能言,取足陽明;能言,取手陽明。

  瘧不渴,間日而作,取足陽明;渴而日作,取手陽明。

  齒痛,不惡清飲,取足陽明;惡清飲,取手陽明。

  聾而不痛者,取足少陽;聾而痛者,取手陽明。

  衄而不止,衄血流,取足太陽;衄血,取手太陽。不已,刺宛骨下;不已,刺膕中出血。

  腰痛,痛上寒,取足太陽陽明;痛上熱,取足厥陰;不可以俛仰,取足少陽。中熱而喘,取足少陰膕中血絡。

  喜怒而不欲食,言益小,刺足太陰;怒而多言,刺足少陽。

  顑痛,刺手陽明與顑之盛脈出血。

  項痛不可俛仰,刺足太陽;不可以顧,刺手太陽也。

  小腹滿大,上走胃,至心,淅淅身時寒熱,小便不利,取足厥陰。

  腹滿,大便不利,腹大,亦上走胸嗌,喘息喝喝然,取足少陰。

  腹滿食不化,腹嚮嚮然,不能大便,取足太陰。

  心痛,引腰脊,欲嘔,取足少陰。

  心痛,腹脹,牆牆然,大便不利,取足太陰。

  心痛,引背不得息,刺足少陰;不已,取手少陽。

  心痛,引小腹滿,上下無常處,便溲難,刺足厥陰。

  心痛,但短氣不足以息,刺手太陰。

  心痛,當九節刺之,按,已刺按之,立已;不已,上下求之,得之立已。

  顑痛,刺足陽明曲周動脈,見血,立已;不已,按人迎於經,立已。

  氣逆上,刺膺中陷者,與下胸動脈。

  腹痛,刺臍左右動脈,已刺按之,立已;不已,刺氣街,已刺按之,立已。

  痿厥為四末束悗,乃疾解之,日二;不仁者,十日而知,無休,病已止。

  歲以草刺鼻,嚏,嚏而已;無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驚之,亦可已。


【翻譯】

  ***[1]篇名雜病:本篇說明多種疾病,因範圍廣泛、沒有一定類別,故命名為"雜病"

  ***[2]本篇主旨與重點如下:

  一、說明厥、嗌乾、膝痛、喉痹、瘧的症狀、診斷和治療方法。

  二、說明齒痛、耳聾、衄、喜怒、痛、腹滿的症狀、診斷和治療方法。

  三、說明心痛、腹痛、痿厥等的症狀、診斷和治療方法。

  ***[3]目𥆨𥆨然:視物不清的樣子。(𥆨:音ㄏㄨㄤ)

  ***[4]唇漯漯然:口唇腫起,口涎不收的樣子。

  張介賓注:唇漯漯,腫起貌;

  馬蒔注:唇漯漯然,有涎出唾下之意。綜合二注,即為口唇腫起,口涎不收之意。


  經氣厥逆,脊柱兩側疼痛,連及頭頂,導致頭昏沉沉,眼睛看不清東西,腰脊僵直,治療應取足太陽經的委中穴,刺絡脈出血。

  經氣厥逆,胸部滿悶,面部腫脹,口唇腫起,突然間說話困難,嚴重的則不能言語,治療應取足陽明經的穴位。

  經氣厥逆,逆至喉部就不能言語,手足發冷,大便不利,治療應取足少陰經的穴位。

  經氣厥逆,腹部膨脹,叩之有聲,內多寒氣,腹鳴如水響,大小便困難,治療應取足太陰經的穴位。


【陳擎文補註】

  (1).《黃帝內經》裡面提到「厥」有很多篇章,有很多相關的詞彙。

  例如:寒厥,熱厥,氣逆為厥,煎厥,薄厥、大厥、煎厥、暴厥、屍厥、厥頭痛、厥心痛、痿厥....

  其中牽涉到的篇章包括有:

  ☎《素問第四十五•厥論》:「寒厥之為寒也,必從五指而上於膝」。

  「熱厥之為熱也,必起於足下者」。

  「厥或令人腹滿,或令人暴不知人」。

  「巨陽之厥,則腫首頭重,足不能行,發為眴仆。陽明之厥,則癲疾欲走呼,腹滿不得臥面赤而熱,妄見而妄言;少陽之厥,則暴聾頰腫而熱,脇痛,䯒不可以運;太陰之厥,則腹滿䐜脹後不利不欲食,食則嘔不得臥;少陰之厥,則口乾溺赤,腹滿心痛;厥陰之厥,則少腹腫痛,腹脹涇溲不利,好臥屈膝,陰縮腫䯒內熱」。

  ☎《素問第三•生氣通天論》:「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辟積,於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聽,潰潰乎若壞都,汨汨乎不可止」。

  「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有傷於筋縱,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素問第八十•方盛衰論》:「雷公請問氣之多少,何者為逆,何者為從。黃帝答曰:陽從左,陰從右,老從上,少從下,是以春夏歸陽為生,歸秋冬為死,反之,則歸秋冬為生,是以氣多少,逆皆為厥」。

  「問曰:有餘者厥耶。答曰:一上不下,寒厥到膝,少者秋冬死,老者秋冬生」。

  ☎《素問第四十六•病能論》:「帝曰:陽何以使人狂。歧伯曰:陽氣者因暴折而難決,故善怒也,病名曰陽厥。帝曰:何以知之。歧伯曰:陽明者常動,巨陽少陽不動,不動而動大疾,此其候也」。

  ☎《素問第四十九•脈解》:「太陽所謂腫腰脽痛者,正月太陽寅,寅,太陽也,正月陽氣出在上,而陰氣盛,陽未得自次也,故腫腰脽痛也。病偏虛為跛者,正月陽氣凍解地氣而出也,所謂偏虛者冬寒頗有不足者,故偏虛為跛也。所謂強上引背者,陽氣大上而爭故強上也。所謂耳鳴者,陽氣萬物盛上而躍,故耳鳴也。所謂甚則狂巔疾者,陽盡在上,而陰氣從下,下虛上實,故狂巔疾也。所謂浮為聾者,皆在氣也。所謂入中為瘖者,陽盛已衰,故為瘖也。內奪而厥,則為瘖俳,此腎虛也。少陰不至者,厥也」。

  「善怒者,名曰煎厥」。

  ☎《素問第三十九•舉痛論》:「寒氣客於五藏,厥逆上泄,陰氣竭,陽氣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氣復反,則生矣」。

  「寒氣客於腸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嘔也。寒氣客於小腸,小腸不得成聚,故後泄腹痛矣」。

  ☎《靈樞第五十二•衛氣》:「凡候此者(十二經脈標本穴),下虛則厥,下盛則熱;上虛則眩,上盛則熱痛」。

  ☎《靈樞第八•本神》:「腎藏精,精舍志,腎氣虛則厥,實則脹。五藏不安」。

  ☎《靈樞第二十四•厥病》:「厥頭痛,面若腫起而煩心,取之足陽明太陰。厥頭痛,頭脈痛,心悲,善泣,視頭動脈反盛者,刺盡去血,後調足厥陰...」。

  「厥心痛,與背相控,善瘈,如從後觸其心,傴僂者,腎心痛也,先取京骨、崑崙,發狂不已,取然谷。厥心痛,腹脹胸滿,心尤痛甚,胃心痛也,取之大都、大白...」。

  ☎《靈樞第二十六•雜病》:「厥挾脊而痛者,至頂,頭沉沉然,目𥆨𥆨然,腰脊強。取足太陽膕中血絡。厥胸滿面腫,唇漯漯然,暴言難,甚則不能言,取足陽明。厥氣走喉而不能言,手足清,大便不利,取足少陰。厥而腹嚮嚮然,多寒氣,腹中穀穀,便溲難,取足太陰」。

  ☎《素問第四十八•大奇論》:「脈至而搏,血衂身熱者死,脈來懸鉤浮為常脈。脈至如喘名曰暴厥,暴厥者,不知與人言。脈至如數,使人暴驚,三四日自已」。

  ☎《素問第六十二•調經論》:「志有餘則腹脹飱泄,不足則厥。血氣未并,五藏安定,骨節有動」。志有餘的則腹脹飧泄,志不足的則手足厥冷。若邪氣尚未與氣血相並,五臟安定之時,有邪氣侵襲,則邪氣僅客於骨,使骨節間如有物震動的感覺。

  「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故氣并則無血,血并則無氣,今血與氣相失,故為虛焉。絡之與孫脈俱輸於經,血與氣并,則為實焉。血之與氣并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

  多餘的就是實,缺乏的就是虛。所以氣並之處則血少,為氣實血虛,血並之處則氣少,血和氣各離其所不能相濟而為虛。人身絡脈和孫脈的氣血均輸注於經脈,如果血與氣相並,就成為實了。譬如血與氣並,循經上逆,就會發生“大厥”病,使人突然昏厥如同暴死,這種病如果氣血能得以及時下行,則可以生,如果氣血壅於上而不能下行,就要死亡。

  「厥氣上逆,寒氣積於胸中而不寫,不寫則溫氣去,寒獨留,則血凝泣,凝則脈不通,其脈盛大以濇,故中寒」。

  若寒厥之氣上逆,寒氣積於胸中而不下泄,寒氣不瀉,則陽氣必受耗傷,陽氣耗傷,則寒氣獨留,寒性凝斂,營血滯澀,脈行不暢,其脈搏必見盛大而澀,所以成為內寒。

  ☎《素問第六十三•繆刺論》:「邪客於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之絡,此五絡,皆會於耳中,上絡左角,五絡俱竭,令人身脈皆動,而形無知也,其狀若尸,或曰尸厥。刺其足大指內側爪甲上」。

  邪氣侵入到手少陰、手太陰、足少陰、足太陰、和足陽明的絡脈,這五經的絡脈都聚會於耳中,並上繞左耳上面的額角,假如由於邪氣侵襲而至此五絡的真氣全部衰竭,就會使經脈都振動,而形體失去知覺,就象死屍一樣,有人把它叫做“屍厥”。這時應當針刺其足大趾內側爪甲距離爪甲有韭菜葉寬那麼遠處的隱白穴,然後再刺足心的湧泉穴。


  (2).觀看歷代與現代書籍,對於「厥」的解釋,多數是認為這是代表昏厥昏倒,或是手腳冰冷的意思。

  這個解釋如果是指後代醫書中的厥證,或許這樣解釋是對的,但是若是要拿它來解釋《黃帝內經》的「厥」,我個人認為這樣子是有問題的,可能是誤解《黃帝內經》的本意了。

  我個人認為《黃帝內經》的「厥」是一字多義,雖然多義,看似彼此無關,但是其實它們都是在指同一個病理機轉下的各種症狀。

  所以「厥」不是在講單一症狀,它是在講一件經脈發生氣逆的現象,而這種氣逆所呈現的症狀,所以它可以有很多種病名。

  也就是說,很多疾病的發生,其實去探究它的機轉(病機),原來都是因為經脈發生氣逆了。

  所以,若是要不含糊其辭的講述個人看法,若要不以取巧懵混過關的心態來註解《黃帝內經》,而是精準的表達個人觀點的話,

  那麼,我的看法是:「厥證,它是在講一種病機(機轉),不是在講一種症狀,這個機轉就是經脈因為發生氣逆而所造成身體的不適」。

  我個人認為,「厥」的疾病是從六經的角度來分析病情,而不是從五臟的角度。

  也就是說,「厥」是六經病的現象描述,不是五臟病的坐標看問題。


  (3).我的這個「厥」是一字多義,而且是圍繞著經脈氣逆機轉的看法,可以在《素問第八十•方盛衰論》得到印證:

  ☎「雷公請問氣之多少,何者為逆,何者為從。黃帝答曰:陽從左,陰從右,老從上,少從下,是以春夏歸陽為生,歸秋冬為死,反之,則歸秋冬為生,是以氣多少,逆皆為厥」。

  其中最後一句「是以氣多少,逆皆為厥」,就是不論氣盛或氣衰,只要是氣逆,則都會成為厥。

  這裡的「厥」就是指經脈氣逆的病理機轉。

  ☎《素問第四十六•病能論》:「帝曰:陽何以使人狂。歧伯曰:陽氣者因暴折而難決,故善怒也,病名曰陽厥。帝曰:何以知之。歧伯曰:陽明者常動,巨陽少陽不動,不動而動大疾,此其候也」。

  這裡的「厥」也是指經脈氣逆亂的病理機轉,但是其造成的症狀卻是狂病。

  ☎《素問第三•生氣通天論》:「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有傷於筋縱,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這裡的「厥」就是指經脈氣逆後導致的昏倒。

  ☎《靈樞第五十二•衛氣》:「凡候此者(十二經脈標本穴),下虛則厥,下盛則熱;上虛則眩,上盛則熱痛」。

  這是六經發生氣逆,若下虛的氣逆病是厥(手腳冰冷),若上虛的氣逆病輕則眩暈,重則昏倒。若下盛的氣逆病是熱厥(手腳熱),若上盛的氣逆病是熱痛。

  ☎《靈樞第八•本神》:「腎藏精,精舍志,腎氣虛則厥,實則脹。五藏不安」。

  若腎經脈氣虛的氣逆病會手腳冰冷(厥)。

  ☎《素問第四十五•厥論》:「寒厥之為寒也,必從五指而上於膝」。「熱厥之為熱也,必起於足下者」。「厥或令人腹滿,或令人暴不知人」。

  當經脈氣逆時,可能是寒厥(手腳冰冷),可能是熱厥(手腳熱),可能會腹滿或昏倒或神不知人(昏厥)。

  ☎《靈樞第二十四•厥病》:「厥頭痛,面若腫起而煩心,取之足陽明太陰。厥頭痛,頭脈痛,心悲,善泣,視頭動脈反盛者,刺盡去血,後調足厥陰...」。

  「厥心痛,與背相控,善瘈,如從後觸其心,傴僂者,腎心痛也,先取京骨、崑崙,發狂不已,取然谷。厥心痛,腹脹胸滿,心尤痛甚,胃心痛也,取之大都、大白...」。

  這是各種經脈氣逆所導致的頭痛,或是心痛。而這種頭痛或心痛也稱呼為厥病:「厥頭痛,厥心痛」。


  (4).「厥」的症狀有很多種,例如:

  經脈氣逆,可能會造成患者輕則眩暈,重則昏倒不知人事。也可能造成患者手腳冰冷,或是手腳燥熱。或是造成患者頭痛,或是心痛。

  或是造成患者脊柱兩側疼痛,連及頭頂,導致頭昏沉沉,眼睛看不清東西,腰脊僵直。

  或是造成患者胸部滿悶,面部腫脹,口唇腫起,突然間說話困難,嚴重的則不能言語。

  或是造成患者喉部就不能言語,手足發冷,大便不利。

  或是造成患者,腹部膨脹,叩之有聲,內多寒氣,腹鳴如水響,大小便困難。

  或是造成患者瘋瘋癲癲,奔跑呼叫,腹部脹滿不得安臥,面部赤熱,神志模糊,出現幻覺,胡言亂語。

  或是造成患者突然性耳聾,面頰腫而發熱,兩脅疼痛,小腿不能運動。

  或是造成患者腹部脹滿,大便不爽,不思飲食,食則嘔吐,不能安臥。

  或是造成患者口乾,小便色赤,腹脹滿,心痛。

  或是造成患者少腹腫痛,腹脹滿,大小便不利,喜歡採取屈膝的體位睡臥,前陰萎縮而腫,小腿內側發熱。

  或是造成患者小腿拘集痙攣,心痛牽引腹部。

  或是造成患者,身體僵直跌倒,嘔血,容易鼻出血。

  或是造成患者關節活動不靈,關節不利則腰部不能活動,頸項不能回顧。

  或是造成患者喘促咳嗽,身發熱,容易驚駭,鼻出血,嘔血。

  或是造成患者胸中虛滿而咳嗽,常常嘔吐涎沫。

  或是造成患者心痛連及咽喉,身體發熱。

  或是造成患者喉部痹塞,咽部腫痛,頸項強直。


  ***[3]犢鼻:穴位名,在外膝眼凹陷中,屬足陽明胃經。


  咽喉發乾,口中灼熱好像膠粘,治療應取足少陰經的穴位。

  膝關節疼痛,治療可取犢鼻穴,用員利針刺治,刺後過一會再刺。員利針大如牛尾之毛,用它刺治膝部是最為適宜的。

  患喉痹之人,如果不能說話,治療可取足陽明經的穴位;如果能說話,治療可取手陽明經的穴位。

  患瘧疾的病人,如果口不渴,隔天發作一次,可取足陽明經的穴位治療;如果口渴且隔天發作一次的,可取手陽明經的穴位治療。

  牙痛的病人,如果不怕冷飲,可取足陽明經的穴位治療;如果怕冷飲,可取手陽明經的穴位治療。

  耳聾而不疼痛的,可取足少陽膽經的穴位治療;耳聾而疼痛的,可取手陽明大腸經的穴位治療。

  鼻出血不止,流出的是敗惡黑血,治療應取足太陽經的穴位;黑血凝滯,治療可取手太陽經的穴位。如果出血不止,應刺手太陽經的腕骨穴,還不止血,可刺委中穴出血。

  腰痛,如果身體上部發寒,治療可取足太陽、足陽明兩經的穴位;如果身體上部發熱,治療可取足厥陰經的穴位。腰痛得不能前俯後仰,治療可取足少陽經的穴位。腰痛,內熱而氣喘,治療可取足少陰經的穴位,並刺委中穴的血絡。

  愛發怒且不想吃東西,話少,應刺足太陰經的穴位治療;愛發怒且話多,應刺足少陰經的穴位。


【陳擎文補註】

  (1).目前《黃帝內經•素問》的版本,都是根據唐王冰的素問秘版與史崧的家藏靈樞版(包括我們網站素問的經文也是),而且他們的很多註解也是後代學人或注家所參考的依據。

  但是比王冰更早的還有一個版本,是隋末唐初的楊上善所寫的《黃帝內經太素》,這個版本在中國後來已經亡佚,直到清朝末年光緒年間才被楊守敬先生從日本抄寫回來。

  比較這兩個版本的部分經文,可以發現有部分經文是不一樣的,很多處在王冰史崧版本所看不懂的文句,在楊上善版本就豁然開朗了。

  中國這幾千年都是參考王冰與史崧的版本,而楊上善的版本因為亡佚太久了,所以研究的人很少。

  我個人認為,王冰史崧的版本,應該要與楊上善的版本一起參照。


  (2).本篇本段鼻衄血部分,史崧版的《黃帝內經》經文,與楊上善版的經文稍有不同,列出如下:

  史崧版:衄而不止,衄血流,取足太陽;衄血,取手太陽。不已,刺宛骨下;不已,刺膕中出血。

  楊上善版:衄而不衃,血流,取足太陽;衃,取手太陽,不已,刺腕骨下,不已,刺膕中出血。


  (3).這裡的衃血:凝血的意思。

  就是若流鼻血卻不凝血就要取足太陽膀胱經,若鼻出血已經開始凝血了,可取手太陽小腸經。若一直治不好,就改用小腸經的腕骨穴,或膀胱經的委中穴。

  我個人認為,這裡寫的,應以楊上善版較為正確。


  ***[1]顑(音坎,kǎn,ㄎㄢˇ): 通“頷”,同“頷”。腮部也。

  ***[2]頷:音漢,ㄏㄢˋ,hàn。同“頷”。又稱下巴、下頷、下巴頦,是位於人類面部嘴唇以下的部位,人到年老時下巴會逐漸萎縮。

  頷,上下相合,乃是構成口腔上下部的骨骼和肌肉組織的統稱。而若再細分,上部稱上頷;下部稱下頷,下頷俗稱「下巴」。


  下巴疼痛,可刺手陽明經的穴位和足陽明經的頰車穴出血。

  脖後頸子疼痛,不能前俯後仰,可刺足太陽經的穴位;如果後頸脖子不能回轉,可刺手太陽經的穴位。

  小腹部脹滿膨大,氣逆向上連及胃部以至心胸,發冷,全身忽而寒冷忽而發熱,小便不利,治療可取足厥陰經的穴位。

  腹部脹滿,大便不利,腹部脹大,氣逆向上影響胸部、喉部,喘息急促,喘聲很大,治療可取足少陰經的穴位。腹部脹滿,進食不能消化,腹內鳴響,不能大便,治療可取足太陰經的穴位。


【陳擎文補註】

  (1).目前《黃帝內經•素問》的版本,都是根據唐王冰的素問秘版與史崧的家藏靈樞版(包括我們網站素問的經文也是),而且他們的很多註解也是後代學人或注家所參考的依據。

  但是比王冰更早的還有一個版本,是隋末唐初的楊上善所寫的《黃帝內經太素》,這個版本在中國後來已經亡佚,直到清朝末年光緒年間才被楊守敬先生從日本抄寫回來。

  比較這兩個版本的部分經文,可以發現有部分經文是不一樣的,很多處在王冰史崧版本所看不懂的文句,在楊上善版本就豁然開朗了。

  中國這幾千年都是參考王冰與史崧的版本,而楊上善的版本因為亡佚太久了,所以研究的人很少。

  我個人認為,王冰史崧的版本,應該要與楊上善的版本一起參照。


  (2).本篇本段第一行,史崧版的《黃帝內經》經文,與楊上善版的經文稍有不同,列出如下:

  史崧版:顑痛,刺手陽明與顑之盛脈出血。

  史崧版:顑痛,刺足陽明曲周動脈,見血,立已;不已,按人迎於經,立已。

  楊上善版:頷痛,刺手陽明與頷之盛脈出血。

  楊上善版:頰痛,刺陽明曲周動脈見血,立已;不已,按人迎於經,立已。。


  (3).所以看楊上善版就比較清楚了,本篇一個地方講的是臉頰痛(頰痛,腮部痛),一個是講下巴痛(頷痛)。

  我個人認為,這裡寫的,應以楊上善版較為正確。


  (4).這邊如果講的更準確一點,把古代詞彙轉換成現代解剖學名詞,這裡講的「頷痛、頰痛」就相當於解剖學所稱的「下頷痛、上頷痛」。

  換言之,我們口腔內的上牙與下頷骨骼及肌肉組織都是屬於胃經所管。

  我們口腔內的下牙與下頷骨骼及肌肉組織及下巴,都是屬於大腸經經所管。

  不管下頷組織痛或上頷組織痛,都可以在臉頰找脈搏盛大搏動處放血。

  所以,治療牙痛與頷痛的思路是一樣的。

  這僅僅是我個人的看法。


  心痛牽連腰部、脊背疼痛,想嘔吐,治療可取足少陰經的穴位。

  心痛,腹脹,大便不利,治療可取足太陰經的穴位。

  心痛牽連背部疼痛,呼吸不暢,治療可刺足少陰經的穴位;若仍疼痛不止,可取手少陽經的穴位刺治。

  心痛,小腹脹滿,上下疼痛無定處,大小便困難,治療可刺足厥陰經的穴位。

  心痛,氣短,呼吸困難,治療可刺手太陰經的穴位。

  心痛,治療應刺九椎下的筋縮穴,先在穴位上按揉,刺後,再按揉,可以立即止痛;如果仍疼痛不止,再上下尋求治本病的有關穴位刺治,找到了相應的穴位刺治,就會立即止痛。


【陳擎文補註】

  (1).《黃帝內經》有幾篇都有提到心痛的治療,描述結構類似,可以彼此參照:

  ☎《靈樞第二十四•厥病》:

  厥心痛,與背相控,善瘈,如從後觸其心,傴僂者,腎心痛也,先取京骨、崑崙,發狂不已,取然谷。

  厥心痛,腹脹胸滿,心尤痛甚,胃心痛也,取之大都、大白。

  厥心痛,痛如以錐鍼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取之然谷、太谿。

  厥心痛,色蒼蒼如死狀,終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取之行間、太衝。

  厥心痛,臥若徒居,心痛間,動作,痛益甚,色不變,肺心痛也,取之魚際、太淵。

  真心痛,手足清至節,心痛甚,日發夕死,夕發旦死。心痛不可刺者,中有盛聚,不可取於腧。

  ☎《靈樞第二十六•雜病》:

  心痛,引腰脊,欲嘔,取足少陰。

  心痛,腹脹,牆牆然,大便不利,取足太陰。

  心痛,引背不得息,刺足少陰;不已,取手少陽。

  心痛,引小腹滿,上下無常處,便溲難,刺足厥陰。

  心痛,但短氣不足以息,刺手太陰。

  心痛,當九節刺之,按,已刺按之,立已;不已,上下求之,得之立已。


  ***[1]顑(音坎,kǎn,ㄎㄢˇ): 通“頷”,同“頷”。腮部也。

  ***[2]歲:乾嘔,打嗝,氣逆。《太素》、《甲乙經》作"噦"。

  噦:ㄩㄝˇ,yuě,乾嘔,打嗝,嘔吐,氣逆:例如:乾噦,為要吐而吐不出東西來

  ***[3]頷:音漢,ㄏㄢˋ,hàn。同“頷”。又稱下巴、下頷、下巴頦,是位於人類面部嘴唇以下的部位,人到年老時下巴會逐漸萎縮。

  頷,上下相合,乃是構成口腔上下部的骨骼和肌肉組織的統稱。而若再細分,上部稱上頷;下部稱下頷,下頷俗稱「下巴」。


  腮部疼痛,治療可刺足陽明經的曲周動脈(即頰車穴)出血,可以立即止痛;若仍不止痛,再按揉足陽明經的人迎穴,就會立即止痛。

  氣逆向上,治療可取胸中凹陷處的屋翳穴以及胸下部的動脈。

  腹痛,治療可刺臍左右動脈,針刺後再按揉該處,就會立即止痛;如果仍不止痛,再刺氣沖穴,刺後再按揉該穴,就會立即止痛。

  痿厥病(四肢無力且寒冷),治療可將病人四肢捆綁起來,待病人氣悶時,就迅速解開,每天兩次,發病時失去知覺的病人這樣治療十天后就會有知覺,但治療不要停止,直到病好了,才停止捆縛。

  打嗝,可用草莖刺鼻,使人打噴嚏,就會停止打嗝。如果仍不停止,可憋住氣,迎上逆之氣引而散之,就會立即止住打嗝。使人大驚,也可以止住打嗝。


【陳擎文補註】

  (1).目前《黃帝內經•素問》的版本,都是根據唐王冰的素問秘版與史崧的家藏靈樞版(包括我們網站素問的經文也是),而且他們的很多註解也是後代學人或注家所參考的依據。

  但是比王冰更早的還有一個版本,是隋末唐初的楊上善所寫的《黃帝內經太素》,這個版本在中國後來已經亡佚,直到清朝末年光緒年間才被楊守敬先生從日本抄寫回來。

  比較這兩個版本的部分經文,可以發現有部分經文是不一樣的,很多處在王冰史崧版本所看不懂的文句,在楊上善版本就豁然開朗了。

  中國這幾千年都是參考王冰與史崧的版本,而楊上善的版本因為亡佚太久了,所以研究的人很少。

  我個人認為,王冰史崧的版本,應該要與楊上善的版本一起參照。


  (2).本篇本段第一行,史崧版的《黃帝內經》經文,與楊上善版的經文稍有不同,列出如下:

  史崧版:顑痛,刺手陽明與顑之盛脈出血。

  史崧版:顑痛,刺足陽明曲周動脈,見血,立已;不已,按人迎於經,立已。

  楊上善版:頷痛,刺手陽明與頷之盛脈出血。

  楊上善版:頰痛,刺陽明曲周動脈見血,立已;不已,按人迎於經,立已。。

  甲乙經版:颔痛,刺足陽明曲周動脈見血,立已;不已,按經刺人迎,立已。。


  (3).所以看楊上善版就比較清楚了,本篇一個地方講的是臉頰痛(頰痛,腮部痛),一個是講下巴痛(頷痛)。

  我個人認為,這裡寫的,應以楊上善版較為正確。


  (4).這邊如果講的更準確一點,把古代詞彙轉換成現代解剖學名詞,這裡講的「頷痛、頰痛」就相當於解剖學所稱的「下頷痛、上頷痛」。

  換言之,我們口腔內的上牙與下頷骨骼及肌肉組織都是屬於胃經所管。

  我們口腔內的下牙與下頷骨骼及肌肉組織及下巴,都是屬於大腸經經所管。

  不管下頷組織痛或上頷組織痛,都可以在臉頰找脈搏盛大搏動處放血。

  所以,治療牙痛與頷痛的思路是一樣的。

  這僅僅是我個人的看法。


【陳擎文補註】

  (1).在《黃帝內經》有九篇有提到痿病的病因與治療方式,分別是:

  ☎《素問第四十四•痿論》認為痿病的病機是:因為各種情志失控或作息過當造成五臟受損,導致肺熱,或肝熱,或心熱,或脾熱,或腎熱,五臟熱造成痿病的。治療方式是:「痿者獨取陽明」,「各補其滎而通其俞,調其虛實,和其逆順,筋脈骨肉,各以其時受月,則病已矣」

  ☎《素問第三•生氣通天論》:「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長,緛短為拘,弛長為痿」。

  ☎《靈樞第二十六•雜病》:「痿厥為四末束悗,乃疾解之,日二;不仁者,十日而知,無休,病已止」。

  痿厥病(四肢無力且寒冷),治療可將病人四肢捆綁起來,待病人氣悶時,就迅速解開,每天兩次,發病時失去知覺的病人這樣治療十天后就會有知覺,但治療不要停止,直到病好了,才停止捆縛。

  ☎在《素問第二十二•藏氣法時論》提到:「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腳下痛,虛則腹滿腸鳴,飱泄食不化,取其經,太陰陽明少陰血者」。

  ☎在《素問第二十九•太陰陽明論》提到:「帝曰:脾病而四支不用,何也。歧伯曰:四支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也。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稟水穀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

  ☎而在《素問第十九•玉機真藏論》提到:

  帝曰:四時之序,逆從之變異也,然脾脈獨何主。

  歧伯曰:脾脈者土也,孤藏以灌四傍者也。

  帝曰:然則脾善惡,可得見之乎。

  歧伯曰:善者不可得見,惡者可見。

  帝曰:惡者何如可見。

  歧伯曰:其來如水之流者,此謂太過,病在外;如鳥之喙者,此謂不及,病在中。

  帝曰:夫子言脾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其太過與不及,其病皆何如。

  歧伯曰:太過,則令人四支不舉;其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名曰重強。

  ☎在《靈樞第八•本神》提到:「脾藏營,營舍意,脾氣虛則四肢不用,五藏不安,實則腹脹經溲不利」。

  ☎在《素問第七•陰陽別論》提到:「三陽三陰發病,為偏枯痿易,四支不舉」。

  太陽和太陰發病,則為半身不遂的偏枯症,或者變易常用而痿弱無力,或者四肢不能舉動。

  ☎在《靈樞第二十一•寒熱病》提到:「身有所傷,血出多及中風寒,若有所墮墜,四肢懈惰不收,名曰體惰。取其小腹臍下三結交。三結交者,陽明太陰也,臍下三寸關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