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素問第二十二•藏氣法時論•無壓力閱讀版


  黃帝問曰:合人形以法四時五行而治,何如而從,何如而逆,得失之意,願聞其事。

  歧伯對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貴更賤,以知死生,以決成敗,而定五藏之氣,間甚之時,死生之期也。

  帝曰:願卒聞之。

  歧伯曰:肝主春,足厥陰少陽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

  心主夏,手少陰太陽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

  脾主長夏,足太陰陽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濕,急食甘以緩之。

  肺主秋,手太陰陽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腎主冬,足少陰太陽主治,其日壬癸,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

  病在肝,愈於夏,夏不愈,甚於秋,秋不死,持於冬,起於春,禁當風。

  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於庚辛,庚辛不死,持於壬癸,起於甲乙。

  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靜。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寫之。


  病在心,愈在長夏,長夏不愈,甚於冬,冬不死,持於春,起於夏,禁溫食熱衣。

  心病者,愈在戊己,戊己不愈,加於壬癸,壬癸不死,持於甲乙,起於丙丁。

  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靜。

  心欲耎,急食鹹以耎之,用鹹補之,甘寫之。


  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於春,春不死,持於夏,起於長夏,禁溫食飽食濕地濡衣。

  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於甲乙,甲乙不死,持於丙丁,起於戊己。

  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靜。

  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寫之,甘補之。


  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於夏,夏不死,持於長夏,起於秋,禁寒飲食寒衣。

  肺病者,愈在壬癸,壬癸不愈,加於丙丁,丙丁不死,持於戊己,起於庚辛。

  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靜。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寫之。


  病在腎,愈在春,春不愈,甚於長夏,長夏不死,持於秋,起於冬,禁犯焠㶼熱食溫炙衣。

  腎病者,愈在甲乙,甲乙不愈,甚於戊己,戊己不死,持於庚辛,起於壬癸。

  腎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靜。

  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鹹寫之。


  夫邪氣之客於身也,以勝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勝而甚,至於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必先定五藏之脈,乃可言間甚之時,死生之期也。

  肝病者,兩脇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虛則目䀮䀮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如人將捕之,取其經,厥陰與少陽,氣逆,則頭痛耳聾不聰頰腫。取血者。

  心病者,胸中痛,脇支滿,脇下痛,膺背肩甲間痛,兩臂內痛,虛則胸腹大,脇下與腰相引而痛,取其經者,少陰太陽,舌下血者。其變病,刺郄中血者。

  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腳下痛,虛則腹滿腸鳴,飱泄食不化,取其經,太陰陽明少陰血者。

  肺病者,喘欬逆氣,肩背痛,汗出尻陰股膝髀腨胻足皆痛,虛則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嗌乾,取其經,太陰足太陽之外厥陰內血者。

  腎病者,腹大脛腫,喘欬身重,寢汗出憎風,虛則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樂,取其經,少陰太陽血者。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棗、葵皆甘。

  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

  肺色白,宜食苦,麥、羊肉、杏、薤皆苦。

  脾色黃,宜食鹹,大豆、豕肉、栗、藿皆鹹。

  腎色黑,宜食辛,黃黍、雞肉、桃、蔥皆辛。


  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耎。

  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此五者。有辛酸甘苦鹹,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緩或急,或堅或耎,四時五藏,病隨五味所宜也。


【翻譯】

  ***[1]篇名藏氣法時論:藏氣法時的意思就是五臟之氣,是象法於四時的。若講的更清楚,就是五臟氣彼此之間有五行生剋關聯,以及五臟與外在因素(四季四時,天干地支時日,藥材五味)之間也有五行生剋的關聯。本篇通過系統地論述五臟病的症狀、變化、宜忌、預後、治療、調養,指出臟氣與四時五行生剋的規律是一致的,因此篇名取名為"藏氣法時論"。

  ***[2]本篇主旨與重點如下:

  一、論述"合人形以法四時五行五治"的道理。

  二、闡明五臟病"愈"、"加"、"持"、"起"的時間禁忌與治則。

  三、五臟虛實的症候及具體治法。

  四、論述五色、五味及五穀、五果、五畜、五菜對五臟之所宜。

  ***[3]更貴更賤:五行當王當衰輪流更替。張景嶽:"五行之道,當其王則為貴,當其衰則為賤。"張隱庵:"更貴更賤者,貴賤異時也。"

  ***[4]間甚之時:張隱庵:"間者將愈之時,甚者加甚之時也。"

  ***[5]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吳昆:"肝為將軍之官,志怒而急,急則自傷而苦之矣。宜食甘以緩之,則急者可乎也。"馬蒔:"凡飲食藥物皆然。"

  ***[6]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吳昆:"心以長養為令,志喜而緩,緩則心氣散逸,自傷其神矣。"

  ***[7]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吳昆:"脾以制水為事,喜燥惡濕,濕勝則傷脾土,宜食苦以燥之。"

  ***[8]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瀉之:吳昆:"肺為清虛之臟,行降下之令,若氣上逆則肺苦之。急宜食苦,以泄肺氣。"

  ***[9]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張景嶽:"腎為水臟,藏精者也,陰病者苦燥,故宜食辛以潤之,蓋其能開腠理致津液者,以辛能通氣也。水中有真氣,唯辛能達之,氣至水亦至,故可以潤腎之燥。"


  黃帝問道:結合人體五臟之氣的具體情況,取法四時五行的生克制化規律,作為救治疾病的法則,怎樣是從?怎樣是逆呢?我想瞭解治法中的從逆和得失是怎麽一會事。

  岐伯回答說: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配合時令氣候,有衰旺盛克的變化,從這些變化中可以測知疾病的死生,分析醫療的成敗,並能確定五臟之氣的盛衰、疾病輕重的時間,以及死生的日期。

  黃帝說:我想聽你詳盡地講一講。

  岐伯說:肝屬木、旺於春,肝與膽為表裡,春天是足厥陰肝和足少陽膽主治的時間,甲乙屬木,足少陽膽主甲木,足厥陰肝主乙木,所以肝膽旺日為甲乙;肝在志為怒,怒則氣急,甘味能緩急,故宜急食甘以緩之。

  心屬火,旺于夏,心與小腸為表裡,夏天是手少陰和手太陽小腸主治的時間;丙丁屬火,手少陰心主丁火,手太陽小腸主丙火,所以心與小腸的旺日為丙丁;心在志為喜,喜則氣緩,心氣過緩則心氣虛而散,酸味能收斂,故宜急食酸以收之。

  脾屬土,旺于長夏(六月),脾與胃為表裡,長夏是足太陰脾和足陽明胃主治的時間;戊已屬土,主太陰脾主已土,主陽明胃主戊土,所以脾與胃的旺日為戊已;脾性惡濕,濕盛則傷脾,苦味能燥濕,故宜急食苦以燥之。

  肺屬金,旺於秋;肺與大腸為表裡,秋天是手太陰肺和手陽明大腸主治的時間;庚辛屬金,手太陰肺主辛金,手陽明大腸主庚金,所以肺與大腸的旺日為庚辛;肺主氣,其性清肅,若氣上逆則肺病,苦味能泄,故宜急食苦以泄之。

  腎屬水,旺於冬,腎與膀胱為表裡,冬天是足少陰腎與足太陰膀胱主治的時間;壬癸屬水,足少陰腎主癸水,足太陽膀胱主壬水,所以腎與膀胱的旺日為壬癸;腎為水臟,喜潤而惡燥,故宜急食辛以潤之。

  如此可以開發腠理,運行津液,宜通五臟之氣。


【陳擎文補註】

  本篇非常重要。它牽連甚廣,影響至大,因為它決定你一開始開處方下筆瞬間的思路是往哪個方向。

  若縱覽《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裡面的五臟病病症與治療方式,其內容與本篇《素問第二十二•藏氣法時論》的描述有諸多相似之處,顯見本篇內容很重要,是值得多閱讀的篇章。

  這兩篇所不同之處在於,《素問第二十二•藏氣法時論》在治療五臟病時乃是採用食療法(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充分利用食物的五味來調理五臟(辛酸甘苦鹹,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緩或急,或堅或耎,四時五藏,病隨五味所宜)。

  但在《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則進一步將五味的精神推展至湯藥,也就是今日的方劑配伍處方的開端鼻祖了。不過這兩篇所用的五味歸屬,與目前教科書所說的五味有所差異。

  我個人認為,伊尹應該是真的有承接到黃帝內經的法脈,應該是黃帝內經的嫡傳門人,他將黃帝內經的原理應用到湯藥來,造就了後來的傷寒論及後代中藥方劑的發展。


  ***[1]平旦:寅、卯時。與下文日出同,為木王之時。

  ***[2]下晡:午後申酉兩個時辰為晡,下晡為這兩時辰之末。為金旺之時。

  ***[3]夜半:子時。為水王之時。

  ***[4]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吳昆:"肝木喜條達而惡抑鬱,散之則條達,故食辛以散之。"

  ***[5]用辛補之,酸瀉之:此處補和瀉與一般補瀉概念不同,吳昆曰:"順其性為補,反其性為瀉,肝木喜辛散而惡酸收,故辛為補,酸為瀉也。"

  ***[6]日中:午時。為火旺之時。

  ***[7]心欲耎,急食鹹以耎之:耎同軟。張景嶽:"心火太過則為燥越,故急宜食鹹以耎之,蓋鹹從水化,能相濟也。"

  ***[8]日昳:昳〔dié〕午後未時。為土王之時。

  ***[9]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張景嶽:"脾貴溫厚充和,其性欲緩,故宜食甘以緩之。"

  ***[10]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張景嶽:"肺應秋氣主收斂,故宜食酸以收之。"

  ***[11]焠[火矣]:〔cuì'āi〕燒爆之物。

  ***[12]腎病者,夜半慧四季甚:土旺于四季,水不勝土,故腎病甚於四季。按上下文意,四季當指醜、辰、未、戌四個時辰,以作一日中的四季。

  ***[13]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張景嶽:"腎主閉藏,氣貴周密,故腎欲堅。"高士宗:"腎病則水泛,故腎欲堅,苦為火味,故能堅也。"

  ***[14]以勝相加:以強淩弱,如風勝則脾病,火勝則肺病等等。

  ***[15]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生之時日而愈。如木生火,故肝病癒于夏,愈于丙丁。

  ***[16]至其所不勝而甚:至被克的時日而疾病加重,如肝病甚於秋,加于庚辛,為金克木。

  ***[17]至於所生而持:至生己的時日而疾病可以呈相持狀態,如肝病持於冬,持於壬癸,為水能生木。

  ***[18]自得其位而起:指到了本藏當王之時日,如肝病起於春,起於甲乙,甲乙與春均為木旺之時。


  肝臟有病,在夏季當愈,若至夏季不愈,到秋季病情就要加重;如秋季不死,至冬季病情就會維持穩定不變狀態,到來年春季,病即好轉。因風氣通於肝,故肝並最禁忌受風。

  有肝病的人,愈于丙丁日;如果丙丁日不愈,到庚辛日病就加重;如果庚辛日不死,到壬癸日病情就會維持穩定不變狀態,到了甲乙日病即好轉。

  患肝病的人,在早晨的時候精神清爽,傍晚的時候病就加重。到半夜時便安靜下來。肝木性喜條達而惡抑鬱,故肝病急用辛味以散之,若需要補以辛味補之,若需要瀉,以酸味瀉之。


  心臟有病,愈于長夏;若至長夏不愈,到了冬季病情就會加重;如果在冬季不死,到了明年的春季病情就會維持穩定不變狀態,到了夏季病即好轉。

  心有病的人應禁忌溫熱食物,衣服也不能穿的太暖。

  有心病的人,愈於戊已日;如果戊已日不愈,到壬癸日病就加重;如果在壬癸日不死,到甲已日病情就會維持穩定不變狀態,到丙丁日病即好轉。

  心臟有病的人,在中午的時候神情爽慧,半夜時病就加重,早晨時便安靜了。心病欲柔軟,宜急食鹹味以軟之,需要補則以鹹味補之,以肝味瀉之。


  脾臟有病,愈於秋季;若至秋季不愈,到春季病就加重;如果在春季不死,到夏季病情就會維持穩定不變狀態,到長夏的時間病即好轉。脾病應禁忌吃溫熱性食物即飲食過飽、居濕地、穿濕衣等。

  脾有病的人,愈于庚辛日;如果在庚辛日不愈,到甲已日加重;如果在甲已日不死,到丙丁日病情就會維持穩定不變狀態,到了戊已日病即好轉。

  脾有病的人,在午後的時間精神清爽,日出時病就加重,傍晚是便安靜了。

  脾臟病需要緩和,甘能緩中,故宜急食甘味以緩之,需要瀉則用苦味藥瀉脾,以甘味補脾。


  肺臟有病,愈於冬季;若至冬季不愈,到夏季病就加重;如果在夏季不死,至長夏時病情就會維持穩定不變狀態,到了秋季病即好轉。肺有病應禁忌寒冷飲食及穿的太單薄。

  肺有病的人,愈於壬癸日;如果在壬癸日不愈,到丙丁日病就加重;如果在丙丁日不死,到戊已日病情就會維持穩定不變狀態,到了庚辛日,病即好轉。

  肺有病的人,傍晚的時候精神爽慧,到午時病就加重,到半夜時變安靜了。

  肺氣欲收斂,宜急食酸味以收斂,需要補的,用酸味補肺,需要瀉的,用辛味瀉肺。


  腎臟有病,愈於春季;若至春季不愈,到長夏時病就加重;如果在長夏不死,到秋季病情就會維持穩定不變狀態,到冬季病即好轉。

  腎病禁食炙過熱的食物和穿經火烘烤過的衣服。

  腎有病的人,愈於甲已日;如果在甲已日不愈,到戊已日病就加重;如果在戊已日不死,到庚辛日病情就會維持穩定不變狀態,到壬癸日病即好轉。

  腎有病的人,在半夜的時候精神爽慧,在一日當中辰、戌、醜、未四個時辰病情加重,在傍晚時便安靜了。

  腎主必藏,其氣欲堅,需要補的,宜急食苦味以堅之,用苦味補之,需要瀉的,用鹹味瀉之。

  凡是邪氣侵襲人體,都是以勝相加,病至其所生之時而愈,至其所不勝之時而甚,至其所生之時而病情穩定不變,至其自旺之時病情好轉。但必須先明確五臟之平脈,然後始能推測疾病的輕重時間及死生的日期。


【陳擎文補註】

  (1).本段是在說明各種外在因素對五臟病的五行生剋關係,這其中包括:四季對五臟的生剋,天干地支時日對五臟的生剋,食物藥材五味對五臟的生剋。

  而因為藥材五味對五臟的生剋與後代使用的湯藥方劑有很大關係,所以本篇與本段都非常重要。

  若將本段所述的五味對五臟之生剋關係,做個摘錄,可列出如下所示: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寫之。

  心欲耎,急食鹹以耎之,用鹹補之,甘寫之。

  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甘補之,苦寫之。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寫之。

  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鹹寫之。


  (2).可是我們發現,上述藥材五味對五臟的生剋關係,與我們目前中醫教科書所教的竟然不同,例如:課本上說的是酸味補肝,它竟然說辛補之,酸寫之。

  到底誰對呢?

  這個問題茲事體大,不但重要,而且牽連甚廣。因為這個原理若沒有釐清,那麼整個後面的開處方配伍的思路都會大錯,那我們不都一直在瞎子摸象了嗎?

  我再說明一下我個人的看法,不過,在說明、推導、及解密這個這個之前,必須參照伊尹的《湯液經法》,及其簡略版陶弘景的《輔行訣》。


  (3).陶弘景在《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裡說:「依《神農本經》及《桐君採藥錄》,上中下三品之藥,凡三百六十五味,以應周天之度,四時八節之氣,商有聖相伊尹,撰《湯液經法》三卷,為方亦三百六十首:上品上藥,為服食補益方者,百二十者;中品中藥,為療疾祛邪之方,亦百二十首;下品毒藥,為殺蟲辟邪癰疽等方,亦百二十首。凡共三百六十首也,實萬代醫家之規範,蒼生護命之大寶也。今檢錄常情需用者六十首,備山中預防災疾之用耳。檢用諸藥之要者,可默契經方之旨焉。」

  換言之,伊尹根據黃帝內經的五行生剋原理編出處方共360個方劑,但在《輔行訣》裡面只有放60個處方而已,至於其它的300個處方,希望有天能夠重現在神州大地。或是希望有人能夠參透《黃帝內經,與輔行訣》,能夠解開其中被加密的各個關節,深悟其中的奧妙,再現伊尹的360首原始經方。


  (4).陶弘景又說:「經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氣,化生五味,五味之變,不可勝數。今者約列二十五種,以明五行互含之跡,以明五味變化之用,如下:」

  味辛皆屬木,桂為之主,椒為火,薑為土,細辛為金,附子為水。

  味鹹皆屬火,旋覆為之主,大黃為木,澤瀉為土,厚朴為金,硝石為水。

  味甘皆屬土,人參為之主,甘草為木,大棗為火,麥冬為金,茯苓為水。

  味酸皆屬金,五味為之主,枳實為木,豉為火,芍藥為土,薯蕷為水。

  味苦皆屬水,地黃為之主,黃芩為木,黃連為火,白朮為土,竹葉為水。

  此二十五味,為諸藥之精,多療諸五臟六腑內損諸病,學者當深契焉。

  經云:「主於補瀉者為君,數量同於君而非主,故為臣,從於佐監者為佐使。」

  目前的教科書都是說,味酸者屬木屬肝,這個論述的觀點與上述伊尹創立湯方的藥物屬性是有所不同的。


  (5).陶弘景又說:「湯液經法圖,此圖乃《湯液經法》盡要之妙,學者能諳於此,醫道畢矣。」

  換言之,這個圖就是伊尹創立360首湯藥處方的五行生剋依據原理。


  (6).目前我們的中醫教科書都是認為:食物酸味補肝,味鹹補腎,味甘補脾,味苦補心。那試問,如果今天要瀉肝,瀉腎,瀉心…該用何味呢?因為疾病都有虛實,治療也該補瀉,所以教科書的寫法不但無法解決實際問題,而且其來源的認知也有問題。

  關於五臟的五味補瀉之道,《黃帝內經》提到的有兩篇,在《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也有提到,我將分別介紹如下:

  (A).我們先看本篇《素問第二十二•藏氣法時論》所提到的五臟的五味補瀉之道: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寫之。

  心欲耎,急食鹹以耎之,用鹹補之,甘寫之。

  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甘補之,苦寫之。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寫之。

  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鹹寫之。


  (B).在《素問七十四•至真要大論》也有提到五臟的五味補瀉之道:

  木位之主,其寫以酸,其補以辛。

  火位之主,其寫以甘,其補以鹹。

  土位之主,其寫以苦,其補以甘。

  金位之主,其寫以辛,其補以酸。

  水位之主,其寫以鹹,其補以苦。


  我個人認為,其實這兩篇,黃帝內經都有加密。


  (C).而在《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裡,伊尹將之解密了,輔行訣認為五臟的五味補瀉之道是:

  肝德在散。故經云:以辛補之,以酸瀉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適其性而衰之也。

  心德在耎。故經云:以鹹補之,苦瀉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

  脾德在緩。故經云:以甘補之,辛瀉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

  肺德在收。故經云:以酸補之,鹹瀉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辛以散之,開腠理以通氣也。

  腎德在堅。故經云:以苦補之,甘瀉之;腎苦燥,急食鹹以潤之,至津液生也。


  我們將《黃帝內經》與《輔行訣》對於五臟的五味補瀉之道的說法做個比對,如下所示:

 

五臟苦欲

《黃帝內經》

《輔行訣》

急食

急食

氣逆

  由這個表格對比可以發現,這兩者,在五臟的補法是相同的,但是在瀉法與急食就不同了。

  我個人認為《輔行訣》講的五臟的五味補瀉之道,才是正解。

  有人可能會因此認為這是因為《黃帝內經》在歷代傳抄過程中發生錯誤所導致,可是我不這麼認為。

  根據我多次拆解《黃帝內經》的經驗來看,這是刻意被加密的,我大概知道黃帝內經被加密的許多手法與軌跡。有人可能會質疑我的觀點,在此我列出 5 個佐證來證明:

  **佐證1:

  若是歷代傳抄錯誤,為什麼在上面我列出的兩篇黃帝內經經文,《素問第二十二•藏氣法時論》與《素問七十四•至真要大論》,

  它們所寫的五臟五味補瀉之道,兩者寫法完全一樣,若是真的是傳抄錯誤,不可能會同時在兩地,都同時抄錯。


  **佐證2:

  其實沒有《輔行訣》的背書,也可以證明那個補瀉之法才是對的。

  因為這個是完全可以被推導出來的,我就是因為自行從藥性推導出來,才會如此確定的說:《黃帝內經》是被加密的,而《輔行訣》將之解密了,它對五臟五味補瀉之道的說法是正解。

  本篇不是已經向我們說了嗎:「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耎」


  **佐證3:

  若從五行生剋的角度來看,這個在《黃帝外經•從化篇》有說明這個原理:「天老問曰:燥從熱發,風從燥起,埃從風生,雨從濕注,熱從寒來,其故何歟?

  岐伯曰:五行各有勝,亦各有制也。制之太過則受制者應之,反從其化也。所以熱之極者,燥必隨之,此金之從火也。燥之極者,風必隨之,此木之從金也。風之極者,塵霾隨之,此土之從木也。濕蒸之極者,霖雨隨之,此水之從土也。陰寒之極者,雷電隨之,此火之從水也。乃承制相從之理,何足異乎。

  天老曰:何道而使之不從乎?

  岐伯曰:從火者潤其金乎;

  從金者抒其木乎;

  從木者培其土乎;

  從土者導其水乎;

  從水者助其火乎。

  毋不足、毋有餘,得其平而不從矣。」


  **佐證4:

  另外,其實若從術數的角度來看,《輔行訣》所採用的補法的五味,乃是正五行的納音五行,這是因為「五行之用在納音」。

  我們的五臟:肝心脾肺腎,食物吃下去後,首先會先到的特定臟器,它的正五味是:酸先到肝,苦先到心,甘先到脾,辛先到肺,鹹先到腎。但之後的補瀉之道,必須用納音五行,這是因為「五行之用在納音」。

  本體木的納音五行是金。

  本體火的納音五行是水。

  本體土的納音五行是土。

  本體金的納音五行是木。

  本體水的納音五行是火。

  從上面所列,可以看到出來一個規律,納音五行的原則是「金木合併,水火既濟」。

  所以大部分的中醫師或教科書,認為的補肝臟須用酸,錯了,因為五行之用在納音,必須用辛味藥(納音為金也)。而瀉肝臟的五行金的納音五行為木為酸味,而當肝臟之氣太過而橫逆時,須潤土(從木者培其土)故用甘味藥。

  有人可能又會質疑我為什麼講中醫又要扯到術數呢?其實在《素問第一•上古天真論》就有提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雖然術數不是黃帝內經的大部分,但是它在部分篇章還是有提及的,所以講這個不算太異端。


  **佐證5:

  這個佐證證據力不是太足夠,頂多是我個人的猜測而已。

  大家看《輔行訣》裡面的說法:

  肝德在散。故經云:以辛補之,以酸瀉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適其性而衰之也。

  心德在耎。故經云:以鹹補之,苦瀉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

  .....

  上面的這個「經云」,就是黃帝內經。

  可能它講的「心德在耎。故經云:以鹹補之,苦瀉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完全是正確解答,與我們目前所看到的黃帝內經版本完全不同(《素問第二十二•藏氣法時論》與《素問七十四•至真要大論》)。

  為什麼他們所看到的黃帝內經版本內容是完全正確的呢?

  所以這也是我一直認為的,伊尹是黃帝內經法脈的嫡傳弟子,他那邊應該有解密版的《黃帝內經》。


  (7).我在上面用了 5 個角度的佐證來證明,五臟的五味補瀉之道,雖然在《黃帝內經》被加密了,但卻被伊尹的《湯液經法》及《輔行訣》解密了。而且藥材五味補瀉之道的正確解答就在上面的解釋中。

  這就讓我們反省到一個問題了:

  天啊,歷代諸家與現代的中醫們,大家搞不好都用錯理論來治病了。

  大家對黃帝內經的誤解並不只上述藥性一件,大家可能在看不懂被加密過的黃帝內經下,在不求甚解下用某些不知所以然的理論在這麼一直治病者,

  可是怎麼會中醫歷代都還一直照顧著華人,一直有成功的案例出來呢?

  原來,這都要歸功與歷代先人不斷的開發出各式各樣的經驗方使然。包括歷代那些方證對應的經驗方,還有大家在中醫教科書上看到的那些辨證論治的各類型處方,其實也是經驗方的大匯集,那是當代知名的中醫師們,大家集思廣益並貢獻出其專長領域的經驗方,大家千萬不要天真的以為那些是系統醫學啊。

  但這也是中醫千年來的困境,在無法參透黃帝內經的系統醫學之下,所以只能一直靠中醫的左手(經驗方)來應戰了。

  但也就是因為中醫到目前只能僅僅處於經驗方的境界,所以才無法跟西醫一較長短,無法成為最強的主流醫學。

  若是今天的中醫能夠破解黃帝內經的一半,將它從目前還是經驗醫學的層級推高到系統醫學的層級,那麼今天中醫的成就就不僅僅是如此了。


  《黃帝內經》是我所知道,當今世上少見的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

  《黃帝內經》是我所知道,當今世上少見的系統醫學。


  ***[1]目䀮䀮:〔huāng〕目昏花,視物不清。

  ***[2]取其經,厥陰與少陽:張景嶽:"取其經者,非絡病也。取厥陰以治肝,取少陽以治膽,此承上文虛實二節而言,虛者當補,實者當瀉也。下放(仿)此。"

  ***[3]取血者:在其經血盛之處放血。

  ***[4]刺郄中血者:郤同隙。馬蒔:"當取手少陰之郤曰陰郤穴者,在掌後脈中去腕半寸。"

  ***[5]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針灸甲乙經》作"善饑,肌肉痿"。《類經》作"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腳下痛"。

  ***[6]取其經,太陰陽明少陰血者:張景嶽:"脾與胃為表裡,故當取足太陰陽明之經,少陰腎脈也,脾主濕,腎主水,水能助濕傷脾,故當取少陰之血,以泄其寒實。"

  ***[7]尻陰股膝髀腨胻足皆痛:尻〔kāo〕:自骶骨以下至尾骶骨部分的通稱。陰:前後二陰。股:股骨。髀〔bǐ〕:股骨外側最上方,即大轉子處。腨〔shuàn〕:俗稱小腿肚,即腓腸肌隆起處。胻〔héng〕:脛骨,指小腿內側。尻陰股膝髀腨胻足,皆少陰經所循部位。

  ***[8]太陰足太陽之外厥陰內血者:張景嶽:"太陰,肺之本經也,故當因其虛實取而刺之,更取足太陽之外,外言前也,足厥陰之內,內言後也,正謂內踝後直上腨之內側者,乃足少陰脈次也,視左右足脈,凡少陰部分,有血滿異于常處者,取而去之,以瀉其實。"丹波元簡(日本):"《甲乙》,內下有少陰二字,……增少陰二字,義尤明白。"

  ***[9]虛則胸中痛:張景嶽:"足少陰脈從肺出絡心注胸中,腎虛則心腎不交,故胸中痛。"

  ***[10]清厥:清冷厥逆。


  肝臟有病,則兩肋下疼痛牽引少腹,使人多怒,這是肝氣實的症狀;如果肝氣虛,則出現兩目昏花而視物不明,兩耳也聽不見聲音,多恐懼,好像有人要逮捕他一樣。治療時,取用厥陰肝經和少陽膽經的經穴。如肝氣上逆,則頭痛、耳聾而聽覺失靈、頰腫,應取厥陰、少陽經脈,刺出其血。

  心臟有病,則出現胸中痛,肋部支撐脹滿,肋下痛,胸膺部、背部及肩胛間疼痛,兩臂內側疼痛,這是心實的症狀。心虛,則出現胸腹部脹大,肋下和腰部牽引作痛。治療時,取少陰心經和太陽小腸經的經穴,並刺舌下之脈以出其血。如病情有變化,與初起不同,刺委中穴出血。

  脾臟有病,則出現身體沉重,易饑,肌肉痿軟無力,兩足弛緩不收,行走時容易抽搐,腳下疼痛,這是脾實的症狀;脾虛則腹部脹滿,腸鳴,泄下而食物不化。治療時,取太陰脾經、陽明胃經和少陰腎經的經穴,刺出其血。

  肺臟有病,則喘咳氣逆,肩背部疼痛,出汗,尻、陰、股、膝、髀骨、足等部皆疼痛,這是肺實的症狀;如果肺虛,就出現少氣,呼吸困難而難於接續,耳聾,咽乾。治療時,取太陰肺經的經穴,更取足太陽經的外側及足厥陰內側,即少陰腎經的經穴,刺出其血。

  腎臟有病,則腹部脹大,脛部浮腫,氣喘,咳嗽,身體沉重,睡後出汗,惡風,這是腎實的症狀;如果腎虛,就會出現胸中疼痛,大腹和小腹疼痛,四肢厥冷,心中不樂。治療時,取足少陰腎經和足太陽膀胱經的經穴,刺出其血。


【陳擎文補註】

  輔行訣的五臟病病症與治療,內容與本篇《素問第二十二•藏氣法時論》的描述有諸多相似之處,顯見本篇內容很重要,是值得多閱讀的篇章。

  我個人認為,伊尹應該是真的承接到黃帝內經的法脈,是黃帝內經的傳人,並且將黃帝內經的原理應用到湯藥來。

  將這兩篇文獻的描述列出,並做比較如下:

  (1).肝臟病:

  **《素問第二十二•藏氣法時論》:

  肝病者,兩脇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虛則目䀮䀮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如人將捕之,取其經,厥陰與少陽,氣逆,則頭痛耳聾不聰頰腫。取血者。


  **《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

  肝虛則恐,實則怒。

  肝病者,必兩脇下痛,痛引少腹。虛則䀮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澹澹如人將捕之。氣逆則耳聾,頰腫,治之取厥陰、少陽血者。

  邪在肝,則兩脇中痛,寒中,惡血在內,則善瘛,節時腫。取之行間以引脇下,補三里以溫胃中,取耳間青脈,以去其瘛。

  陶云:肝德在散。故經云:以辛補之,以酸瀉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適其性而衰也。

  小瀉肝湯:治肝實,兩脇下痛,痛引少腹迫急者方。枳實芍藥 生薑各三兩

  小補肝湯:治恐疑,時多惡夢,氣上衝心,越汗出,頭目眩運者方。桂枝 乾薑 五味子各三兩 大棗12枚


  (2).心臟病:

  **《素問第二十二•藏氣法時論》:

  心病者,胸中痛,脇支滿,脇下痛,膺背肩甲間痛,兩臂內痛,虛則胸腹大,脇下與腰相引而痛,取其經者,少陰太陽,舌下血者。其變病,刺郄中血者。


  **《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

  心虛則悲不已,心實則笑不休。

  心病者,心胸內痛,脇下支滿,膺背肩胛間痛,兩臂內痛。虛則胸腹脇下與腰相引而痛。取其經手少陰、太陽,及舌下血者。其變,刺郄中血者。

  邪在心,則病心中痛,善悲,是眩仆,視有餘不足而調之。經云:「諸邪在心者,皆心胞代受,故證如是。」

  陶云:心德在耎。故經云:「以鹹補之,苦瀉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

  小瀉心湯:治心中卒急痛,脇下支滿,氣逆攻膺背肩胛間,不可飲食,食之反篤者方。(龍膽草 梔子各三兩,戎鹽大三枚燒赤)

  小補心湯:治胸痺不得臥,心痛徹背,背痛徹心者方。(栝蔞,薤白八兩,半夏,白酨漿一斗煮。

  小補心湯第一方即《金匱要略》之栝蔞薤白半夏湯,主證及藥味皆符,惟《金匱要略》用「白酒一斗」,此處用「白酨漿一斗」,據《外台秘要》載此方,白酒即白酨漿,《千金要方》作白酨漿,實為一物,古又稱「酢」,即今之黃酒。


  (3).脾臟病:

  **《素問第二十二•藏氣法時論》:

  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腳下痛,虛則腹滿腸鳴,飱泄食不化,取其經,太陰陽明少陰血者。


  **《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

  脾實則腹滿,飧泄;虛則四肢不用,五臟不安。

  脾病者,必腹滿腸鳴,溏瀉,食不化;虛則身重,若饑,肉痛,足痿不收,行善瘛,腳下痛。

  邪在脾,則肌肉痛;陽氣不足,則寒中,腸鳴,腹痛;陰氣不足,則善饑,皆調其三里。

  陶云:脾德在緩。故經云:以甘補之,辛瀉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

  小瀉脾湯:治脾氣實,下利清穀,裡寒外熱,腹冷,脈微者方。(炮附子一枚,乾薑炙甘草各三兩)

  小補脾湯:治飲食不化,時自吐利,吐利已,心中苦饑,或心下痞滿,脈微,無力,身重,足痿,善轉筋者方。(人參,炙甘草,乾薑各三兩,白朮一兩)


  (4).肺臟病:

  **《素問第二十二•藏氣法時論》:

  肺病者,喘欬逆氣,肩背痛,汗出尻陰股膝髀腨胻足皆痛,虛則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嗌乾,取其經,太陰足太陽之外厥陰內血者。


  **《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

  肺虛則鼻息不利;實則喘咳,憑胸仰息。

  肺病者,必咳喘逆氣,肩息,背痛,汗出憎風;虛則胸中痛,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咽乾。

  邪在肺,則皮膚痛,發寒熱,上氣喘,汗出,咳動肩背,取之膺中外腧,背第三椎旁,以手按之快然,乃刺之,取缺盆以越之。

  陶云:肺德在收。故經云:「以酸補之,鹹瀉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辛以散之,開腠理以通氣也。」

  小瀉肺湯:治咳喘上氣,胸中迫滿,不可臥者方。(葶藶子熬黑搗如泥,大黃芍藥各三兩)

  小補肺湯:治汗出口渴,少氣不足息,胸中痛,脈虛者方。(麥門 冬五味子 旋覆花各三兩,細辛一兩)


  (5).腎肺臟病:

  **《素問第二十二•藏氣法時論》:

  腎病者,腹大脛腫,喘欬身重,寢汗出憎風,虛則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樂,取其經,少陰太陽血者。


  **《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

  腎氣虛則厥逆,實則腹滿,面色正黑,涇溲不利。

  腎病者,必腹大,脛腫,身重,嗜寢[寐];虛則腰中痛,大腹、小腹痛,尻陰股膝攣,胻足皆痛。

  邪在腎,是骨痛,陰痺。陰痺者,按之不得。腹脹,腰痛,大便難,肩背項強痛,時眩仆。取之湧泉、崑崙,視有餘血者盡取之。

  陶云:腎德在堅。故經云:「以苦補之,甘瀉之;腎甘燥,急食鹹以潤之,至津液生也。」

  小瀉腎湯:治小便赤少,少腹滿者方。(茯苓,甘草,黃芩各三兩)

  小補腎湯:治虛勞失精,腰痛,骨蒸羸瘦,脈快者方。(地黃,竹葉,甘草各三兩,澤瀉一兩)

  大補腎湯:治精氣虛少,腰痛,腎痿,不可行走,虛熱衝逆,頭目眩,小便不利,脈軟而快者方。(地黃竹葉甘草各三兩,澤瀉桂枝乾薑五味子各一兩)

  大瀉腎湯:治小便赤少,是溺血,少腹迫滿而痛,腰如折,耳鳴者方。(茯苓甘草大黃黃芩各三兩,芍藥乾薑各一兩)


  ***[1]葵:《植物名實圖考》:"冬葵,湖南呼葵菜,亦曰冬寒菜,江西呼蘄菜,蘄、葵一聲之轉。"

  ***[2]小豆:《靈樞·五味》作麻。

  ***[3]藿:豆葉。

  ***[4]黃黍:小米。

  ***[5]毒藥:與今之毒藥意義不同。藥物之性味各有所偏,這種性味的偏勝,古人稱之為毒性。

  ***[6]五穀:謂粳米、小豆、麥、大豆、黃黍。

  ***[7]五果:謂桃、李、杏、栗、棗。

  ***[8]五畜:謂牛、羊、豕、犬、雞。

  ***[9]五菜:謂葵、藿、薤、蔥、韭。


  肝合青色,宜食甘味,粳米、牛肉、棗、葵菜都是屬於味甘的。

  心合赤色,宜食酸味,小豆、犬肉、李、韭都是屬於酸味的。

  肺合白色,宜食苦味,小麥、羊肉、杏、薤都是屬於苦味的。

  脾合黃色,宜食鹹味,大豆、豬肉、栗、藿都是屬於鹹味的。

  腎合黑色,宜食辛味,黃黍、雞肉、桃、蔥都是屬於辛味的。


  五味的功用:辛味能發散,酸味能收斂,甘味能緩急,苦味能堅燥,鹹味能堅。

  凡毒藥都是可用來攻逐病邪,五穀用以充養五臟之氣,五果幫助五穀以營養人體,五畜用以補益五臟,五菜用以充養臟腑,氣味和合而服食,可以補益精氣。

  這五類食物,各有辛、酸、甘、苦、鹹的不同氣味,各有利於某一臟氣,或散,或收,或緩,或急,或堅等,在運用的時候,要根據春、夏、秋、冬四時和五臟之氣的偏盛偏衰及苦欲等具體情況,各隨其所宜而用之。


【陳擎文補註】

  (1).這邊有再提到一次,五臟適宜吃的五味,分別是:

  肝色青,宜食甘

  心色赤,宜食酸。

  脾色黃,宜食鹹。

  肺色白,宜食苦。

  腎色黑,宜食辛。

  大家看了可能又會嚇一跳,怎麼這裡的補肝竟然是用甘味啊,竟然不是我們在本篇前面所解密的補瀉之道:補肝用辛味,瀉肝用酸味呢?

  比對本篇前面段落經文,我所做的《黃帝內經,輔行訣》的五味生剋補瀉之道的表格:

 

五臟苦欲

《黃帝內經》

《輔行訣》

急食

急食

氣逆


  比對完了之後,才知道,原來黃帝內經這裡所說的適宜吃的五味,是指「急食」而言。

  也就是以下經文的「急食」:

  肝德在散。故經云:以辛補之,以酸瀉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

  心德在耎。故經云:以鹹補之,苦瀉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

  脾德在緩。故經云:以甘補之,辛瀉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

  肺德在收。故經云:以酸補之,鹹瀉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辛以散之。

  腎德在堅。故經云:以苦補之,甘瀉之;腎苦燥,急食鹹以潤之。


  (2).其實,在《黃帝內經》很多其它篇章所提到的五臟適宜吃的五味,都是指這個「急食」。

  例如:《靈樞第五十六•五味》裡面講到五臟適合吃的五味,也是同樣的講法:

  肝色青,宜食甘,糠米飯、牛肉、棗、葵皆甘。

  心色赤,宜食酸,犬肉、麻、李、韭皆酸。

  脾黃色,宜食咸,大豆、豬肉、栗、藿皆咸。

  肺白色,宜食苦,麥、羊肉、杏、薤皆苦。

  腎色黑,宜食辛,黃黍、雞肉、桃、蔥皆辛。


  (3).這個是《黃帝內經》當初作者常用的設計方式:這裡講一點,那裡講一點,甚至可能稍微誤導一下,但是就是你自己去重建與參透。

  這個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在幾千年前那個比較保守的年代,很多重要關鍵點,都會被「藏起來」,要讓有緣人自己去挖掘。

  我也覺得這樣子做,是合理的,畢竟這個不是一般的技藝,它是要拆解別人的因果炸彈啊,我們何德何能,能夠承載去扭轉別人的因果業力,那是要多大福德的人啊。


  但是我這樣的加密觀點,很多人會質疑。

  在此我用黃帝內經經文來當作佐證資料,就是以《黃帝內經》來解答《黃帝內經》。

  為什麼內經原作者要加密啊?原來這是因為他們讀的教科書就是這樣教的:「得其人乃傳,非其人勿言」。

  《靈樞第七十三•官能》裡黃帝引述他所讀的針灸教科書《鍼論》說:「得其人乃傳,非其人勿言」,若是如果傳授不得其人,其功業不能成就,老師也得不到榮譽啊。

  也就是他們所讀的教科書是這樣子指導的,所以黃帝內經作者怎麼可能就這樣開大門,不管賢人與否,都全部公開出來呢。


  這個結果,大家可以在《黃帝內經》的法脈傳承中可以看出,他們都是一脈單傳:岐伯→黃帝→歷九師→伊尹→商湯→歷六師→姜太公→文王→歷九師→醫和→歷六師→扁鵲→歷九師→華佗→歷六師→黃公→曹元...

  他們沒有一個人,將之拿來做自己的營私牟利,都是不張揚的治病助人,然後默默的傳承下去,沒有一個會背信而把它公開,將之拿來出書,收徒,開班牟利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