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12經脈•經文


足太陰脾經循行古代原文:

【循行】

  《靈樞‧經脈》:

  脾足太陰之脈,起於大趾之端,循趾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踹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

﹝本經穴﹞ 隱白(井),大都(滎),太白(輸、原),公孫(絡),商丘(經),三陰交(足三陰之會),漏谷,地機(郄),陰陵泉(合),血海,箕門,衝門,府舍,腹結,大橫,腹哀,食竇,天溪,胸鄉,周榮,大包(脾之大絡)。

﹝交會穴﹞ 中府(手太陰),期門(足厥陰),日月(足少陽),下脘、關元、中極(任脈)。

【註釋】

(1)白肉際:指四肢掌(蹠)面與背面交接的邊緣。掌(蹠)面的皮膚較厚而色淺,稱白肉,又稱赤白肉際。

(2)核骨:張介賓註:「大指本節後內側圓骨。」其形如半個果核,故名核骨。即指第1蹠骨的頭部突起。

(3)內踝:脛骨下端的突出處。

(4)踹:音篆。小腿肚,即腓腸肌部。

(5)厥陰:指足厥陰肝經。

(6)咽:張介賓註:「咽以咽物,居吼之後。」此兼指食管而言。

(7)舌本:指舌根部。

【語譯】

足太陰脾經:從大趾末端開始(隱白),沿大趾內側赤白肉際(大都),經核骨(第一骨小頭後(太白、公孫),上向內踝前邊(商丘),上小腿內側,沿脛骨後(三陰交、漏谷),交出足厥陰肝經之前(地機、陰陵泉),上膝股內側前邊(血海、箕門),進入腹部(衝門、府舍、腹結、大橫;中極、關元,屬於脾,絡于胃(腹哀;會下脘、日月、期門),通過膈肌,夾食管旁(食竇、天溪、胸鄉、周榮;絡大包;會中府),連舌根,散佈舌下。

它的支脈:從胃部分出,上過隔肌,流注心中,接手少陰心經。

【病侯】

  《靈樞‧經脈》:

  是動則病:舌本強,食則嘔,胃脘痛,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身體皆重。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體不能動搖,食不下,煩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閉,黃疸,不能臥,強立,股膝內腫厥,足大趾不用。

  為此諸病,盛則寫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盛者,寸口大三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

【註釋】

(1)胃脘:《說文》:「脘,胃府也。」

(2)得後與氣:「後,指大便;「氣」,指矢氣。

(3)快然如衰:感到病情忪解。

(4)溏瘕泄:溏,指大便溏薄,瘕,指腹部忽聚忽散的痞塊;泄,指水瀉。

(5)水閉:指小便不通等症。

(6)強立:《太素》作「強欠」。可作勉強起立解。

【語譯】

本經有了異常變動就表現為下列的病症:舌根部發強,吃了就要嘔,胃脘痛,腹脹,好噯氣,得到大便或放屁後就感到輕鬆,全身感到沉重無力。

本經所屬腧穴能主治有關「脾」方面所發生的病症:舌根部痛,身體不能活動,吃不下,心胸煩悶,心窩下急痛,大便溏,腹有痞塊,泄利,或小便不通,黃疸,不能安睡,勉強站立,大腿和小腿內側腫、厥冷,足大趾不能運用。



黃帝內經•12經筋•經文


【循行】

  《靈樞‧經筋》:

  足太陰之筋,起於大指之端內側,上結於內踝;其直者,絡於膝內輔骨,上循陰股,結於髀,聚於陰器,上腹結於臍,循腹裏,結於肋,散於胸中;其內者,著於脊。

  其病足大指支內踝痛,轉筋痛,膝內輔骨痛,陰股引髀而痛,陰器紐痛,上引臍兩脅痛,引膺中脊內痛。

  治在燔鍼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命曰孟秋痺也。

【註釋】

(1)陰股:股的內側。

(2)上:原作下,據《太素》改。

(3)(4)與:原缺,據《太素》補。

【語譯】

足太陰經筋,起始于足大趾內側端,上行結于內踝,直行向上結于膝內輔骨(脛骨內髁部),向上沿著大腿內側,結于股前,會聚于陰器部;向上到腹部,結于臍,再沿著腹內結于肋骨,散佈到胸中,在內的經筋則附著于脊旁。

其病症:可出現足大趾支撐不適,牽引內踝作痛,轉筋,膝內輔骨痛,股內側牽引髀部作痛,陰器部有扭轉疼痛,并可向上引臍及兩脇作痛,且能牽引胸膺和脊內疼痛。



黃帝內經•12經別•經文


【循行】

  《靈樞‧經別》:

  足太陰之正,上至髀,合於陽明,與別俱行,上結於咽,貫舌中,此為三合也。

【註釋】

(1)舌本:原作舌中,據《太素》改。

【語譯】

足太陰經別,從足太陰經脈分出後到達大腿前面,和足陽明經的經別相合併行,向上結于咽喉,貫通到舌本。



黃帝內經•16絡脈•經文


【循行】

  《靈樞‧經脈》:

  足太陰之別,名曰公孫。去本節之後一寸,別走陽明;其別者,入絡腸胃,

  其病:厥氣上逆則霍亂,實則腸中切痛;虛則鼓脹。取之所別也。

  脾之大絡,名曰大包。出淵腋下三寸,布胸脅。

  其病:實則身盡痛,虛則百節盡皆縱。此脈若罷絡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絡脈也。

【註釋】

(1)腹:原作腸,據《太素》改。

【語譯】

足太陰絡脈,名公孫。在距離足大趾本節後方一寸處分出,走向足陽明經;其支脈進入腹腔,與腸胃相聯絡。

其病症:氣厥逆就揮霍繚亂,上吐下瀉。實證,見腹部絞痛;虛證,見腹部脹氣。可取足太陰絡穴治療。



循行•主治•關聯


1.起於大趾之端,循趾內側白肉際 2.過核骨後 3.上入踝前臁 4.上踹內 5.循脛骨後 6.交出厥陰之前 7.上膝股內前臁 8.入腹 9.屬脾絡胃 10.上膈 11.挾咽 12.連舌本散舌下 13.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 14.注心中
穴名 取法 功能 主治 備注
隱白 足拇指內側距爪甲角約0.1寸的爪甲根部 健脾寧神,調經統血 腹脹、暴泄、善嘔、心痛、胸滿、咳逆、喘息、煩心善悲、夢魘、癲狂、尸厥、慢驚風、月經過時不止、崩漏、尿血、便血、吐血 井穴
大都 拇指內側,第一蹠趾關節前,赤白肉際處取穴 健脾利濕、和胃寧神 腹脹、胃痛、食不化、嘔逆、泄瀉、便秘、熱病無汗、體重肢腫、厥心痛、不得臥、心煩 滎穴
太白 第一蹠趾關節後緣,赤白肉際處取穴 健脾化濕、理氣和胃 胃痛、腹脹、腹痛、腸鳴、嘔吐、泄瀉、痢疾、善噫食不化、飢不欲食、便秘、痔漏、腳氣、心痛脈緩、胸脅脹痛、體重節痛、痿證 輸穴、原穴
公孫 在太白後約1寸,當第一蹠骨基底前下緣,赤白肉際處取穴 健脾化濕、和胃理中 胃疼、嘔吐、飲食不化、腸鳴腹脹、腹痛、痢疾、泄瀉、多飲、霍亂、水腫、煩心失眠、發狂妄言、嗜臥、腸風下血、腳氣 絡穴
商丘 在內踝前下方,當舟骨結節與內踝高點連線的中點 健脾化濕、肅降肺氣 腹脹、腸鳴、泄瀉、便秘、食不化、咳嗽、黃疸、怠惰嗜臥、癲狂、善笑、小兒癇契、痔疾 經穴
三陰交 在內踝高點上3寸,當脛骨內側面後緣 健脾利濕,兼調肝腎 脾胃虛弱、腸鳴腹脹、飧泄、消化不良、月經不調、崩漏、經閉、難產、產後血暈、惡露不行、陰挺、赤白帶下、癥瘕、陽痿、陰莖痛、遺精、小便不利、遺尿、疝氣、睪丸縮腹、失眠、濕疹、水腫、足痿痹痛 嘔噎陰交不可饒,死胎陰交不可緩;足太陰、厥陰、少陰之會
漏谷 在內踝高點上6寸,當脛骨內側面後緣 健脾消腫,滲濕利尿 腹脹、腸鳴、偏墜、腿膝厥冷、小便不利、女人漏下赤白  
地機 在陰陵泉下3寸,當陰陵泉與三陰交的連線上取穴 健脾滲濕,調理月經 腹脹、腹痛、食慾不振、泄瀉、痢疾、月經不調、痛經、女子癥瘕、水腫、小便不利、腰痛 隙穴
陰陵泉 在脛骨內側骨果起點凹陷處取穴 健脾滲濕,益腎固精 腹脹、暴泄、黃疸、水腫、喘逆、小便不利或失禁、陰莖痛、婦人陰痛、遺精、膝痛 合穴
血海 屈膝,髕骨內上緣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隆起處取穴 健脾化濕,調經統血 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崩漏、股內側痛、皮膚濕疹  
箕門 血海上6寸,當股內側肌的尾端處 健脾滲濕,清熱利尿 小便不通、五淋、遺尿、腹股溝腫痛  
衝門 在腹股溝外端上緣,平恥骨聯合上緣中點(曲骨穴)旁開3.5寸處取穴 降逆利濕、理氣消痔 腹痛、疝氣、痔痛、小便不利、胎氣上衝  
府舍 衝門穴外上方0.7寸,距前正中線旁開4寸 健脾消滿、理中和胃 腹痛、疝氣、腹滿積聚、霍亂吐瀉 足太、厥陰、少陰、陽明、陰維之會
腹結 大橫下1.3寸,距任脈旁開4寸取穴 溫脾止泄、鎮痛止咳 繞臍腹痛、疝氣、咳逆、腹寒泄瀉  
大橫 臍旁4寸處取穴 理氣止痛、通調腑氣 小腹痛、虛寒瀉痢、大便秘結、善悲  
腹哀 在臍上3寸,任脈(建里)旁開4寸處取穴 健脾消食、通降腑氣 繞臍痛、消化不良、便秘、痢疾 足太陰、陰維之會
食竇 任脈(中廷)旁6寸,當第五肋間隙中 運化水穀、和胃下氣 胸脅脹痛、腹脹腸鳴、翻胃、食已即吐、噫氣  
天谿 在食竇上一肋,任脈旁開6寸,當第四肋間隙中取穴 寬胸通乳、止咳消腫 胸部疼痛、咳嗽、乳痛、乳汁少  
胸鄉 在天谿上一肋,距任脈6寸,當第三肋間隙中取穴 寬胸理氣、疏肝止痛 胸脅脹痛、胸引背痛不得臥  
周榮 在胸鄉上一肋,任脈旁開6寸,當第二肋間隙中取穴 寬胸理氣、降逆止咳 胸脅脹滿、咳唾穢膿、脅肋痛、氣喘、食不下  
大包 側臥舉臂,在腋下6寸,腋中線上取穴 統血養經,寬胸止痛 胸脅痛、氣喘、全身疼痛、四肢無力


經筋•經別•絡脈


十二經筋

■指全身筋肉組織附屬于十二經脈而分成十二個部分,也是十二經脈在軀體和四肢部與筋肉組織的相互聯系。 
■其分布與十二經脈循行大致相同。起于四肢末端爪甲,結于關節和骨骼,走向軀干,上起于頸項,終止于頭面。 
■陽筋分布體外,陰筋進入體腔,但不與內臟相聯。其 
■中,手三陽經筋都結于額角(角),足三陽經筋都經缺盆上結于顴骨部(頄)和目周圍, 
■手三陰經筋并入胸中再結于胸膈部(賁), 
■足三陰經筋都結于陰器。 
■經筋發病的特點為“寒則反折筋急,熱則筋弛縱不收”。主要表現為掣引、痹痛、弛緩、攣急等。 
■治療上,寒證可采用“燔針劫刺”局部俞穴;熱證以泄陽邪為主。

十二經別

經別:是十二經脈除去主要循環以外所別行的一部分:別行的正經:簡名經別。


上方諸多文字參考自:
1.醫砭網站
2.The Qi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