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蹺脈循行古代原文:
﹝循行﹞
《靈樞‧脈度》:「(陰)蹻脈者,少陰之別,起于然骨之後,上內踝之上,直上循陰股,入陰,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屬目內眥,合于太陽、陽蹻而上行。」陰蹻從足少陰分出,起自然骨後方即內踝下方的照海穴,沿陰側上行。《難經‧二十八難》:「陰蹻脈者,亦起于跟中,循內踝上行,至咽喉,交貫衝脈。」據此,其起始同起于腳跟,至頸部(人迎之前)還左右交叉至對側,上達鼻旁,與陽蹻交會于目內眥而交于腦。
﹝病候﹞
陰陽蹻脈聯繫足跟、眼睛及腦,主持肢體活動和睡眼。《靈樞‧寒熱病》:「陽氣盛則瞤目,陰氣盛則瞑目。」意思是衛氣主要通過陰陽蹻脈而散佈于全身,衛氣行于陽則陽蹻脈盛,主目張而不欲睡;行于陰則陰蹻脈盛,主目閉而欲睡。《難經‧二十九難》:「陰蹻為病,陽緩而陰急:陽蹻為病,陰緩而陽急。」則是指陽蹻病見陽側拘急而陰側弛緩;陰蹻病則見陰側拘急而陽側弛緩。肢體的拘急或弛緩,多見於癲癇等病。《脈經》即以癲癇、風癇、僵仆、偏枯、皮膚身體強痹等症屬於陰陽蹻脈,陽蹻還主腰背痛;陰蹻還主少腹痛、裡急、陰中痛,男子陰疝,女子漏下不止。即從陰陽蹻脈的分佈不同各主有關病症。
﹝交會穴﹞
照海,交信(郄,均足少陰),睛明(足太陽)。
從交會穴可以看出,陰蹻由內踝(照海)而上行,以交信為郄穴,經陰側而上達目內眥睛明。《針灸甲乙經》未載蹻脈所會,《素問》王注載:手足太陽、足陽明、陰蹻、陽蹻五脈之會。陰蹻循行文獻記載較詳而交會穴少;陽蹻則循行記載不詳而交會穴多,正可補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