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脈


黃帝內經•經文


督脈循行古代原文:

﹝循行﹞

1.本支《靈樞‧營氣》:「足厥陰…其支別者,上額,循巔頂,下項中,循脊,入骶,是督脈也。」指足厥陰肝經上行到「頏顙」後,一支上額,沿頭頂正中,下項背正中,到達骶部,這就是督脈的主要通路。接通十二經和身前的任脈,構成了營氣的運行通路。從營氣的運行來說,督脈走向是由上而下,與任脈的由下而上相連接。但《素問‧骨空論》等則從「氣」(丹田之氣)的產生來論,按從下向上來敘述。

2.起源:《素問‧骨空論》:「督脈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絡循陰器。合纂間,繞纂後,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其男子循莖下至纂,與女子等。」說明督脈之「氣」起源於少腹內,這裡後來稱作「丹田」,《難經‧六十六難》稱作「臍下腎間動氣」。此脈氣下向骨盆中間,女子聯繫陰戶,男子沿陰莖而下,散絡會合于前後陰之間(會陰),繞向肛門後,分別繞行臀部至足少陰與太陽會合處(長強、會陽)。

篡:人體會陰部位。《素問•骨空論》:“其絡循陰器合~間,繞~後。”

3.與足太陽、足少陰溝通:素問‧骨空論》:「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與太陽起于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這裡說的下部的與足少陰腎經相通而聯繫到腎;上部的則與足太陽膀胱經相通而聯繫到腎。

4.與任脈相溝通:《素問‧骨空論》:「其少腹直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上系兩目之下中央。」這一支即為任脈循行途經。

5.旁支:《難經‧二十八難》:「督脈者,起于下極之俞,並於脊里,上至風府,入屬於腦。」此支按從下向上敘述,與正中線可分可合。從「下極之俞」長強部上行,兩側并列行于脊里,上達風府部入腦。

﹝病候﹞

由於督脈分佈于腦、脊部位,又與足厥陰肝經交會于巔頂,故其經氣阻滯則可出現頭暈、目眩背強直等症。《素問‧骨空論》「督脈為病,脊強反折」;《難經》作「脊強而厥」,均指此。《靈樞‧經脈》:「實則脊強,虛則頭重,高搖之。」頭重、高搖,可分為陽虛而清陽不升或陰虛而風陽上擾二類,均與督脈有關。《素問‧風論》:「風氣循風府而上,則為腦風;風入系頭,則為目風、眼寒。」可知風病與督脈關係甚切。外風多由足太陽而及督脈,內風多由足厥陰而及督脈。腦為髓海,「髓海有餘,則輕勁多力,自過其度;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由髓海空虛致病,亦當調其督脈。《脈經》還指出:「腰背強痛,不得俯仰,大人癲病,小人風癇疾,」均屬督脈主病。而《素問‧骨空論》「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沖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遺溺、嗌乾」,則應屬衝脈、任脈所主病。由於督脈與衝任脈相通,故連帶論述。

﹝所屬穴與交會穴﹞

1所屬穴:長強(足少陰會),腰俞,陽關,命門,懸樞,脊中,中樞,至陽、靈台,神道,身柱、陶道(足太陽會),大椎(手足三陽會),啞門(陽維會),風府(足太陽、陽維會),腦戶(足太陽會),強間,後頂,百會(足太陽會或說足三陽、足厥陰會),前頂,囟會,上星,神庭(足太陽、陽明會),素髎,水溝(手、足陽明會),兌端、齦交(一說任脈、足陽明會)。

2.交會穴:會陰(會任脈、衝脈),會陽(會足太陽),風門(《素問》王注作大杼。會足太陽)。此外,手太陽小腸經之輸穴後溪通於督脈。

督脈本經循行于頭脊正中,下端與任脈、衝脈會于會陰;于長強,受足少陰會;其旁為會陽,與足太陽會,上部為風門(或大杼),也與足太陽會;正中陶道、大椎,則受足太陽及手足三陽會;啞門,風府,受陽維會;腦戶(及風府),受足太陽會;百會,受足太陽(或說足三陽)會;神庭,受足太陽、陽明會;水溝,受手、足陽明會;上端穴齦交,受任脈會。

從交會關係可以看出,督脈與兩旁的足太陽聯繫最為密切。太陽為三陽之首,由足太陽擴展為足三陰及手足三陽,如大椎為最主要的交會穴。風府、啞門,是陽維聯繫各陽經而直通督脈的要穴。由此說明督脈「督領經脈」為「陽脈之海」,在全身中起「都綱」、統率的作用。督脈與足太陽相通而絡于腦,「腦為髓海」,也為督脈所屬。其穴上為百會,下為風府。督脈又與足少陰相聯繫而通於腎;前則與任、衝脈相聯繫而通於心。與任脈上下相接,構成營氣運行的通路。



黃帝內經•16絡脈•經文


從長強挾脊旁上行向項部,散佈于頭上,當肩胛兩邊,其分支與足太陽膀胱經相通,貫串脊旁筋內。
其病,實則脊強;虛則頭重。可取督脈絡穴──長強治療。

循行•主治•關聯


1.起於下極之腧 2.並於脊裡 3.上至風府,入腦 4.上巔 5.循額至鼻柱
穴名 取法 功能 主治 備注
長強 在尾骨端與肛門之間,伏臥取穴 寧神鎮痙,通便消痔 癲狂、癇證瘛瘲、脊強反折、泄瀉痢疾、便秘、便血、痔疾。 督脈、足太陽、少陰之會
腰俞 在骶管裂口處、當臀縱紋頭上,仰臥或側臥取穴 調經清熱、散寒除濕 脊強反折,腰痛引少腹經閉,小便赤,腰脊強痛  
腰陽關 在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祛寒除濕,舒筋活絡 腰骶痛,下肢痿痺,筋攣  
命門 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溫益腎陽,舒筋鎮痙 頭痛身熱,遺精耳鳴,赤白帶下,癇症,角弓反折,痎瘧瘛瘲、冷痺,腰腹引痛,小便頻數  
懸樞 在第一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助陽健脾,通腸調氣 腹中積氣、水穀不化、泄瀉、痢疾。  
脊中 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健脾利濕,寧神鎮痙 泄瀉腹滿、不嗜食、痔疾便血、小兒脫肛、黃疸、癲疾、癇證、腰脊強痛。  
中樞 在第十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健脾利濕,清熱止痛 腹滿、不嗜食、發熱、背痛。  
筋縮 在第九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平肝熄風,寧神鎮痙 癲狂、癇證、瘛瘲、心痛。  
至陽 在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約與肩胛骨下角相平。 利膽退黃,寬胸利膈 黃疸、四肢重痛,胸協支滿,喘促不寧,不嗜食,脊強,嘔酸。  
靈台 在第六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清熱化濕、止咳定喘 咳嗽、氣喘、脊痛項強、疔瘡。  
神道 在第五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寧神安心、清熱平喘 身熱頭痛、痎瘧、恍惚悲愁、健忘驚悸、背上冷痛、氣喘。  
身柱 在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宣肺清熱、寧神鎮痙 癲狂、瘛瘲、咳嗽痰喘、癇風、疔瘡、脊背強痛。  
陶道 在第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解表清熱、截瘧寧神 熱病、瘧疾、頭重、瘛瘲、恍惚不樂、脊強。  
大椎 在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清熱解表、截瘧止癇 熱盛煩嘔、項強寒熱、羊癇吐舌、溫瘧痎瘧、嘔吐、虛汗盜汗、頸項強不得回顧。 手足三陽、督脈之會
啞門 在後髮際正中,入髮際0.5寸凹陷中取穴。 散風熄風,開竅醒神 暴喑、舌緩、重舌、鼻衄、脊強反折、瘛瘲、癲疾、中風。 督脈、陽維之會
風府 後髮際正中直上1寸,兩側斜方肌之間的凹陷中,頭微前傾取穴。 散風熄風,通關通竅 狂走多言、風從外入、振寒頭痛、目眩、舌急難言、暴瘖、喉嗌痛、頭項強急、四肢不舉、中風偏癱、鼻衄。 督脈、足太陽、陽維之會
腦戶 在風府穴直上強間1.5寸,約當枕骨粗隆上緣。 醒神開竅、平肝熄風 癲狂、喑不能言、頭暈、頭重頭痛。  
強間 在腦戶上1.5寸,當風府與百會之中點。 醒神寧心、平肝熄風 癲狂、瘛瘲搖頭、頭痛目眩、腦旋煩心、嘔吐。  
後頂 在強間穴直上1.5寸 醒腦安神、熄風鎮痙 頭痛眩暈、癲狂、癇發瘛瘲  
百會 在後髮際正中直上7寸,當兩耳尖直上,頭正中線上取之。 熄風醒腦,升陽固脫 頭風中風、言語攓澀、半身不遂、驚悸健忘、心神恍惚、小兒風癇驚風、癲疾、脫肛、頭痛目眩、陰挺、鼻塞。  
前頂 在百會前1.5寸,當頭正中線上取穴 熄風醒腦,寧神鎮痙 癲疾、癇證、眩暈、頭痛、鼻淵、面赤腫。  
囟會 在前髮際上2寸,當頭正中線上取穴 安神醒腦,清熱消腫 癲疾、小兒驚癇、頭皮腫、面赤腫、頭痛眩暈。  
上星 在前髮際正中直上1寸取穴 熄風清熱,寧神通鼻 癲狂、瘧疾、熱病、頭痛目疼、鼻淵、鼻衄、眼痛。  
神庭 在髮際正中直上0.5寸取穴 寧神醒腦,降逆平喘 癲狂、風癇、喘渴、嘔吐煩滿、驚悸、失眠、頭痛目眩、鼻衄、目泣出、吐舌。  
素髎 在鼻尖正中取穴 清熱消腫,通利鼻竅 鼻塞、鼻息肉、多涕生瘡、喘息、鼻衄、鼻﹍。  
水溝 在人中溝正中線,上1/3折點處 醒神開竅,清熱熄風 昏迷、暈厥、癲狂、癇證、急慢驚風、鼻塞鼻衄、風水面腫、喎僻、消渴、腰痛、口眼歪斜。 督脈、手足陽明之會
兌端 上唇端,當人中溝下端與口唇連接處取穴 寧神醒腦,生津止渴 癲疾、消渴、口歪唇動、齒齦腫痛、鼻塞、癇證吐沫。  

齦交

在上唇內,上唇繫帶連接處取穴 寧神鎮病,清熱消腫 目痛不明、齒間出血、鼻中息肉、牙疳腫痛、面赤心煩、庢證、頸強。 任脈、督脈、足陽明之會



上方諸多文字參考自:
1.醫砭網站
2.The Qi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