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脈


黃帝內經•經文


衝脈循行古代原文:

﹝循行﹞
1.起源:《靈樞‧動輸》:「衝脈者十二經脈之海也。與少陰之大絡起于腎下,出于氣街…」;《靈樞‧五音五味》:「衝脈、任脈皆起于胞中…」;《素問‧舉痛論》:「衝脈起于關元…」。說法不同,實則都是指起于腎下,也即《難經‧六十六難》所說的「臍下腎間動氣」所在。胞中,是就其內部臟器而言;關元,是就其外部穴位而言。王冰注說:「其本生出,乃起于腎下也。」

2.後行支(伏沖):《靈樞‧五音五味》:「衝脈、任脈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為經絡之海…」。是指行于脊背深部,被稱為「十二經之海」的主幹,又稱「伏沖之脈」。

3.前行支(本支):《靈樞‧五音五味》接著說:「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會于咽喉,別而絡唇口」。這是行于腹部,夾臍旁左右上行,即從氣衝出來,經足少陰橫骨各穴,至幽門而上胸。即《素問‧骨空論》所說:「衝脈者,起于氣街,并少陰(《難經‧二十八難》作「足陽明」)之經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也。」

4.上行支:《靈樞‧逆順肥瘦》:「夫衝脈者,五藏六府之海也,五藏六府六府皆稟焉。其上者,出于頏顙,滲諸陽,灌諸精…」。楊上善《太素》註:「衝脈氣滲諸陽,血灌諸精,精者目中五藏之精。」可知這一支上行頭部,對五官七竅起滲灌氣血的重要作用。

5.下行支:《靈樞‧逆順肥瘦》又說:「其下者,注少陰之大絡,出于氣街,循陰股內廉,入膕中,伏行骭骨內,下至內踝之後屬而別。其下者,並於少陰之經,滲三陰,伏行出跗屬,下循跗,入大指間。」這一支大致上與足少陰腎經并行而下達足大趾間。《靈樞‧動輸》所載基本相同:「…出于氣街,循陰股內廉,邪入膕中,循脛骨內廉,并少陰之經,下入內踝之後,入足下;其別者,斜入踝,出屬跗上,入大指之間,注諸絡以溫足脛。」

﹝病侯﹞

衝脈為血海,與婦女月經病證關係最大《靈樞‧五音五味》:「今婦人之生,有餘于氣,不足于血,以其數脫血也。」《素問‧骨空論》:「衝脈為病,逆氣、裡急。」是指氣血不順而見厥氣上逆和胸腹裡急。《素問‧骨空論》所說的「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沖疝」,即指氣上逆、大小便不利的衝脈見症。《脈經》所載:「苦少腹痛,上搶心,有絕孕、遺失溺、脅支滿煩也。」是對衝脈病症的總括。

﹝交會穴﹞

氣衝(會足陽明),橫骨,大赫,氣穴,四滿,中注,肓俞,商曲,石關,陰部,通谷,幽門(以上會于足少陰)。會陰,陰交(以上會于任脈)。此外,足太陰脾經絡穴公孫通於衝脈。

從交會關係可以看出,衝脈是并足少陰之經行于腹部,而不是《難經‧二十八難》所說的「并足陽明之經」,與足陽明的關係主要是在「出于氣街」,以及上、下巨虛,為衝脈下部輸穴;還有足太陽的大杼,為衝脈上部輸穴。衝脈為十二經之海,分佈最廣,上部「滲諸陽,灌諸精」;下部「滲三陰」,「注諸絡」。衝脈之名為「沖(衡)」,即說明其滲灌血氣的作用四通八達,遍及全身。因其作用的重要,故又稱血海和五臟六腑之海。《靈樞‧五音五味》還說:「血氣盛則充膚熱肉,血獨盛則滲灌皮膚,生毫毛」,指出肌膚的熱量和毛髮的生長均與衝脈功能有關。衝脈與任脈的功能發源於腎氣。腎氣的盛衰直接關係衝任。《靈樞》還指出,男子的不生鬍鬚,是由於「任衝不盛,宗筋不成,有氣無血,唇口不榮故須不生」。從而可以理解衝脈「滲灌皮膚,生毫毛」的全面意義。



循行•主治•關聯


1.與任脈皆起於胞中
2.上循脊裡
3.其浮於外者,循腹上行
4.會於咽喉
5.別於絡唇口



上方諸多文字參考自:
1.醫砭網站
2.The Qi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