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維脈循行古代原文:
﹝循行﹞
《內經》對陰維的記載甚略,《素問‧刺腰痛篇》:「刺飛陽之脈,在內踝上五寸,少陰之前,與陰維之會。」《難經‧二十八難》:「陰維起于諸陰交也。」結合《針灸甲乙經》所載交會穴,「上五寸」當是指足少陰的築賓穴,是陰維的郄穴。此處與足太陽絡「飛陽之脈」相近。「諸陰交」,指腹旁下自衝門,上至期門各交會穴,于天突、廉泉入于任脈。
﹝病候﹞
陽維聯絡各陽經以歸于督脈,陰維聯絡各陰經以歸于任脈,當陰陽失去協調時就成病象。《難經‧二十九難》:「陽維維于陽,陰維維于陰,陰陽不能自相維,則悵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陽維為病,苦寒熱;陰維為病,苦心痛。」因陽維分佈頭肩各部,故主寒熱等表證;陰維分佈于胸腹各部,故主心痛等裡證。《脈經》記載陽維的病症,有目眩、陽盛實、苦肩息、洒洒如寒;陰維的病症,有苦胸中痛、脅下支滿、心痛等。
﹝交會穴﹞
築賓(郄,足少陰),衝門、府舍、大橫、腹哀(足太陰),期門(足厥陰),天突、廉泉(任脈)。此外,手厥陰心包經的絡穴內關穴通於陰維。
從交會關係可以看出,陰維在下肢有郄穴築賓,其他交會穴集中在腹部及胸部,這些部位就是《難經》所說的「諸陰交」。諸陰交于胸腹,陰維主聯絡各陰經以通於「陰脈之海」任脈,其穴為天突、廉泉,這是任脈上咽喉、連舌本的要穴。陰陽維之「維」有維繫、維絡的意思。《難經‧二十八難》:「陽維、陰維者,維絡于身,溢畜(蓄)不能環流灌溉諸經者也。故陽維起于諸陽會也,陰維起于諸陰交也。」說明這是聯絡各經起調節血氣盛衰的「溢」和「蓄」,它不像十二(四)經那樣「環流」。八脈中尤以陰陽維脈的這種「溢蓄不能環流」的作用特點更為重要。由此還可以說,維脈兼具有絡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