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道代碼
TF1
 
穴道名稱
角窩上
 
經絡名稱
三角窩區5穴
 
穴道注音拼音
ㄐㄧㄠˇ ㄨㄛ ㄕㄤˋ
 
穴道漢語拼音
jiaowoshang
 
穴道英文名稱
supeior triangular fossa
 
穴道別名
降壓點
三角窩1區
 
穴道類別與特色
三角窩部位5穴之一
屬性:用於診斷和治療高血壓的特定穴點。
穴道局部解剖
(a).【耳廓的神經血管和淋巴管分佈】:耳廓的神經分三類:
感覺神經、運動神經以及交感神經。
感覺神經有枕小神經、耳大神經、耳顳神經及迷走神經耳支,分佈於耳廓前外側而及後內側面。
運動神經有面神經顳支及耳後支.支配耳廓肌。
耳廓的交感神經來自頸動脈交感從。

沿動脈和靜脈分佈。耳廓的血液主要由耳後動脈和顳淺動脈供給,尚有枕動脈分支。主要經耳後靜脈和顳淺靜脈回流,耳後靜脈可經乳突導血管與乙狀竇相通。

外耳的淋巴引流至耳廓周圍淋巴結。耳廓前面的淋巴流入耳前淋巴結與腮腺淋巴結,耳廓後面的淋巴流入耳後淋巴結,耳廓下部及外耳道下壁的淋巴流入耳下淋巴結(屬頸淺淋巴結上群)、頸淺淋巴結及頸深淋巴結上群。
(b).【耳廓的生理解剖結構】:外耳包括耳廓及外耳道。耳廓(auricle)結構中,除耳垂為脂肪與結締組織構成而無軟骨外,其餘均為軟骨組成,外覆軟骨膜和皮膚,似貝殼或漏斗,借韌帶、肌肉、軟骨和皮膚附麗於頭顱側面,左右對稱,一般與頭顱約成30°,分前(外側)面和後(內側)面。
前(外側)面凹凸不平,邊緣捲曲名耳輪(helix),
起自於外耳道口上方的耳輪腳(crus of helix)。
耳輪後上部有小結節名耳廓結節(auricular tubercle,或稱Darwin結節)。
耳輪下端連於耳垂。
耳輪前方有一與其約相平行的弧形隆起稱對耳輪(antihelix),其上端分叉成為上、下兩個脊狀突起,名對耳輪腳(crus of antihelix);
二腳間的凹陷部分名三角窩(triangular fossa),
對耳輪向下終上於對耳屏。
耳輪與對耳輪之間的凹溝名舟狀窩(scaphoid fossa)或耳舟(scapha)。
對耳輪前方的深窩名耳甲(concha),
它被耳輪腳分為上下兩部,
上部名耳甲艇(cymba conchae),
下部名耳甲腔(cavum conchae),於此處能觸到外耳道上棘,
耳甲腔前方即外耳道口,或稱外耳門(external acoustic porus)。
外耳道門前方的突起名耳屏(tragus)。
對耳輪前下端與耳屏相對的突起稱對耳屏(antitragus)。
耳屏與對耳屏之間的凹陷名耳屏間切跡(intertragic notch)。
耳屏與耳輪腳之間的凹陷名耳前切跡(incisura anterior aurls. anlerlor notch of ear)。
由於此處無軟骨連接,故在共問作叨門可直達外耳道和乳突的骨膜,而不損傷軟骨。
對耳屏下方、無軟骨的部分名耳垂(lobule)。

耳廓的後(內)面較平整,但稍膨隆。耳廓前面的皮膚與軟骨粘連較後面為緊,皮下組織少,若因炎症等發生腫脹時.感覺神經易受壓迫而致劇痛;若有血腫或滲出物極難吸收;由於外傷或耳部手術,可引起軟骨膜炎,甚至發生軟骨壞死,導致耳廓變形。
耳廓血管位置淺表、皮膚菲薄。故易受凍。
耳針療法的效果表明,耳廓和身體齊部及各臟器之間有著廣泛的聯繫。
 
耳針穴道二維圖形









穴道臨床取穴
(a).【大陸93耳穴國標取穴標準】:角窩上穴區在三角窩前1/3的上部,即三角窩1區。
(b).【大陸93耳穴國標取穴標準】:角窩上穴區在三角窩前上方。
(c).【三角窩有5個區,共5個穴】:三角窩共有5個區,每區分佈一個穴道。
(d).【三角窩5區的劃分法】:將三角窩由耳輪內緣至對耳輪上、下腳分叉處分為前、中、後3等份,
中1/3為三角窩3區(角窩中穴區);

再將前1/3分為上、中、下3等份,
上1/3為三角窩1區(角窩上穴區),
中、下2/3為三角窩2區(內生殖器穴區);

再將後1/3分為上、下2等份,
上1/2為三角窩4區(神門穴區),
下1/2為三角窩5區(盆腔穴區)。
(e).【大陸93耳穴國標‧耳廓方位術語】:
(1).耳廓正面:是指耳廓的前面(即凹面)。
(2).耳廓背面:是指耳廓的背面(即凸面)。
(3).前方:是指耳廓近面頰的一側。
(4).後方:是指耳廓近枕項的一側。
(5).上方:是指耳廓近頭頂的一側。
(6).下方:是指耳廓近足底的一側。
(7).內側:是指耳廓近正中矢狀面的一側及耳輪、耳屏、對耳屏的隱蔽側(面)。
(8).外側:是指耳廓遠離正中矢狀面的一側及耳輪、耳屏、對耳屏顯現的一側(面)。
(f).【耳廓前面分佈的主要表面解剖結構】:
(1).耳輪:耳廓邊緣向前捲曲的部分。
(2).耳輪腳:耳輪前上端伸人耳腔內的橫行突起。
(3).耳輪結節:耳輪外上方稍肥厚的小結節。
(4).耳輪尾:耳輪末端,與耳垂相交處。
(5).對耳輪:耳廓邊緣內側與耳輪相對的、上有分叉的平行隆起部分。
(6).對耳輪上、下腳:分別指對耳輪上端分叉的上支和下支。
(7).三角窩:對耳輪上、下腳構成的三角形凹窩。
(8).耳舟:耳輪與對耳輪之間的凹溝。
(9).耳屏:耳廓外面前緣的瓣狀突起。
(10).對耳屏:耳垂上部,與耳屏相對的隆起部。
(1l).屏上切跡:耳屏上緣與耳輪腳之間的凹陷。
(12).屏間切跡:耳屏與對耳屏之間的凹陷。
(13).輪屏切跡:對耳輪與對耳屏之間的凹陷。
(l4).耳甲:由對耳屏和弧形的對耳輪體部及對耳輪下腳下緣圍成的凹窩。其中,耳輪腳以上部分的耳甲稱耳甲艇,以下部分稱耳甲腔。
(l5).耳垂:耳廓最下部的無軟骨的皮垂。
(16).外耳道口:耳甲腔內,被耳屏遮蓋的孔。
(g).【耳廓背面分佈的主要表面解剖結構】:
(1).耳輪背面:因耳輪向前捲曲,此面多向前方,又稱耳輪外側面。
(2).耳舟後隆起:耳舟背面。
(3).對耳輪後溝:同對耳輪相對應的背面凹溝處。
(4).三角窩後隆起:三角窩的背面隆起處。
(h).【耳廓各區的標準解剖名稱中文、英文對照】:
耳輪(Helix)、
耳舟(Scaphoid Fossa)、
對耳輪(AntiHelix)、
三角窩(Triangle Fossa)、
耳屏(Tragus)、
對耳屏(Antitragus)、
耳甲腔(Inferior Concha)、
耳甲艇(Superior Concha)、
耳垂(Lobe)、
屏間切跡(Intertragal Notch)、
屏上切跡(supratragal Notch)、
耳廓背面(Posterior Surface)。
(i).【《93耳穴國標》所改正耳針界一直錯誤沿用的一些不正確解剖名詞】:例如:
(1).耳輪棘訂正為耳輪腳棘,
(2).並將耳輪腳棘前方的凹溝定名為耳輪腳切跡,以作為耳輪與耳輪腳的分界線。
(3).耳中穴在耳輪腳處(即耳輪1區);
(4).又如將由耳輪腳切跡到對耳輪下腳上緣同水準的耳輪之間分為三等份,自下而上依次為直腸(耳輪2區)、尿道(耳輪3區)、外生殖器(耳輪4區)。
(j).【《93耳穴國標》所訂定耳穴定位的耳廓解剖標識點、與標識線】:此可為耳穴的精確分區定位提供統一說法,包括:
(1).耳垂上線:指過屏間切跡下緣與輪垂切跡所作的直線,是耳垂與耳廓其他部分的分界線。
(2).耳舟凹溝線:指耳舟最凹陷處的連線。
(3).對耳輪脊線:指在對耳輪體部及對耳輪上下腳最隆起處的連線。
(4).對耳輪耳舟緣線:指在對耳輪脊線與耳舟凹溝線之間的孤線,是對耳輪與耳舟的分界線。
(5).對耳輪上腳下緣線:指從對耳輪上下腳分叉處向對耳輪耳舟緣線作的垂直線,是對耳輪上腳與對耳輪體部的分界線。
(6).對耳輪下腳後緣線:指從對耳輪上下腳分叉處向對耳輪耳甲緣線所作的垂直線,是對耳輪下腳與對耳輪體部的分界線。
(7).耳甲折線:指耳甲內平坦部與隆起部之間的連線。
(8).對耳輪耳甲緣線:指對耳輪脊線與耳甲折線之間的弧線,是對耳輪與耳甲的分界線。
(k).【《93耳穴國標》為定好耳甲的穴位而設定A、B、C、D點和AB、BC、BD線】:包括:
(1).A點:指從耳輪腳切跡至對耳輪下腳上緣同水準的耳輪上、中1/3交界點。
(2).D點:從耳輪腳消失處向後外作一水平線,與對耳輪耳甲緣線的交點。
(3).B點:指耳輪腳消失處至D點連線的中、後(或稱中、外)1/3交點。
(4).C點:指外耳道口後半邊緣上1/4與下3/4的交點。
(5).AB線:由A點向B點作一條與對耳輪耳甲艇緣弧度大體相仿的曲線,可從橫向劃分耳甲艇的穴區。
(6).BC線:由B點向C點作一條與耳輪腳下緣弧度大體相仿的曲線,該線從橫向劃分耳甲腔中的穴區。
(7).BD線:是B點與D點的連線,即肝區與脾區的分界線。
(l).【《93耳穴國標》與的WHO耳針命名的相同點】:耳穴著錄方式參考WHO耳針術語工作小組規定的排列,即每一個耳穴均含有WHO耳針的『漢字穴名、中文拼音、編碼編號、英文譯名和定位』五個成份。
(m).【《93耳穴國標》的著錄方式】:為與耳穴國際標准化工作相銜接,《93耳穴國標》按貫例採用『漢語名稱、漢語拼音、英文編號、英文名稱、漢語定位描述和漢語分區描』述的方法。
(n).【《93耳穴國標》的英文編號與英文簡寫關係】:其中英文編號是以各解剖結構的英文字頭命名,如HeLix(耳輪)取字頭H,其編碼順序與漢語編碼順序相同。其他如:
HX8結節(在耳輪區,Helix)、
SF2腕 (在耳舟區,Scaphoid Fossa)、
AH2趾(在對耳輪區,Anfi Helix)、
TF4神門(在三角窩區,Triangle Fossa)、
TG4內鼻(在耳屏區,TraGus)、AT4皮質下(在對耳屏區,AntiTragus)、
CO4胃(在耳甲區,COncha)、
LO5眼(在耳垂區,LObe)、
P2耳背肺(在耳廓背面區,Posterior surface)、
R1上耳根(在耳根區,ear Root)。
(o).【耳朵表面詳細結構定義:耳垂部份】:
(1).耳垂:耳廓下部無軟身的部份。
(2).耳垂前溝:耳垂與面部之間的間隙。
(p).【耳部表面詳細結構定義:耳輪部】:
(1).耳輪:耳部捲曲的游離部份。
(2).耳輪腳:耳輪伸入耳甲部份。
(3).耳輪腳棘:位於耳輪腳和耳輪之間的軟骨隆起。
(4).耳輪腳切跡:位於耳輪腳棘前方的凹陷處。
(5).耳輪結節:位於耳輪後上方的膨大部份。
(6).耳輪尾:耳輪向下移行於耳垂的部份。
(7).輪垂切跡:位於耳輪與耳垂後緣之間的凹陷處。
(8).耳輪前溝:耳輪與面部之間的淺溝。
(q).【耳部表面詳細結構定義:對耳輪部】:
(1).對耳輪:與耳垂相對,呈Y字荒的隆起部。由對耳輪體、對耳輪上腳與對耳輪下腳三部份組成。
(2).對耳輪體:對耳輪下部呈上下走向的主體部份。
(3).對耳輪上腳:對耳輪向上分支的部份。
(4).對耳輪下腳:對耳輪向前分支的部份。
(5).輪屏切跡:對耳輪與對耳屏之間的凹陷處。
(r).【耳部表面詳細結構定義:三角窩】:
(1).三角窩:對耳輪上、下腳和耳輪包圍起來、呈三角形狀的部份。
(s).【耳部表面詳細結構定義:耳甲部】:
(1).耳甲:部份耳輪和對耳輪、對耳屏、耳屏及外耳門之間的凹陷,由耳甲艇、耳甲腔兩部份組成。
(2).耳甲艇:耳輪腳以上的耳甲部。(3).耳甲腔:耳輪腳以下的耳甲部。
(4).外耳門(外耳道):耳甲腔前方的孔竅。
(t).【耳部表面詳細結構定義:耳屏部】:
(1).耳屏:在外耳門前方呈瓣狀的軟骨隆起部份。
(2).屏上切跡:耳屏與對耳輪之間的凹陷處。
(3).上屏尖:耳屏游離緣上面的隆起部份。
(4).下屏尖:耳屏游離緣下面的隆起部份。
(5).耳屏前溝:耳屏與面部之間的淺溝。
(u).【耳部表面詳細結構定義:對耳屏部】:
(1).對耳屏:位於耳垂上方,與耳屏相對的瓣狀隆起。
(2).對屏尖:對耳屏游離緣的隆起部。
(3).屏間切跡:耳屏和對耳屏之間的陷處。
(v).【耳部表面詳細結構定義:耳廓背面的結構】:
(1).耳輪背面:耳輪背面的兩平坦部份。
(2).耳輪尾背面:耳輪尾背面平坦部份。
(3).耳垂背面:耳垂背面的平坦部份。
(4).耳舟隆起:耳舟背面隆起的部份。
(5).三角窩隆起:三角窩在耳背的隆起部份。
(6).耳甲艇隆起:耳甲艇在耳背的隆起部份。
(7).耳甲腔隆起:耳甲腔在面耳背的隆起部份。
(8).對耳輪上腳溝:對耳輪上腳在耳背呈現的凹溝。
(9).對耳輪下腳溝:對耳輪下腳在耳背呈現的凹溝。
(10).對耳輪溝:對耳輪體在耳背呈現的凹溝。
(11).耳輪腳溝:耳輪腳溝在耳背呈現的凹溝。
(12).對耳屏溝:對耳屏在耳背呈現的凹溝。
穴道功效
(1)特定穴位:是診斷和治療高血壓的特定點。
(2)特定穴位:是判斷血壓高低值的參考點。
(3)別名:角窩上又名為『降壓點』。
 
主治
(a).【現代臨床常用主治】:高血壓。
(b).【臨床經驗】:高血壓。
臨床應用與配伍
(1).【臨床配伍】:治療『肝炎、肝炎後綜合症 』
主穴:肝、膽(即是胰膽,左耳為胰腺區,右耳為膽囊區,位於肝、腎之間)、腹脹區(位於耳甲艇的中央區,橫跨多個穴區,有十二指腸、小腸、大腸、膀胱、腎、胰膽)、三焦、耳中、皮質下。

配穴:肝炎點(位於三角窩,當角窩上與角窩中連線交接界面中點)、內分泌。
(2).【臨床配伍】:治療『高血壓疾病 』
主穴:耳尖放血,或降壓溝(耳背溝)放血,降壓點(角窩上)、心、額、皮質下、肝、交感。

配穴:
陰陽兩虛型,肝腎陰虛型取:腎;
頭暈取:外耳、枕。
(3).【臨床配伍】:治療『青光眼(眼壓高) 』
主穴:眼,屏間後(目1)、肝、腎、降壓點(角窩上)、枕、耳尖。

配穴:皮質下、神門。
臨床經驗與統計
(1).【臨床經驗】:耳針治療高血壓的機制,中醫認為:“耳為氣血匯集之處”。耳與臟肺經絡有密切關係,與心、腎二臟關係密切。刺激耳穴降壓點(角窩上),高血壓患者可出現明顯的血管舒縮波形改變,而針刺非特異區點,其反應不同,病癒後反覆實驗,則不再出現血管容積的變化。
 
臨床實用度
(1).一般常用穴
治療方法
一、耳毫針法:
耳毫針法是應用毫針刺激耳穴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毫針是古代九針之一。現在應用的毫針,是古代毫針改變而成,為耳針常用針具。耳針用的毫針,針長為5分,針的粗細有26號、28號、30號、32號等四種,針的構造為針尾、針柄、針根、針身、針尖五部分。
(一)治療方法:

1.治療工具的準備:耳針、75%的酒精棉球、消毒乾棉球、血管鉗或鎘子、耳穴壓痛棒、耳穴電測儀。

2.耳廓和針具消毒:由於耳針比體針易感染,造成耳軟骨膜炎,所以必須重視耳廓的消毒,用75%酒精棉球,由內到外,由上到下,對耳廓全部消毒,尤其要注意三角窩、耳甲腔、耳甲艇、耳孔周圍、耳屏內側等部位的消毒。耳針的消毒,可高壓消毒,亦可用75%的酒精浸泡20-30分鐘。

3.選穴配方:初診病人用耳穴電測儀系統檢查耳穴陽性反應點,明確診斷,選穴配方。複診為人可在相應病變部位耳穴檢查陽性反應有否變化,探測穴位後作一壓痕給予針刺。

4.體位和進針:患者選用坐位,初診者如精神緊張懼痛、怕針或病重體弱者,可選用臥位,術者用左手拇指,固定耳廓,中指托著針刺部位的耳背,這樣既能掌握針刺的深度,又可減輕針刺時的疼痛,用右手拇、食指持針,在選好的穴位處進針。

5.針刺強度和手法:刺激強度和針刺手法,應視病人的具體情況、病情、體質和耐受度等決定。
(1)針刺強度:
強刺激法:常用於病者體質強壯的急性病、實症、瘀症、疼痛等諸病,此法為瀉法。
輕刺激法:用於體質較差的慢性病、虛症者,此法為補法。
中等度刺激法:又稱平補平瀉,是常用的刺激法。
(2)針刺手法:常用的針刺手法有三種,臨床根據不同情況而選用。
單刺法:刺入敏感點後,不需運用手法僅給留針,適用於年邁體弱、久病及兒童患者。
捻轉法:刺入耳穴後,在該處再運用中等刺激手法,順時針方向小幅度來回捻轉,持續刺激20-30秒鐘,常用於一般慢性病。
提插法:刺入耳廓後,用力將毫針垂直的上下提插10-20秒,此法用於急性病和痛症。

6.針刺的深度和方向
(1)針刺的深度:應視患者耳廓局部的厚薄、穴位的位置而掌握。一般刺入皮膚2-3分即可達軟骨,其深度以耳針能站立而不搖擺為宜。有人報導,耳針深度刺透軟骨而不穿透對側皮膚效果好,特別是治療實熱症,急性疼痛或炎症,為了獲得較大的刺激量,常用深刺法;而對久病體虛之病人,要求較小的刺激量,常用淺刺法,即把針刺進入皮下,抵達耳軟骨膜,不刺入耳軟骨。
針刺深度勿穿透耳廓背面皮膚。如穿透背面皮膚,易造成耳廓感染。刺入耳廓時,如能獲得針感,患者症狀可有即刻減輕之感,若局部無針感,應調整毫針針尖方向,以獲得針感為宜。
(2)針刺的方向:
位於耳甲腔、耳甲艇和三角窩中的耳穴,用直刺即90°進針,如內生殖器、心、肺等穴。
位於耳舟、耳垂部穴位多用橫刺即15°沿皮進針。如風溪、肩關節、肩、鎖骨穴。橫刺多用於透穴,即一針透幾個耳穴,如盆腔透內生殖器穴,以盆腔入針,沿皮下軟骨上刺至內生殖器穴,下領透上頜,面頰區透刺等。
位於對耳輪、對耳屏內側、屏間切跡等部位的穴位,多用斜刺45°~60°進針。如皮質下、內鼻、咽喉、內分泌等。

7.留針與補瀉手法剌(1)留針:留針是指毫針刺入耳穴後停留在耳廓上的這一過程。耳針的留針時間一般不少於半小時,最好1小時左右。根據不同的疾病和需要,耳針可留針數小時,以至10餘小時,嬰幼兒往往不留針,慢性病及疼痛疾病留針時間可長。
(2)補瀉:耳針常以留針時間的長短和刺激強度以達到補瀉之目的。
治療實熱、疼痛之症,常以強刺激,即深刺加捻轉,長時間留針而達到瀉的目的。
治療體弱、虛寒之症常用弱刺激,即淺刺不捻轉,短時間留針以達到補的目的。

耳針補瀉主要取決於刺激強度。治療某種疾病時為了獲得較大的刺激量,可在留針期間,每隔一段時間,捻轉一次,以增強刺激強度。刺激量=刺激強度X刺激時間。

8.療程:7-10次為一個療程,療程間歇3-5天。
二、針刺注意事項:
(1)針刺前必須汪意針具和耳廓消毒。
(2)病人在大饑、大飽、大醉、大累之後體質極度虛弱;精神極度緊張,嚴重貧血或大失血、大病後,均不宜用耳針治療。
(3)孕婦妊娠5個月以前不宜進行耳針治療,5-9個月之孕婦,不宜針刺內生殖器、卵巢、內分泌、盆腔、腹等穴,以免針刺流產、早產。對有習慣性流產之孕婦,整個妊娠期都不宜用耳針治療。
(4)對於老年患有動脈硬化、高血壓者,針刺降壓溝等穴或放血時,針刺前應休息20分鐘,不宜放血太多。針刺後注意視察,以防意外。
(5)耳廓凍傷或有炎症者應禁針,以免炎症擴散,如必須針刺,則應避免在炎症部位針刺或先針刺外耳、腎上腺、枕、風溪,待凍瘡或炎症部位治癒後,再繼續治療有關病種。
三、針刺異常情況的處理:
(1).暈針:
耳針和體針一樣,有時可出現暈針反應,體針暈針者,對耳針並不一定產生類似反應,個別對體針從未暈針者,對耳針也可發生暈針,這証明兩者發生暈針的誘因不完全一致。暈針可發生在耳毫針刺激法,也可發生在耳穴貼壓法中。
1)暈針的原因:初診病人精神緊張、懼痛、體質虛弱、過度疲勞、空腹、低血糖狀態;針刺太深、刺激過強;取穴不當。
2)暈針症狀:暈針是在針刺過程中或留針期,突然發生的急性腦貧血的一系列症狀,根據嚴重情況,可分以下三種:
輕度者:針刺時患者自訴頭暈、目眩、胸悶不適。但呼吸脈搏仍正常。
中度者:心慌難受、惡心欲吐、臉色蒼白、汗出肢冷、脈搏變細。
重度者:全身厥冷、大汗淋漓、血壓下降、脈搏不易測及呈昏厥症狀。
耳針的實踐過程中,暈針輕、中度的約占治療病例的2%左右,重度暈針尚未發生。
3)暈針處理:輕度暈針者,不必起針,先讓患者平臥休息,喝些熱茶或糖水,消除緊張心理,片刻即可恢復。
中度以上者,先起針,頭低腳高位,解開衣領褲帶(冬季注意保暖),針刺皮質下或腎上腺,必要時皮下注射呼吸興奮劑可拉明或強心劑腎上腺素,同時給予氧氣吸入。
4)暈針的預防:對精神緊張的患者,預先作好必要的解釋工作,消除顧慮,詢問過去有無暈針史,暈針發生之誘因,有暈針史、體弱者可臥位針刺。針刺強度不宜過大,針刺穴位不宜過多,透穴不宜過深。
心、腎上腺、交感、三焦、內分泌穴不宜深刺。

(2).其他異常情況的處理:針刺後少數病人出現耳部異常疼痛,頭痛、張口困難、下肢發冷,半身麻木等異常感覺。
這乃多因為針刺腎上腺、交感、內分泌、腎、三焦、心、內生殖器等穴過深所致,一般將針稍退出一些,以上症狀即可減輕或消失。
四、耳廓感染的防治方法:
耳廓感染常因針具或耳廓皮膚消毒不嚴所致。由於耳廓血液循環較差,一旦感染易波及軟骨,則較難治療,嚴重者可導致耳廓腫脹,軟骨壞死、萎縮使耳廓畸變,故應特別注意,重在預防。如平時注意針具和耳廓的消毒,耳廓感染是不會發生的。
1)耳廓皮膚感染及處理:如消毒不嚴,埋針時間過長,針眼處局部皮膚可有紅腫,表面破損,周圍皮膚充血件有少量滲出液等。處理方法如下:
耳針後局部有紅腫、疼痛和發炎趨勢,局部塗擦2.5%碘酒,每日3次,同時配合耳尖放血、耳針針刺腎上腺、神門、肺、外耳等穴,每日1次。
重時塗擦連翹膏、抗菌素軟膏。

2)軟骨膜炎:皮膚感染未及時治療,可波及軟骨,導致漿液性軟骨膜炎,反覆抽液繼發性感染而致,局部有紅、腫、熱、痛、伴有全身症狀。
五、耳穴埋針法:
是將皮內針埋於耳穴內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對於一般慢性病、疼痛性疾病,患者體質虛或因其他原因不能每天接受治療的患者較為適用。為使某些疾病在治療後鞏固療效,亦可採用本法。此種方法是皮內針刺入皮內產生一種微弱而持久的刺激,刺激皮膚神經末梢感受器,傳入中樞後,通過皮膚內臟的反射作用,從而調節中樞神經功能,抑制病理性興奮灶,使疾病或某些症狀得到緩解和痊癒。

皮內針有兩種:蝌蚪狀及撳釘狀。
(一)治療方法:
1.選取壓痛點:用耳穴電測儀或壓痛棒確定進針部位,確定後用探筆或壓痛棒稍加用力按壓一下,留一痕跡。
2.耳廓進行嚴密消毒。
3.左手固定耳廓,繃緊埋針處皮膚,右手用血管鉗夾住消毒皮內針的針柄,快速刺入皮膚,刺入後再用膠布固定。
4.一般單耳取穴,每耳取3-5穴,必要時雙耳取穴,埋針期間每日自行按壓2-3次,留針3-5天,5-7天為一個療程。

(二)注意事項:
1.嚴密消毒耳廓,以免感染。
2.耳廓有炎症或凍瘡時不宜埋針。
3.埋針後囑患者每日自行按摩2-3次,以加強刺激,提高療效。
4.埋針處疼痛而影響睡眠時,則適當調整針尖方向或深淺度,一般經過調整後可緩解。
5.耳廓埋針後脹痛等不適應感加重時,需及時檢查埋針處有無感染,如感染需及時處理。
6.埋針處不要被水淋濕、浸泡,夏季埋針時,留針時間不宜過長。
7.埋針處耳廓皮膚有炎症感染、紅腫、膿點時,應立即採取措施:
__(1)立即將埋針取出,密切觀察感染情況。
__(2)感染處以2.5%碘酒塗擦,感染重時予以理療,給以抗炎治療。
__(3)可耳尖放血,針刺外耳、腎上腺、神門、枕。
六、耳穴貼壓法:
耳穴貼壓法簡稱壓丸法,是指用硬而光滑的藥物種子或藥丸、磁珠等物在耳穴表面貼壓並用膠布固定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耳穴貼壓法是近20餘年來最盛行的耳穴刺激方法,是在耳毫針、埋針治療疾病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簡易療法。耳毫針法、埋針法適應症廣、奏效迅速,但由於進針疼痛,部分患者不易接受。採用耳穴貼壓法,治療各種病症,患者易於接受,經過臨床驗証,同樣可以收到治療效果。
耳壓法簡便易行,能持續起到刺激作用且安全無副作用,適用於年老、體弱、兒童怯痛和不能堅持每日就診者。

(一)物品準備
1.貼壓藥物:可因地制宜選用材料,可用植物種子,如油菜子;可用藥物種子,如黃荊子、王不留行子、急性子、萊菔子;
可用藥丸;仁丹、六神丸、喉症丸、氣痛丸,亦可用磁珠等。
凡是表面半滑、質硬、適合貼壓穴位面積大小,而無副作用的物質均可選用。
2.膠布、有機玻璃治療板、蚊式彎血管鉗、切割刀、75%酒精、2.5%碘酒、消毒乾棉球、消毒耳針、41/2號注射用針頭、耳穴電測儀等。
3.耳穴貼壓板製作方法:選用0.5釐米厚的有機玻璃板加工成14×28平方釐米大小,然後再劃成0.6×0.6平方釐米小方格或0.8×0.8平方釐米菱形小格,每三劃線深約0.5毫米,每一小方格中央鑽成1毫米深、直徑2毫米之小球形凹陷,每一菱形小格中央鑽成兩個1毫米深、直徑2毫米之小球形凹陷,將王不留行子鋪滿各小凹陷中,再用與有機玻璃板同樣大小的膠布,貼在有機玻璃板上面,鋪平壓緊,用切割刀按劃線的大小切割開,治療時,直接用蚊式彎血管鉗夾取使用。

(二)操作方法:
1.用耳穴電測儀在耳廓上進行探測,尋找陽性反應點,結合臨床症狀進行辨證、分析明確診斷並確定治療方案、選穴配方。
2.用75%酒精棉球消毒耳廓,左手固定耳廓,右手用蚊式彎血管鉗將有機玻璃板上粘有藥籽的膠布取下,對準穴位貼壓。
3.貼壓穴位:雙耳取穴。若一側病變,可取患側耳穴。
4.貼壓手法:耳穴貼壓時要逐漸在穴位處施加壓力,注意刺激強度。刺激強度根據病人具體情況而定。
(1)兒童、孕婦、年老體弱、神經衰弱體質敏感者,用輕刺激手法。
(2)急性病、炎症、痛症、熱症、體質強壯者,年老或室外作業者耳廓略增厚、皮膚粗糙、電阻值增高者用強刺激手法,貼壓後,獲得貼壓感後;在貼壓部位壓迫按壓數秒鐘,若是痛症患者,直至疼痛減輕或緩解為宜。
(3)一般均選用中等刺激強度,貼壓後耳廓上以獲得貼壓感覺為宜,即耳廓發熱、發脹、放散感。
5.貼壓方向:
(1)耳廓向輪性:根據耳穴呈線形分布的特點,耳廓的主要穴位多分布在重要的神經走行處,如消化管穴位是沿迷走神經主支分布。因此,按壓消化管穴位如口、食道、賁門、胃、十二指腸、小腸、闌尾、大腸等穴均向耳輪腳方向按壓,針感強、效果好。軀幹及運動系統的穴位沿耳大神經走行分布,因此,貼壓時要注意穴位向對耳輪方向貼壓,外耳、心臟點沿耳顯神經的支幹上分布,枕小神經主要分布在耳輪結節內側緣,因此,貼壓這部位穴位時應向耳輪方向貼壓。
(2)耳穴低凹性:根據耳廓皮膚電阻值測定,低凹處電阻值相對偏低,穴位敏感,因此,對分布低凹耳穴如心、肺、內分泌、大腸、宮頸、鎖骨、指、肘、風溪等要貼到低凹處,按壓方向及施加壓力,均向低凹處中心點。
(3)耳廓前後穴位分布的一致性:對於運動系統疾病,如頸、胸、腰椎骨質增生、腰背痛、肩背痛、坐骨神經痛,多貼壓在耳背對耳輪上、下腳後溝、對耳輪後溝陽性敏感點處,可減少貼壓耳前對耳輪,對耳輪上、下腳隆起的疼痛,且由於耳穴低凹性等點,治療效果明顯。

6.療程:每貼壓1次,可在耳穴上放置3-7天,初診病人、痛症病人可放置3-4天,更換穴位,病情已好轉或鞏固療效可在耳穴上放置5-7天更換1次。
貼壓期間,囑患者每日自行按摩2-3次,每5次為一療程,療程間休息1-2天後進行下一療程。

(三)注意事項:
1.防止膠布潮濕,貼敷張力降低和皮膚感染。對氧化鋅膠布過敏,局部出現粟粒樣丘疹伴有癢感或紅腫,皮膚破潰組織液滲出時,可耳尖放血,貼壓腎上腺、風溪穴。
2.夏季貼壓時,因多汗貼壓時間不宜過長。
3.耳廓有凍瘡、炎症時不宜貼敷。
4.側臥時貼壓處疼痛較甚時,可將膠布稍放鬆一下或將膠布取下或移動位置即可。
5.孕婦做耳穴貼壓,宜用輕刺激手法,對習慣性流產史之孕婦則應慎用。
6.耳廓貼壓穴不宜過多,耳廓前後部分均可選用穴位貼壓。肩背部、腰腿部病變選用耳背穴位效果更佳。
7.貼壓後患者自行按摩時,以按壓為主,切勿揉搓,以免搓破皮膚造成耳穴感染。
七、放血法:用耳毫針、或用皮內注射針頭、三稜針針刺耳穴放血或用眼科手術刀,在耳穴或靜脈處穿破血管放血的一種治療方法。此法由百代的“鋒針”衍化而來。邪熱熾盛所致的高熱抽播;血瘀不散所致的疼痛;肝陽上亢所致的頭痛頭昏目眩;肺與大腸實熱所致眼結膜腫痛,便秘、皮膚病等諸症均可採用本法。本法具有疏通經絡、去瘀生新、鎮靜清熱、消炎止痛的作用。

(一)治療方法
1.按摩耳廓使其充血,常規消毒耳廓放血部位之皮膚。
2.左手固定耳廓放血部位,右手持消毒針具穩著針身,對準耳穴施術處理迅速刺入深約1-3毫米。
3.每次放血3-5滴,放血時用乾棉球擦拭,隔日1次,急性病一日2次。

(二)注意事項
1.術前按摩耳廓,使其毛細血管充盈擴張,易於放血。
2.用三稜針放血時,針刺不宜太深,太深皮膚損傷,可致放血疼痛。
3.放血不宜太多。若高血壓、高熱、頭痛、頭暈,耳尖放血5-10滴。
4.各種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原發性血小板減少症、再生障礙性貧血、肝炎及婦女月經期不宜用此法。
5.要注意無菌操作,以免皮膚感染。
6.耳背靜脈需多次放血者,應以靜脈遠心端開始。不宜首次在中央割劃,術畢用棉球按壓,不要揉擦,否則皮不易有瘀血。
7.耳尖放血宜選耳尖穴,即耳輪處中後1/3交界處、軟骨後緣。用左手拇、食指將圈曲的耳輪展平、固定。即可便於進針,又可止痛。耳尖放血可代替降壓溝放血。

(三)耳廓各部位放血適應症:
1. 耳尖放血:具有退燒、消炎、鎮靜、降壓、抗過敏、清腦明目的作用,常用於高熱、低熱、炎症、痛症、高血壓、頭暈、頭昏、眼疾、神經衰弱、皮膚病等。耳尖放血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種放血法。
2.結節(肝陽)放血:肝陽上亢所致頭暈目眩、耳鳴等。
3.屏尖放血:退熱、消炎、鎮靜、止痛作用,常用於急、慢性炎症,感冒發燒。
4. 降壓溝放血:用於治療高血壓病、頭痛、頭暈。
5. 耳背放血:常用耳背第三支血管放血治療皮膚病、咽喉炎症、急性結合膜炎、氣管炎、支氣管炎等。
八、耳穴按摩法:
按摩是一種防治疾病外治法。耳廓按摩常見有兩種方法,一是自身耳廓按摩法,二是耳廓穴位按摩法,有按、摩、揉、搓、捏、點、掐等手法。

(一)自身耳廓按摩法:在耳廓不同的部位雙手進行按摩,提捏的一種治療方法。該法長期廣為應用,此法沒有痛苦,對某些疾病的治療如頭痛、神經衰弱,高血壓等有輔助效果,每日早晚長期按摩耳廓,可以激發精氣、通經活絡、調理臟腑、健脾培中、補腎聰耳,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故有“修其城廓”之稱。耳按摩方法如下:
1.全耳按摩:雙手掌心摩擦發熱後:按摩耳廓腹背兩面。先將耳廓向後按摩腹面,然後將耳廓向前按摩背面來回反覆按摩5-6次。亦可先做耳背按摩,雙手掌勞宮穴對準耳背輕輕按揉,然後雙手掌勞宮穴對準耳廓腹部,做全耳腹部按摩,正反轉各18-27次,此法可治經絡、臟腑病症。
2.手摩耳輪法:古代養生法曾提出“以手摩耳輪,不拘數遍,此所謂修其城廓,補其腎氣,以防聾聵……亦治不睡也”雙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輪上、下來回按摩直至耳輪充血發熱即可。此法可防治陽揍、尿頻、尿急、痔瘡、腹瀉、腰腿痛、頸椎病、心慌胸悶、頭暈、頭痛等,有健腦、聰耳、明目補腎、健身作用。
3.提拉耳垂法:亦稱雙風展翅法。雙耳自行提捏耳垂,手法由輕到重,每次3-5分鐘,每日早晚各1次,此法可治頭痛、頭昏、眼疾、小兒高熱驚厥,亦有預防感冒的作用。耳廓如有炎症或嚴重凍瘡時,暫時不用此法。

(二)耳廓穴位按摩法:亦稱強化耳穴按摩法,常見有三種方法:
(1)點按法:採用壓痛棒或彈簧壓力棒,點按與疾病有關的相應穴位或用指尖對準穴點按,每穴點壓1-2分鐘,壓力由輕到重以局部有脹熱痛感為宜,如會氣功者,可結合氣功點穴。此法用於治療疼痛疾患,並有預防、保建、養生之效。
(2)掐按法:術者用右手拇指,對準耳前穴位點,食指對準耳後與耳前相對應的穴位點進行陷按,由輕到重,體弱者可輕手法,體壯者可重手法,每次點掐按1-3穴。此法適用於疼痛疾病如牙痛、頭痛、胃脫痛、肝區痛,並可治療感冒、鼻塞流涕。
(3)揉按法:在穴位區點處用壓痛棒或食指尖對準穴位相應耳穴以順時針方向揉按,壓力由輕到重,以局部熱脹感、舒適感為宜。此法適用於嬰幼兒、體質敏感者,治療疼痛性疾病、消化不良等。
九、割耳敷藥法:
是用手術刀片或瓷碗片在耳廓治療穴上劃破皮膚敷藥的一種方法。割耳敷藥法是在“割耳療法”基礎上發展而成,亦稱“耳穴割治”係屬一種強刺激的治療方法,藥物對耳穴及周圍的血管神經末稍有化學性刺激,作用於中樞,可反射性的調節各種生理機能的平衡,具有鎮靜、止痛、止癢、脫敏等作用。

據大陸解放軍304醫院報導,曾用該法治療神經性皮炎、牛皮癬、皮膚癢癢症、過敏性皮炎、帶狀皰疹等10種皮膚病計1094例,近期療效統計:
治癒:830例,占75.88%;
進步:231例,占21.11%;
無效:33例,占3.02%;
部分病例有反覆,症狀較治療前為經,繼續採用該法仍有效。

山西醫學院報導割治胃腸病82例,包括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平均割治4次後,主訴症狀明顯好轉。
十、耳穴藥物注射法:
耳穴藥物注射法又稱為水針法,是用微量的藥物注入耳穴,通過注射針對耳穴的刺激及注入藥物的藥理作用,協同調整機體,促進疾病的恢復,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如注入的藥物是奴夫卡因、利多卡因等麻醉劑時,又稱為“耳穴封閉”。本法是中西醫相結合的一種治療方法,所選擇的藥物,既無腐蝕性,又易吸收。進行耳穴注射不但具有耳穴的治療作用,又有藥的治療作用。福建曾報導用該法治療各種痛症179例,其中150例經一療程內(1-10次)治療後疼痛完全消失,顯效率83.7%。
十一、耳夾法:
耳夾法的優點是病人自己操作,可作為耳針治療鞏固療效。對扁桃體炎、結合膜炎、頭痛、肩臂疼、胃痛療效較好。此法對於不適應針刺或年老體弱的患者比較適宜,也用於耳麻拔牙。目前用耳夾法加上脈衝電流,對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及疼痛性疾病治療效果尤佳。
十二、磁療法:
耳穴磁療法,是用磁場作用於耳穴治療疾病的一種療法,簡稱磁療。
早在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提及耳聾:“真磁石用新棉裹塞耳中,口含生鐵覺耳如風雨聲,即通”的記載,地球上的生物,其生存及成長過程中無不受磁場的影響,有人認為穴位是磁場的聚焦點,也是人體電磁的活動點,而經絡則是電磁傳導的通道。
磁療就是利用磁體產生的磁力線透入機體經穴後起作用。它具有良好的鎮痛、止癢、催眠、止喘和調整植物神經功能等作用。
十三、光針法:
光針即耳穴激光。是把古老的耳針和現代的激光技術結合起來的一種新療法。是用激光對人體組織的科激作用和熱作用,代替古典針刺達到治病的目的。激光器是以小功率的氣體激光為主,照射耳穴,此法無痛,使用簡便,病人可自行操作,治療時間短,每穴僅1-2分鐘,適應症廣泛,特別適用年老體弱者,可消除兒童與病人怕痛、暈針之慮,是今後耳針治療發展方向之一。
常用激光器為氨-氖激光器、氫離子激光器。氦-氖激光治療器由激光光源和激光發射系統二部分組成。
 
針感
【針感】:針刺耳廓或貼壓耳穴後,多數耳針穴有刺痛感,少數有痠、麻、脹、涼、放射傳導等感覺。這些反應屬於耳穴的『得氣』反應,亦稱針感。刺激耳穴出現上述反應,說明準確地刺激到與疾病相關的耳穴,手法運用適中,治療中會得到較好的療效。
 
註明資料所在網站
本針灸資料來自於『台灣國科會課題,當代中醫針灸的數位典藏計畫』,計畫主持人為陳擎文老師,原始資料網址:http://tung.dwu.edu.tw/acupuncture,任何商業機構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出版或發行本網站內容,或進行其它的商業行為。
 
注意與禁忌
(a).【沒有絕對禁忌症】:一般來說,耳穴治療較為安全,沒有絕對禁忌症。
(b).【但有需注意情況】:但有下列情況宜注意:(1).嚴重心臟病者不宜採用,更不宜強刺激。(2).外耳有明顯炎症或病變,如凍瘡破潰、感染、潰瘍及濕疹等,應暫停治療。(3).有嚴重器質性疾病者或精神過度緊張者,不宜用較強烈的穴位刺激方式(如割治、放血等)和過強的毫針手法。(4).婦女懷孕期間宜慎用耳針療法,有習慣性流產史者則禁用耳針。
穴名釋義
(a).【角窩上穴釋義】:角窩上穴,顧名思義,就是在耳廓三角窩的上部,此乃根據耳廓的解剖術語而命名的耳穴名稱。
(b).【《93耳穴國標》的中文名稱命名原則】:
(1).選取耳穴的原則:有廣泛實踐基礎,臨床上常用的,診療效果較好的耳穴。
(2).耳穴的命名原則:在符合上述原則的基礎上,還應具備下列特徵之一:
(A).目前國際上公認或使用的耳穴名稱,如腎上腺、交感等;
(B).見於傳統醫學文獻並經實踐證明確有應用價值的耳穴名稱,如耳中、耳尖等;
(C).根據人體部位和器官,在耳廓上命名的耳穴名稱,如心、肩等;
(D).用耳廓的解剖術語命名的耳穴名稱,如上耳根、角窩中等。
(c).【《93耳穴國標》的英文編號與英文簡寫關係】:其中英文編號是以各解剖結構的英文字頭命名,如HeLix(耳輪)取字頭H,其編碼順序與漢語編碼順序相同。其他如:
HX8結節(在耳輪區,Helix)、
SF2腕 (在耳舟區,Scaphoid Fossa)、
AH2趾(在對耳輪區,Anfi Helix)、
TF4神門(在三角窩區,Triangle Fossa)、
TG4內鼻(在耳屏區,TraGus)、
AT4皮質下(在對耳屏區,AntiTragus)、
CO4胃(在耳甲區,COncha)、
LO5眼(在耳垂區,LObe)、
P2耳背肺(在耳廓背面區,Posterior surface)、
R1上耳根(在耳根區,ear Root)。
(d).【《93耳穴國標》的著錄方式】:為與耳穴國際標准化工作相銜接,《93耳穴國標》按貫例採用『漢語名稱、漢語拼音、英文編號、英文名稱、漢語定位描述和漢語分區描』述的方法。
(e).【《96耳穴國標》關於三角窩區重新命名的討論】:有學者建議去掉三角窩中的『角窩中、神門』,而將三角窩原5個區5個穴改為3個區3個穴,神門與盆腔合併為盆腔神經叢,角窩中改成附件(睾丸或精宮),角窩上與內生殖器改成子宮,故由三角窩頂點向耳輪方向依次命名為『盆腔神經叢、附件(睾丸或精宮)、子宮』
(f).【《96耳穴國標》有討論要刪除或合併的穴道】:因為過去耳穴命名的複雜與沒有規則性,所以有學者在《96耳穴國標》中討論有些穴道擬刪除或新增。
其中擬刪除掉或合併掉的耳穴有『艇角、艇中、角窩上、角窩中、神門,對屏尖、緣中、三焦、內分泌、盆腔、內生殖器、屏間前、屏間後、風溪、屏尖、垂前、結節、耳背五穴、胰膽、肝』,共計24 個。

而擬新增加的耳穴或合併後新形成的耳穴有『前列腺、乳腺、甲狀腺、盆腔神經叢、子宮、附件(睾丸)、皮質區、下丘腦、胰、肝膽、腹腔神經叢』,共計11 個。

如此一來,原本93 耳穴國標的91 個耳穴,將減少至78個。
即93 耳穴國標中除去耳背5 穴,僅耳廓前面和耳根部的86 個穴位,減少至78 個(加上上耳根、下耳根、耳迷根、耳背溝4穴,共計78 穴)。
穴道出處
(a).【耳穴診治起派于中國】:早在2000多年前,在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陰陽十一脈灸經》中載有:與上肢、眼、頰、咽喉相聯系的“耳脈”;
《內經》中載有『腎者主為外,使之遠聽,視耳好惡,以知其性』。
耳『黑色小理者腎小,粗理者腎大,耳高者腎高,耳後陷者腎下,耳堅者腎堅,耳薄不堅者腎脆』。
又有『耳聾無聞,取耳中』。
以及『屍厥……不已,以竹管吹其兩耳』等記載。
耳穴名稱有:『聽宮、耳中、多所聞、窗籠等』。
並說明耳與經絡的關系,指出『耳者,宗脈之所菜也』。

歷代以來耳穴診治有所發展。
清朝張振黎的《厘正按康要術》記截『察耳』一節,刊有『耳背圖』,耳背上注明『上心、下腎、內肺、中脾、外肝』,
在耳下方注明『耳珠屬腎,耳輪屬脾,耳上輪屬心,耳皮肉屬肺,耳背玉樓屬肝』,反映我國古代耳穴診治的悠久歷史。
(b).【大陸93耳穴國標取穴標準】:大陸國家技術監督局發佈從1993年5月1日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13734-92耳穴名稱與部位》(以下簡稱《93耳穴國標》),共制定耳穴穴道標準共有91個。這是大陸中醫學領域中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12346-90經穴部位》後的第二個國家標準。這個《耳穴國標》也是目前全世界使用率最高的一套耳針標準。
與世界衛生組織所制訂的耳針標準相比,因為各國專家對於很多穴道的爭議不休,導致目前只能制訂出43個有共識的耳穴,而之後WHO耳針術語工作小組一直停留在書面交流討論上,至今未能推薦出一個國際通用的、完整的標準化耳針術語。
故與之相比,大陸的《耳穴國標》就是目前最完整的耳針標準。
 
 
備註
 
虛擬實境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