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龍法王運安

 

蟠龍針法特色是九觀氣功與蟠龍九針,代表人物為王運安先生。
蟠龍針十九代傳人王運安先生已故,1917年生於河南太康人,中醫藥世家,自幼天資聰穎敏,拜師高存仁足下為徒,乃華佗第十九代真傳弟子,少年時即有「中原神童」之美譽行醫於世。其家業東起徐州,西至洛陽平漢縣共八大分號百餘 小號藥舖,諸如北京同仁堂及片仔黃等藥方,均為王家所傳授,他在大陸時拜師習得此法,入臺後亦有傳其針術,大都在台東看診與教人鍼法。他曾任中華民國針灸學會全國顧問及台東縣針灸學會理事長,時年事已高,仍不忘為全國針灸人士的工作權,也常常在國際相關年會上,努力使我國早日成為W.H.O的世界衛生組織會員國。

圖:1997.07.31 蟠龍針第十九代傳人王運安先生於北巡代天府義診實錄

蟠龍針二十代單傳傳人趙再生,真傳到其老鄰居「王運安先生」的「手織蟠龍針」。尤其在十年中經「王運安先生」的惇惇教誨,使之認知了「蟠龍針」的真正功能,甚而更完整無缺的揭開了「蟠龍針」僅得其名,不見其實的神秘面紗。

此派特點是自製針,名之蟠龍針,特色是針粗且針長(例如:粗0.07㎝、長5吋),且有特殊的製作方法(例如:選取與針體相等或粗於該號針體三分之一的金屬線,經由一至三年的「伏羲九觀氣功」基礎,達到具備「吞津導氣」的能力時。再經過三個月至半年的「拉絲練功」,最後才能晉升到「拉絲纏針織柄」的「織針」資格)。


圖:蟠龍針圖譜

 


圖:蟠龍針實體

此外本派也有特殊的手法(例如:「飛經走氣」、「飛經走穴」、「燒山火」、「透天涼」),但須要配合氣功「九觀氣功」。才能能把儲存在自身體內的「炁」,藉由針體傳遞至患者體脈裡內,例如使用蟠龍透刺華陀夾脊穴,效果每每氣至病所,患者熱症感涼,寒症覺熱後才拔針。所以本派學人要練九觀氣功,將本身「吞津」習功所儲存的「炁」場,與針體合而為一,為患者調理,是謂「功針合一」的最高境界。
幾乎大部分患者自訴給王運安先生治療後,針後三日,都還能有觸電感或熱炙感,由此可想得知其針效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