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經絡內經經文

 

 

01.手太陰肺經... 2

02.手陽明大腸經... 4

03.足陽明胃經... 6

04.足太陰脾經... 9

05.手少陰心經... 12

06.手太陽小腸經... 13

07.足太陽膀胱經... 15

08.足少陰腎經... 17

09.手厥陰心包經... 20

10.手少陽三焦經... 21

11.足少陽膽經... 23

12.足厥陰肝經... 25

13.督脈... 28

14.任脈... 29

 


 

01.手太陰肺經

與肺相連的經脈:肺、大腸、肝、腎  手太陰經屬肺,手陽明大腸經絡肺,手少陰經複從心系卻上肺,足少陰經直者入肺中,足厥陰經上注肺,手太陰與手陽明大腸經別也經過肺。

與胃相連的經脈:肝、、脾、胃、小腸 手太陰經還循胃口,手太陽小腸經抵胃,足太陰經屬脾絡胃,足厥陰經挾胃屬肝絡膽,手陽明經屬胃絡脾。

 

中府,雲門,

天府,俠白,

尺澤,

孔最,列缺,經渠,太淵,

魚際,少商

《靈樞•經脈》: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腈內,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

起始於中焦胃部,向下絡於大腸,回過來沿著胃上口,穿過膈肌,屬於肺臟。從肺系--氣管、喉嚨部橫出腋下(中府、雲門),下循上臂內側,走手少陰,手厥陰經之前(天府、俠白),下向肘中(尺澤),沿前臂內側橈骨邊緣(孔最),進入寸口--橈動脈搏動處(經渠、太淵),上向大魚際部,沿邊際(魚際),出大指的末端(少商)。

 

它的支脈:從腕後(列缺)走向食指內(橈)側,出其末端,接手陽明大腸經。

起始於中焦胃部,向下絡於大腸

→回過來沿著胃上口,穿過膈肌,屬於肺臟

→從肺系--氣管、喉嚨部橫出腋下中府、雲門

→下循上臂內側,走手少陰,手厥陰經之前(天府、俠白

下向肘中尺澤

沿前臂內側橈骨邊緣孔最

→進入寸口--橈動脈搏動處(經渠、太淵

→上向大魚際部,沿邊際(魚際)

→出大指的末端(少商)。

 

→它的支脈:腕後(列缺走向食指內(橈)側,出其末端,接手陽明大腸經

20060228174206909

中府少商

中焦胃部大腸→胃上口→膈肌→肺臟氣管、喉嚨→臂內側→大指(少商)

→它的支脈:腕後(列缺→食指橈側→大腸經

主治:肺系疾患,如咳、喘、咯血、咽喉痛,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

肺經相連的組織:大腸膈肌肺氣管咽喉

與肺相連的經脈:肺、大腸、肝、腎

與胃相連的經脈:肝、肺、脾、胃

手太陰肺經11、。計309 

少姨太矜持-列恐少魚太矜持(少商魚際太淵經渠尺澤,列缺孔最)

少商(乙木)、魚際(丁火)、太淵(己土) ()、經渠(辛金)、尺澤(癸水)

土土

輸原

兪募穴:肺俞      中府

八脈交會穴:肺經,任脈交會於列缺      (咽喉、肺、胸膈)

八會穴:脈會:太淵 (Lu 9)       脈管病,如脈管炎、無脈症、動脈硬化等

 

 


 

02.手陽明大腸經

大腸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出合穀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脯外前廉,上肩,出髑骨之前廉,上出於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還出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夾鼻孔。

食指末端(商陽)→沿食指橈側緣(二間、三間)

→出第一、二掌骨間(合穀)→進入兩筋(拇長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間(陽溪)

→沿前臂橈側(偏曆、溫溜、下廉、上廉、手三裡)

→進入肘外側(曲池、肘髎)→經上臂外側前邊(手五裡、臂臑)

→上肩,出肩峰部前邊(肩髃、巨骨,會秉風)

→向上交會頸部(會大椎)→下入缺盆(鎖骨上窩)

→絡於,通過橫膈,屬於大腸

 

它的支脈:從鎖骨上窩上行頸旁(天鼎、扶突)→通過面頰→進入下齒槽→出來挾口旁(會地倉),交會人中部(會水溝)--左邊的向右,右邊的向左→上夾鼻孔旁

與肺相連的經脈:肺、大腸、肝、腎  手太陰經屬肺,手陽明大腸經絡肺,手少陰經複從心系卻上肺,足少陰經直者入肺中,足厥陰經上注肺,手太陰與手陽明大腸經別也經過肺。

與牙相連的經脈:大腸,胃

與鼻相連的經脈:胃、小腸、大腸 手陽明大腸經上挾鼻孔,手太陽小腸經抵鼻,足陽明經起於鼻之交頞中,旁納太陽之脈,下循鼻外。

 

商陽迎香

食指末端→前臂橈側→肩→會大椎缺盆→絡橫膈大腸

它的支脈:缺盆→頸旁→面頰→下齒槽→口旁→人中→鼻孔旁

大腸經相連的組織:橫膈大腸口旁

 

主治:頭面、五官疾患,熱病,皮膚病,腸胃病,神志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

與肺相連的經脈:肺、大腸、肝、腎

與牙相連的經脈大腸,胃

與鼻相連的經脈:胃、小腸、大腸

手陽明大腸經20穴。計309 

商二三和陽洗去-偏離溫溜三二三和羊死去(商陽二間三間合谷陽谿曲池,偏歷溫溜)

商陽(庚金)、二間(壬水)、三間(甲木)、合谷()、陽谿(丙火)、曲池(戊土)

大腸經本穴金:商陽

大腸經(手臂肩膀痠痛)實症針子穴水:二間,大腸虛症針母穴土:曲池

商陽→

二間→………

………曲池→

俞募穴:大腸俞   天樞

下合穴:上巨虛,治腸癰

 


 

 

03.足陽明胃經

《靈樞•經脈》: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交頞中,旁約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夾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人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夾臍,入氣街中。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裡,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下膝髕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內間。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別,下入中指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

    足陽明胃經:從鼻旁開始(會迎香),交會鼻根中,旁邊會足太陽經(會睛明),向下沿鼻外側(承泣、四白),進入上齒槽中(巨髎),回出來夾口旁(地倉)環繞口唇(會人中),向下交會於頦唇溝(會承漿);退回來沿下頜出面動脈部(大迎),再沿下頜角(頰車),上耳前(下關),經顴弓上(會上關、懸厘、頷厭),沿髮際(頭維),至額顱中部(會神庭)。

    它的支脈:從大迎前向下,經頸動脈部(人迎),沿喉嚨(水突、氣舍,一說會大椎),進入缺盆(鎖骨上窩部),通過膈肌,屬於胃(會上脘、中脘),絡於脾。

    外行的主幹:從鎖骨上窩(缺盆)向下,經乳中(氣戶、庫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向下夾臍兩旁(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天樞、外陵、大巨、水道、歸來),進入氣街(腹股溝動脈部氣沖穴)。

    它的支脈:從胃口向下,沿腹裡,至腹股溝動脈部與前者會合。——由此下行經髖關節前(髀關),到股四頭肌隆起處(伏兔、陰市、梁丘),下向膝髕中(犢鼻),沿脛骨外側(足三裡、上巨虛、條口、下巨虛),下行足背(解溪、沖陽),進入中趾內側趾縫(陷穀、內庭),出次趾末端(厲兌)。

    它的支脈:從膝下三寸處(足三裡)分出(豐隆),向下進入中趾外側趾縫,出中趾末端。

另一支脈:從足背部(沖陽)分出,進大趾趾縫,出大趾末端,接足太陰脾經。

 

胃經

 

足陽明胃經45穴。計309 

承泣厲兌

鼻旁睛明眼內眥→承泣、四白→齒槽→口旁(地倉)→口唇頦唇溝承漿下頜面動脈部(大迎)→下頜角(頰車)→上耳前下關→顴弓上(會上關、懸厘、頷厭) 髮際(頭維)→額顱中部(會神庭)。

它的支脈:大迎頸動脈部(人迎)喉嚨→缺盆→膈肌

 

外行的主幹:缺盆乳中→夾臍兩旁→氣街(腹股溝動脈部氣沖穴)。

它的支脈:胃口→腹股溝動脈部→髖關節前(髀關)→股四頭肌隆起處(伏兔、陰市、梁丘)→犢鼻→脛骨外側→中趾內側趾縫→次趾末端(厲兌)。

 

它的支脈:足三裡→豐隆→中趾外側末端。

另一支脈:足背部(沖陽)→大趾末脾經。

 

胃經相連的組織:大腸小腸喉嚨上齒乳腺

主治疾病:胃腸病頭面五官病神志病皮膚病熱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

與鼻相連的經脈:胃、小腸、大腸

與喉嚨相連的經脈:肝、膽、脾、胃、腎 手太陰經挾咽,足少陽經,足少陰經循喉嚨,足陽明經循喉嚨,足厥陰經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

與耳相連的經脈:(除手陽明之外的陽經都是)小腸三焦膽膀胱

與胃相連的經脈:肝、、脾、胃、小腸

厲內陷衝解裏-風弄涼秋厲內陷衝解裡(厲兌內庭陷谷衝陽解谿足三裡,豐隆梁丘)

厲兌(庚金)、內庭(壬水)、陷穀(甲木)、衝陽()、解谿(丙火)、足三裡(戊土)

本穴土:足三裡

實症針子穴金:厲兌虛症針母穴火:解谿

足三裡→

解谿→………

………厲兌→

俞募穴胃俞中脘

下合穴足三裡治胃病

 

 

 

 


 

 

04.足太陰脾經

 

與心相連的經脈:小腸、脾、腎 手少陰經起於心中出屬心系,手太陽小腸經絡心,足少陰經絡心,足太陰經注心中。

通過(月耑)的經脈:足太陽膀胱經下貫(月耑)內,足太陰經上(月耑)內,足少陰經以上(月耑)內。

與喉嚨相連的經脈:肝、膽、脾、胃、腎 手太陰經挾咽,足少陽經,足少陰經循喉嚨,足陽明經循喉嚨,足厥陰經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

與咽喉相連的經脈:心、小腸、脾  手太陰經挾咽,手太陽小腸經循咽,手少陰經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

與舌相連的經脈:脾、腎  足太陰經連舌本散舌下,足少陰經挾舌本。

與胃相連的經脈:肝、、脾、胃、小腸 手太陰經還循胃口,手太陽小腸經抵胃,足太陰經屬脾絡胃,足厥陰經挾胃屬肝絡膽,手陽明經屬胃絡脾。

《靈樞•經脈》:脾足太陰之脈,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踹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夾咽,連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複從胃,別上膈,注心中

足太陰脾經:從大趾末端開始(隱白),沿大趾內側赤白肉際(大都),經核骨(第一骨小頭後(太白、公孫),上向內踝前邊(商丘) ,上小腿內側,沿脛骨後(三陰交、漏穀),交出足厥陰肝經之前(地機、陰陵泉),上膝股內側前邊(血海、箕門),進入腹部(衝門、府舍、腹結、大橫;中極、關元),屬於脾,絡於胃(腹哀;會下脘、日月、期門),通過膈肌,夾食管旁(食竇、天溪、胸鄉、周榮;絡大包;會中府),連舌根,散佈舌下。

它的支脈:從胃部分出,上過隔肌,流注心中,接手少陰心經。

脾之大絡:穴名大包,位於淵腋下三寸,分佈於胸脅。  

足太陰脾經:

主脈起始:大趾腹部

大趾末端(隱白)

→大趾內側赤白肉際(大都),經核骨(第一骨小頭後(太白、公孫)

→內踝前(商丘)

→小腿內側,沿脛骨後(三陰交、漏穀)

→踝上8寸交足厥陰肝經之前(地機、陰陵泉)

→股內側前(血海、箕門)

進入腹部(衝門、府舍、腹結、大橫;中極、關元)

……>屬於脾

……>絡於胃(腹哀;會下脘、日月、期門)

……>通膈,夾食管旁(食竇、天溪、胸鄉、周榮;絡大包;會中府)

……>散佈舌下

它的支脈:從胃部分出,上過隔肌,流注心中,接手少陰心經

原文沒有以下支脈

它的支脈:從腹部出→走腹外第3線→過隔肌→絡腋下3寸大包

脾之大絡:穴名大包,位於淵腋下三寸,分佈於胸脅。  

脾經聯繫臟腑器官包括:脾、胃、心、膈、咽、舌

20060314182226674

隱白大包

大趾腹部>屬於脾絡於胃通膈>散佈舌下

大趾末端(隱白)→大都、太白、公孫、商丘→小腿內側→三陰交、漏穀→地機、陰陵泉→股內側前(血海、箕門)

進入腹部衝門、府舍、腹結、大橫→腹哀→食竇、天溪、胸鄉、周榮;絡大包

聯繫臟腑器官包括:脾、胃、心、膈、喉嚨、舌

與心相連的經脈:小腸、脾、腎

通過(月耑)的經脈:膀胱

與喉嚨相連的經脈:肝、膽、脾、胃、腎

與咽喉相連的經脈:心、小腸、脾、任脈

與舌相連的經脈:脾、腎

與胃相連的經脈:肝、、脾、胃、小腸

足太陰脾經21穴。計309 

足太陰  脾經:首穴隱白,末穴大包。

脾胃病,婦科、前陰病,經脈循行部位的其它病證

脾經:隱大太商殷-舜帝癮大太傷陰(隱白大都太白商丘陰陵泉,公孫地機)

隱白(乙木)、大都(丁火)、太白(己土) ()、商丘(辛金)、陰陵泉(癸水)

土土

輸原

兪募穴:脾俞      章門(注意喔,脾經的募穴竟然是肝經路線上的章門穴)

八脈交會穴:足太陰脾經,沖脈交會於公孫          (心、胸、胃)

 


 

 

 

05.手少陰心經

《靈樞•經脈》:心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小腸。其支者,從心系上夾咽,系目系。其直者,複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內後廉,行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循臂後廉,抵掌後銳骨之端,入掌內後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

心中→心系→膈→小腸

→心系→咽→目

→心系→肺→腋下→小指端

主治概要:心、胸病,神志病,經脈循行部位的其它病證

與心相連的經脈:小腸、脾、腎 手少陰經起於心中出屬心系,手太陽小腸經絡心,足少陰經絡心,足太陰經注心中。

與咽喉相連的經脈:心、小腸、脾  手太陰經挾咽,手太陽小腸經循咽,手少陰經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

中極少沖

心中心系小腸

心系

心系→腋下→小指端

 

心經相連的組織:小腸咽喉目系(眼後與腦相連組織)

 

主治概要:心、胸病,神志病,經脈循行部位的其它病證

與心相連的經脈:心、小腸、脾、腎

與咽喉相連的經脈:心、小腸、脾

相連的經脈:心、小腸、脾

 

手少陰心經9穴、計309 

心經:衝俯神靈海-通陰衝俯神靈海(少衝少府神門靈道少海,通裡陰郤)

少衝(乙木)、少府(丁火)、神門(己土) ()、靈道(辛金)、少海(癸水)

輸原

本穴火:少府

實症針子穴土:神門虛症針母穴木:少衝(常用少海)

少衝………

………少府

神門

俞募穴心俞巨闕

 


 

 

06.手太陽小腸經

《靈樞•經脈》:小腸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骨之間,上循臑外後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其支者,別頰上出頁,抵鼻,至目內眥(斜絡於顴)

與心相連的經脈:小腸、脾、腎 手少陰經起於心中出屬心系,手太陽小腸經絡心,足少陰經絡心,足太陰經注心中。

與鼻相連的經脈:胃、小腸、大腸 手陽明大腸經上挾鼻孔,手太陽小腸經抵鼻,足陽明經起於鼻之交頞中,旁納太陽之脈,下循鼻外。

與咽喉相連的經脈:心、小腸、脾  手太陰經挾咽,手太陽小腸經循咽,手少陰經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

與目內眥相連的經脈:手足太陽小腸、膀胱 手太陽小腸經至目內眥,足太陽膀胱經起於目內眥。

與耳相連的經脈:(除手陽明之外的陽經都是) 手太陽小腸經卻入耳部,手少陽三焦經系耳後直上出耳上角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足陽明經循頰車上耳前,手少陽經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足太陽膀胱經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

與胃相連的經脈:肝、、脾、胃、小腸 手太陰經還循胃口,手太陽小腸經抵胃,足太陰經屬脾絡胃,足厥陰經挾胃屬肝絡膽,手陽明經屬胃絡脾。

20060321084751682

少澤聽宮

小指端→肩胛→缺盆→→膈→小腸

缺盆→頸→頰→目外眥耳中聽宮

頰→目內眥

小腸經相連的組織:小腸目外眥目內眥

                                

主治概要:頭面五官病熱病神志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它病證

與心相連的經脈:心、小腸、脾、腎

與鼻相連的經脈:胃、小腸、大腸

與咽喉相連的經脈:心、小腸、脾

與目內眥相連的經脈:小腸、膀胱

與耳相連的經脈:(陽經大腸經除外)小腸,三焦,胃,膽膀胱

與胃相連的經脈:肝、肺、脾、胃、小腸

手太陽小腸經19穴、計309 

小腸經:澤前洗碗養穀小海-資政養老擇錢洗碗養顧小海(少澤前穀後谿腕骨陽穀小海,支正養老)

少澤(庚金)、前穀(壬水)、後谿(甲木)、腕骨()、陽穀(丙火)、小海(戊土)

腸經本穴火:陽穀

腸經(手臂肩膀痠痛)實症針子穴土:小海虛症針母穴木:後谿

後谿

陽穀

小海

俞募穴小腸俞關元

下合穴下巨虛,治泄瀉

 

 


 

 

 

07.足太陽膀胱經

《靈樞•經脈》:膀胱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者,從腰中,下夾脊,貫臀,入膕中。其支者,從膊內左右,別下貫胛,夾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後廉下合膕中,以下貫踹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指外側。

 

20060321085002815

通過(月耑)的經脈:足太陽膀胱經下貫(月耑)內,足太陰經上(月耑)內,足少陰經以上(月耑)內。

與目內眥相連的經脈:手足太陽小腸、膀胱 手太陽小腸經至目內眥,足太陽膀胱經起於目內眥。

與耳相連的經脈:(除手陽明之外的陽經都是) 手太陽小腸經卻入耳部,手少陽三焦經系耳後直上出耳上角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足陽明經循頰車上耳前,手少陽經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足太陽膀胱經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

與巔頂相連的經脈:足太陽膀胱經交巔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者出巔入絡腦,足厥陰肝經督脈會與巔,督脈上巔。直上頭頂的有:膀胱經,肝經,督脈

睛明→至陰

目內眥(睛明) →巔頂→腦

→項(天柱) →背部第1側線1.5寸→腰第14椎→腎→膀胱→膕中委中

→項(天柱) →背部第2側線3寸→…………………………→膕中委中

→膕中委中→後腿正中→外踝後→小趾至陰

膀胱經相連的組織:目內眥膀胱

與目內眥相連的經脈:小腸、膀胱

與耳相連的經脈:(陽經大腸經除外)小腸,三焦,胃,膽膀胱

與巔頂相連的經脈:直上頭頂的有:膀胱經,肝經,督脈

主治概要:頭面五官病證,項、背、腰、下肢病證及神志病;位於背部兩條側線的背俞穴及其它腧穴主治相應臟腑及相關組織器官病證

足太陽膀胱67穴。計309 

至痛疏筋骨困偉忠-飛揚精門直通肅靜崑中(至陰通穀束骨京骨崑崙委中,飛揚金門)

至陰(庚金)、足通穀(壬水)、束骨(甲木)、京骨()、崑崙(丙火)、委中(戊土)

膀胱本穴水:通穀

膀胱虛症針母穴金:至陰(常用委中)膀胱實症針子穴木:束骨

至陰

通穀

束骨

 

俞募穴膀胱中極

下合穴委中,治氣化失常所致的閉尿、遺尿

 

 


 

 

08.足少陰腎經

與肺相連的經脈:肺、大腸、肝、腎  手太陰經屬肺,手陽明大腸經絡肺,手少陰經複從心系卻上肺,足少陰經直者入肺中,足厥陰經上注肺,手太陰與手陽明大腸經別也經過肺。

與牙相連的經脈:大腸,胃

與心相連的經脈:小腸、脾、腎 手少陰經起於心中出屬心系,手太陽小腸經絡心,足少陰經絡心,足太陰經注心中。

通過(月耑)的經脈:足太陽膀胱經下貫(月耑)內,足太陰經上(月耑)內,足少陰經以上(月耑)內。

與喉嚨相連的經脈:肝、膽、脾、胃、腎 手太陰經挾咽,足少陽經,足少陰經循喉嚨,足陽明經循喉嚨,足厥陰經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

與舌相連的經脈:脾、腎  足太陰經連舌本散舌下,足少陰經挾舌本。

與肝相連的經脈:足厥陰經挾胃屬肝絡膽,足少陰經上貫肝膈,足少陽經絡肝。

 

注意:沒有與『耳,陰器』相連

與耳相連的經脈:(除手陽明之外的陽經都是) 手太陽小腸經卻入耳部,手少陽三焦經系耳後直上出耳上角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足陽明經循頰車上耳前,手少陽經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足太陽膀胱經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

與陰器相連的經脈:足厥陰經過陰器,任脈起於中極之下,督脈起於中極之輸。

足少陰腎經27穴。計309 

湧泉俞府

湧泉,然穀,太谿,大鐘,水泉,照海,復溜,交信,築賓,陰穀,橫骨,大赫,氣穴,四滿,中注,肓兪,商曲,石關,陰都,腹通穀,幽門步廊,神封,靈墟,神藏,彧(ㄩˋ)中,兪府

《靈樞•經脈》:腎足少陰之脈,起於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於然穀之下,循內踝後,別入跟中,以上踹內,出膕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

 

其支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夾舌本

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

從腳小趾下邊開始,斜向腳底心(湧泉)

→出於舟骨粗隆下(然穀、照海、水泉)

→沿內踝之後(太谿)→分支進入腳跟中(大鐘)

→上向小腿內(復溜,交信;會三陰交)

→出窩內側(築賓、陰穀)

→上大腿內後側,通過脊柱(會長強)屬於腎

絡於膀胱(肓俞、中註、四滿、氣穴、大赫、橫骨;會關元、中極)。

 

它直行的脈:從腎向上(商曲、石關、陰都、通穀,幽門),通過肝、膈,進入肺中(步廊、神封、靈墟、神藏,彧中、俞府),沿著喉嚨,夾舌根旁(通廉泉)。

 

它的支脈:從肺出來,絡於心,流注於胸中,接手厥陰心包經

 

小趾下邊→湧泉→小腿大腿內後側脊柱膀胱腹旁開0.5(商曲、石關、陰都、通穀,幽門) 胸旁開2(步廊、神封、靈墟、神藏,彧中、俞府)

支脈1→肝、膈→喉嚨舌根旁

支脈2胸中心包經

與腎經相連的組織:脊柱,腎,膀胱,肝、膈,肺,心,喉嚨,舌

 

與肺相連的經脈:肺、大腸、肝、腎 

與心相連的經脈:心、小腸、脾、腎

通過(月耑)的經脈:膀胱、脾、腎

與喉嚨相連的經脈:肝、膽、脾、胃、腎

與舌相連的經脈:脾、腎

與肝相連的經脈:肝、腎、膽

20060321085236760

婦科病,前陰病,腎臟病

與腎有關的肺、心、肝、腦

及咽喉病舌病,經脈循行部的其它病證

詠然太溜陰-太腫水圈勇然太溜陰(湧泉然穀太谿復溜陰穀,太鐘水泉)

湧泉(乙木)、然谷(丁火)、太谿(己土) ()、復溜(辛金)、陰穀(癸水)

土土

輸原

兪募穴:腎俞        京門

八脈交會穴肺經,任脈交會於列缺(腳踝骨內)咽喉、肺、胸膈

八脈交會穴腎經,陰蹺脈交會於照海(腳踝骨內)咽喉、肺、胸膈

 

 


 

 

09.手厥陰心包經

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下膈,曆絡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下臂,行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手厥陰心包經

天池中沖

起於胸中心包絡三焦

其支者中指

心包經相連的組織:心包三焦

主治概要:心、心包、胸、胃病證,神志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它病證

手厥陰心包經9穴、計309 

中勞陵間曲-內戲中勞陵間曲(中衝勞宮大陵間使曲澤,內關郤門)

中衝(乙木)、勞宮(丁火)、大陵(己土) ()、間使(辛金)、曲澤(癸水)

土土

輸原

心包經本穴火:勞宮

心包經虛症針母穴木:中衝, 心包經實症針子穴土:大陵

中衝

勞宮

大陵

俞募穴厥陰俞膻中

八脈交會穴   心包經,與陰維脈交會於:內關心、胸、胃

八脈交會穴:脾經,與沖脈交會於公孫(心、胸、胃)

 

 

 

 

 


 

 

10.手少陽三焦經

三焦手少陽之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錶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布膻中,散絡心包,下膈,遍屬三焦。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系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出頁。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銳眥

三焦經

手少陽三焦經

關沖絲竹空

無名指→肘尖→大椎→缺盆→膻中心包→膈→三焦

其支者:膻中→缺盆→項→耳後耳前目外眥(絲竹空)

其支者:膻中→缺盆→項→耳後耳上角

三焦相連的組織:心包三焦

與耳相連的經脈:(陽經大腸經除外)小腸,三焦,胃,膽,膀胱

主治概要:頭、目、耳、頰、咽喉病證,胸脅病證,熱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它病證

手少陽三焦經23穴。計309 

關門渚陽遲至天井-外燴中關門堵羊遲滯天井(關衝液門中渚陽池支溝天井,外關會宗)

關衝(庚金)、液門(壬水)、中(ㄓㄨˇ)(甲木)、陽池()、支溝(丙火)、天井(戊土)

注意:三焦經與心包經都是相火,五行都是火

三焦本穴火:支溝

三焦虛症針母穴木:中渚  三焦實症針子穴土:天井

中渚

支溝

天井

俞募穴三焦俞石門

八脈交會穴三焦經,陽維脈交會於外關(手背)目外眥、頰、頸、耳後、肩(前部為頸)

八脈交會穴     膽經,帶交會於足臨泣(腳背)目外眥、頰、頸、耳後、肩(前部為頸)

 


 

 

11.足少陽膽經

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其支者,別銳眥,下大迎,合于手少陽,抵於出頁,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裡,出氣街,繞毛際,橫入髀厭中。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之間,循大指歧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

與喉嚨相連的經脈:肝、膽、脾、胃、腎 手太陰經挾咽,足少陽經,足少陰經循喉嚨,足陽明經循喉嚨,足厥陰經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

與耳相連的經脈:(除手陽明之外的陽經都是) 手太陽小腸經卻入耳部,手少陽三焦經系耳後直上出耳上角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足陽明經循頰車上耳前,手少陽經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足太陽膀胱經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

與肝相連的經脈:足厥陰經挾胃屬肝絡膽,足少陰經上貫肝膈,足少陽經絡肝。

膽經

足少陽膽經

瞳子髎足竅陰

目外眥(瞳子髎)→聽會→耳上率穀→耳後完骨→額前頭臨泣,陽白(頭)

→後頸風池(胸腹)

→肩井→淵液輒筋日月京門帶脈五樞維道居髎環跳→足第4-5趾足竅陰

→肩井→→脇肋→陰毛………………環跳

相連的組織:陰器 

與耳相連的經脈:(陽經大腸經除外)小腸,三焦,胃,膽,膀胱

與喉嚨相連的經脈:肝、膽、脾、胃、腎

與肝相連的經脈:

主治概要:肝膽病側頭咽喉病胸脅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它病證

足少陽膽經44穴。計309 

竅俠臨丘補領錢-光明外求俏俠臨丘補領錢(足竅陰俠谿足臨泣丘墟陽輔陽陵泉,光明外丘)

足竅陰(庚金)、俠谿(壬水)、足臨泣(甲木)、丘墟()、陽輔(丙火)、陽陵泉(戊土)

本穴木:足臨泣

膽虛症針母穴水:俠谿  實症針子穴火:陽輔

俠谿

足臨泣

陽輔

俞募穴膽俞日月

 

八脈交會穴三焦經,陽維脈交會於外關(手背)目外眥、頰、頸、耳後、肩(前部為頸)

八脈交會穴膽經,帶交會於足臨泣(腳背)目外眥、頰、頸、耳後、肩(前部為頸)

 

 

 

 


 

 

 

12.足厥陰肝經

 

與肺相連的經脈:肺、大腸、肝、腎手太陰經屬肺,手陽明大腸經絡肺,手少陰經複從心系卻上肺,足少陰經直者入肺中,足厥陰經上注肺,手太陰與手陽明大腸經別也經過肺。

與喉嚨相連的經脈:肝、膽、脾、胃、腎任脈手太陰經挾咽,足少陽經,足少陰經循喉嚨,足陽明經循喉嚨,足厥陰經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

與巔頂相連的經脈:足太陽膀胱經交巔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者出巔入絡腦,足厥陰肝經督脈會與巔,督脈上巔。

直上頭頂的有:膀胱經,肝經,督脈

與胃相連的經脈:肝、、脾、胃、小腸:手太陰經還循胃口,手太陽小腸經抵胃,足太陰經屬脾絡胃,足厥陰經挾胃屬肝絡膽,手陽明經屬胃絡脾。

與陰器相連的經脈:任脈督脈足厥陰經過陰器,任脈起於中極之下,督脈起於中極之輸。

與肝相連的經脈:足厥陰經挾胃屬肝絡膽,足少陰經上貫肝膈,足少陽經絡肝。

足厥陰肝經14穴、計309 

大敦期門

大敦,行間,太衝,

中封,蠡溝,中都,膝關,

曲泉,

陰包,足五裡,陰廉,

急脈,章門,期門

《靈樞•經脈》:肝足厥陰之脈,起于大指叢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膕內廉,循股陰,人毛中,環陰器,抵小腹,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

其支者,從目系下頰裡,環唇內。

其支者,複從肝別貫膈,上注肺

足厥陰肝經:從大趾背毫毛部開始(大敦),向上沿著足背內側(行間、太衝),離內踝一寸(中封),上行小腿內側(會三陰交;經蠡溝、中都、膝關),

離內踝八寸處交出足太陰脾經之後,上膝膕內側(曲泉)

沿著大腿內側(陰包、足五裡、陰廉) ,進入陰毛中,環繞陰部,至小腹(急脈;會衝門、府舍、曲骨、中極、關元),

夾胃旁邊,屬於肝,絡於膽(章門、期門)

向上通過膈肌,分佈脅肋部,沿氣管之後,向上進入頏顙(喉頭部),

連接目系(眼球後的脈絡聯繫),上行出於額部,與督脈交會於頭頂

它的支脈:從目系下向頰裡,環繞唇內。

它的支脈:從肝分出,通過膈肌,向上流注於肺(接手太陰肺經)

大趾外側(大敦)足背內側(行間太衝內踝1寸(中封

小腿內側(會三陰交;蠡溝、中都、膝關

內踝上8寸處交出足太陰脾經之後上膝膕內側(曲泉

沿著大腿內側(陰包、足五裡、陰廉

進入陰毛中,環繞陰部,至小腹(急脈

夾胃旁邊,屬於肝,絡於膽章門、期門

向上通過膈肌,分佈脅肋部,沿氣管之後,向上進入頏顙(喉頭部

連接目系(眼球後的脈絡聯繫),上行出於額部,與督脈交會於頭頂

它的支脈:目系向頰裡,環繞唇內

它的支脈:從肝分出,通過膈肌,向上流注於肺(接手太陰肺經)

大趾外側(大敦)陰毛胃,肝,膽膈肌脅肋氣管頏顙(喉頭部目系

分支1與督脈交會於頭頂

分支2唇口

支脈:肝分出(接手太陰肺經)

與肝經相連的組織:陰器,肝膽胃,肺,喉嚨,鼻咽腔,目,唇內,巔頂

 

與肺相連的經脈:肺、大腸、肝、腎

與喉嚨相連的經脈:肝、膽、脾、胃、腎、任脈

與巔頂相連的經脈:膀胱,肝經督脈

直上頭頂的有:膀胱經,肝經,督脈

與胃相連的經脈:肝、、脾、胃、小腸

與陰器相連的經脈:任脈督脈

與肝相連的經脈:

http://www.acucn.com/college/UploadFiles_1876/200603/20060321090227563.gif

主治:肝、膽、脾、胃病證,婦科、少腹、前陰病證,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

肝經:敦行太瘋犬-蠡狗中毒蹲行太風險(大敦行間太衝中封曲泉,蠡溝中都)

大敦(乙木)、行間(丁火)、太衝(己土) (原土)、中封(辛金)、曲泉(癸水)

土土

兪募穴:肝俞      期門

 


 

 

13.督脈

《難經•二十八難》:督脈者,起於下極之輸,並於脊裡,上至風府,入屬於

聯繫臟腑器官包括陰器,脊,腦,巔頂

主治概要:神志病,熱病,腰骶、背、頭項等局部病證及相應的內臟病

與巔頂相連的經脈:足太陽膀胱經交巔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者出巔入絡腦,足厥陰肝經督脈會與巔,督脈上巔。直上頭頂的有:膀胱經,肝經,督脈

與陰器相連的經脈:足厥陰經過陰器,任脈起於中極之下,督脈起於中極之輸。

與巔頂相連的經脈:膀胱經,肝經,督脈

與陰器相連的經脈:任脈,肝經,督脈

任脈絡穴鳩尾   督脈絡穴長強

長強齦交

 

 


 

 

 

14.任脈

《素問•骨空論》: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

聯繫臟腑器官包括陰器,腹,咽喉,目

與陰器相連的經脈:肝,任脈,督脈

與喉嚨相連的經脈:肝、膽、脾、胃、腎、任脈

與目相連的經脈:小腸膀胱 (目內眥)、任脈,肝經

        脈:會陰承漿

主治概要:腹、脘、胸、頸、頭面的局部病證及相應的內臟病證,部分腧穴有強壯作用或可治療神志病

腑會:中脘

氣會:膻中

任脈絡穴:鳩尾,督脈絡穴:長強

心包經募穴:膻中

三焦經募穴:石門

心經募穴:巨闕

小腸經募穴:關元

胃經募穴:中脘

膀胱經募穴:中極

倪海廈說會陰穴用法:溺水急救

若溺水胸腔進水,人工呼吸無效,CPR無效,就將患者採趴跪姿勢,然後3寸針,針刺會陰穴(針尖向心臟方向),一針下去,患者會馬上吐出水,呈噴射狀

會陰穴:男子在『睪丸陰囊袋後與肛門口的中點』,女子在『陰道與肛門口的中點』

一般的會陰痛(撞傷,或攝護腺肥大)治法:紮針百會(幾個案例,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