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靈樞第六十八•上膈•無壓力閱讀版


  黃帝曰:氣為上膈者,食飲入而還出,余已知之矣。蟲為下膈。下膈者,食焠時乃出,余未得其意,願卒聞之。

  歧伯曰:喜怒不適,食飲不節,寒溫不時,則寒汁流於腸中。

  流於腸中則蟲寒,蟲寒則積聚,守於下管,則腸胃充郭,衛氣不營,邪氣居之。

  人食則蟲上食,蟲上食則下管虛,下管虛則邪氣勝之,積聚以留,留則癰成,癰成則下管約。

  其癰在管內者,即而痛深,其癰在外者,則癰外而痛浮,癰上皮熱。

  黃帝曰:刺之奈何?

  歧伯曰:微按其癰,視氣所行,先淺刺其傍,稍內益深,逐而刺之,毋過三行,察其沈浮,以為深淺。

  已刺必熨,令熱入中,日使熱內,邪氣益衰,大癰乃潰。

  伍以參禁,以除其內,恬憺無為,乃能行氣,後以咸苦,化谷乃下矣。


【翻譯】

  ***[1]篇名上膈:上,是逆而上行,膈,為飲食不下。本篇從上膈證引申到下膈證,主要論述了膈食證的病因、病理、證候表現和治療方法。因為本篇以"氣為上膈"名篇,所以名為"上膈"。

  ***[2]本篇主旨與重點如下:

  一、從上膈證引申到下膈證。

  二、說明膈食的病因、病理、證候表現和治療方法。

  ***[3]下膈症:下膈症的形成是由於情緒變化,飲食不節等,導致寒邪入侵,下積之蟲向上覓食時,邪氣又趁虛而入,日久形成癰腫。治療方針乃是要以去除邪氣,軟堅化積。

  ***[4]上膈:古代病證名稱,是指因氣機鬱結在上脘所形成的食後即吐的病證。

  ***[5]食焠時乃出:焠,音醉,一周時。即飲食一晝夜後仍複吐出。


  黃帝說:因為氣郁而形成為上膈症的,吃進東西去隨即又嘔吐出來,這個我已經知道了。因為有蟲而形成為下膈症,下膈這種病,是吃過東西一晝夜之後才吐出,我不明白其中道理,想知道個究竟。

  岐伯說:喜怒不能適度,飲食不加節制,衣著不能隨氣候變化增減,時而衣少身寒,時而衣多過暖,以致損傷了胃氣;胃如受寒,則寒汁流於腸內;

  寒汁流腸內,則腸內寄生之蟲感覺寒冷;蟲覺寒冷,就會擁擠在一起,聚守於下脘部,因而使腸胃充滿、張大,以致衛氣不能營運護養,而邪氣留止其中。

  人吃進東西,蟲即上而取食;蟲上而取食,則下脘虛空;下脘虛空,則邪氣占了上風,積聚而滯留不去;邪氣滯留,就形成為癰;癰成,則下脘收束。

  其癰在下脘之內的,一經碰觸,則疼痛劇烈;其癰在下脘之外的,則癰外顯而痛輕,癰上的皮膚發熱。

  ***[1]視氣所行:即通過按診觀察病氣發展的動向。


  黃帝問:下膈症如何刺治?

  岐伯說:以手輕輕按癰,診察癰氣的行往之處及盛衰、深淺等情況,而後先淺刺癰的旁側,針漸漸由淺而深,而且繞癰周環而刺,不得超過三遍,視癰之沉浮,以決定進針的深淺。

  針刺之後,一定要用溫熨法,使溫熱入於內部。

  天天使溫入內,則寒邪之氣日益衰退,大癰就會潰爛化膿。

  這時,綜合參依日月四時等氣候情況及患者身體內部狀況,注意不要違犯針刺禁忌,用瀉法排除患部的膿血;患者本人還須保持心境的安恬澹泊,這樣才能使正氣暢行。

  然後再服用含有酸味、苦味的食品、藥物以助穀物的消化,則癰即除去,下膈症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