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靈樞第二十二•癲狂病•無壓力閱讀版


  目眥外決於面者,為銳眥;在內近鼻者,為內眥;上為外眥,下為內眥。

  癲疾始生,先不樂,頭重痛,視舉目赤,甚作極,已而煩心。候之於顏。取手太陽、陽明、太陰,血變為止。

  癲疾始作,而引口啼呼喘悸者,候之手陽明、太陽。左強者,攻其右;右強者,攻其左,血變為止。

  癲疾始作,先反僵,因而脊痛,候之足太陽、陽明、太陰、手太陽,血變為止。

  治癲疾者,常與之居,察其所當取之處。病至,視之有過者寫之,置其血於瓠壺之中,至其發時,血獨動矣,不動,灸窮骨二十壯。窮骨者,骶骨也。

  骨癲疾者,顑、齒諸腧、分肉皆滿而骨居,汗出、煩悗,嘔多沃沫,氣下泄,不治。

  筋癲疾者,身倦攣急大,刺項大經之大杼脈,嘔多沃沫,氣下泄,不治。

  脈癲疾者,暴仆,四肢之脈皆脹而縱,脈滿,盡刺之出血,不滿,灸之挾項太陽,灸帶脈於腰相去三寸,諸分肉本輸。嘔吐沃沫,氣下泄,不治。癲疾者,疾發如狂者,死不治。

  狂始生,先自悲也,喜忘、苦怒、善恐者得之憂飢,治之取手太陽、陽明,血變而止,及取足太陰、陽明。

  狂始發,少臥不飢,自高賢也,自辯智也,自尊貴也,善罵詈,日夜不休,治之取手陽明太陽太陰舌下少陰,視之盛者,皆取之,不盛,釋之也。

  狂言,驚,善笑,好歌樂,妄行不休者,得之大恐,治之取手陽明太陽太陰。

  狂,目妄見,耳妄聞,善呼者,少氣之所生也;治之取手太陽太陰陽明,足太陰頭兩顑。

  狂者多食,善見鬼神,善笑而不發於外者,得之有所大喜,治之取足太陰太陽陽明,後取手太陰太陽陽明。

  狂而新發,未應如此者,先取曲泉左右動脈,及盛者見血,有頃已,不已,以法取之,灸骨骶二十壯。

  風逆,暴四肢腫,身漯漯,唏然時寒,飢則煩,飽則善變,取手大陰表裏,足少陰陽明之徑,肉清取滎,骨清取井、經也。

  厥逆為病也,足暴清,胸若將裂,腸若將以刀切之,煩而不能食,脈大小皆澀,暖取足少陰,清取足陽明,清則補之,溫則寫之。厥逆腹脹滿,腸鳴,胸滿不得息,取之下胸二脅,咳而動手者,與背輸,以手按之,立快者是也。

  內閉不得溲,刺足少陰太陽,與抵上以長鍼。氣逆,則取其太陰、陽明、厥陰,甚取少陰、陽明,動者之經也。

  少氣,身漯漯也,言吸吸也,骨痠體重,懈惰不能動,補足少陰。短氣息短,不屬,動作氣索,補足少陰,去血絡也。


【翻譯】

  ***[1]篇名癲狂:本篇討論了癲證和狂證的病因、證候和治療方法等,故名"癲狂"。

  ***[2]本篇主旨與重點如下:

  一、說明癲病的分類、病證特點、治療方法及判斷死證的依據等等,對於現代癲癇病的中醫藥治療有指導意義。

  二、說明狂病的病因、症狀特徵和治療方法。

  三、說明風逆病和厥逆病的症狀表現和治療方法。

  ***[3]瓠:音壺,葫蘆。

  ***[4]顑:音坎,ㄎㄢˇ,kǎn。顑是指口外、頰前、頤上的部位,相當於腮部。(顑頷:形容因吃不飽而面黃肌瘦的樣子)


  眼角向外凹陷於臉面上的,稱為銳眥;眼內角靠近鼻樑的,稱為內眥。向上為外眥,向下為內眥。癲病剛開始表露的時候,患者先是悶悶不樂,頭部沉重且疼痛,眼光發直,全眼通紅。當進一步加重發作時,就會心煩不安。診斷時可觀察病人面部情況,治療取手太陽經、手陽明經和手太陰經的穴位,等到病人面部血色轉為正常後止針。

  癲病開始發作的時候,病人口中發出啼呼,氣喘心悸,對此應從手陽明、手太陽兩經診候取穴治療,採用繆刺法,即身體左側僵硬的,針刺右側,身體右側僵硬的,針刺左側,待病人面部血色轉為正常後止針。

  癲病開始發作的時候,病人先是身體反張而僵,因而脊背疼痛,對此應從足太陽經、足陽明經、足太陰經和手太陽經診候取穴治療,待到病人面部血色轉為正常後止針。治療癲病的醫生,應常和病人住在一起,觀察決定應取什麼經穴治療。病發作時,見病人有病的經脈就放血,將放出的血裝在葫蘆裡,待到病人再發病時,葫蘆裡的血就會有響動。如果沒有響動,可以灸窮骨二十壯。窮骨,就是骶骨。

  癲病深入骨的病人,腮、齒部的腧穴、分肉之間都脹滿,而且骨肉分離,出汗、煩悶,嘔吐多涎沫,氣下泄,這是不治之症。癲病深入筋的病人,身體蜷局,嚴重拘攣,脈大,治療應刺項後足太陽膀胱經的大杼穴。如果病人已嘔吐許多涎沫,氣下泄,就是不治之症。癲病已深入血脈的病人,發病時會突然僕倒,四肢的脈都脹而縱緩。如果脈滿,都可以刺之出血;如果脈不滿,可以取挾行於頸項兩旁的足太陽經的腧穴用灸法治療,並可以灸帶脈與腰相距三寸的穴位,也可以灸分肉之間和四肢的腧穴。如果病人嘔吐出許多涎沫,氣下泄,就是不治之症。患癲病的人,如果發病時象患狂病一樣,就會無法救治而死。


【陳擎文補註】

  (1).目前《黃帝內經•素問》的版本,都是根據唐王冰的版本(包括我們網站素問的經文也是),而且他的很多註解也是後代學人或注家所參考的依據。

  但是比王冰更早的還有一個版本,隋末唐初的楊上善所寫的《黃帝內經太素》,這個版本在中國後來已經亡佚,直到清朝末年光緒年間才被楊守敬先生從日本抄寫回來。

  比較這兩個版本的部分經文,可以發現有部分經文是不一樣的,很多處在王冰版本所看不懂的文句,在楊上善版本就豁然開朗了。

  中國這幾千年都是參考王冰的版本,而楊上善的版本因為亡佚太久了,所以研究的人很少。

  我個人認為,王冰的版本,應該要與楊上善的版本一起參照。


  (2).本篇本段第一行,王冰版的《黃帝內經》經文,與楊上善版的經文稍有不同,列出如下:

  王冰版:目眥外決於面者,為銳眥;在內近鼻者,為內眥;上為外眥,下為內眥。

  楊上善版:目眥外決於面者,為銳眥;在內近鼻者,上為外眥,下為內眥


  (3).個人認為,這裡寫的,應以楊上善版較為正確。


  ***[1]本段聲明狂病的病因、病證和治療方法,對於今天的精神疾病的治療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中醫的治療方法中針刺、放血療法和灸法是治療狂病的重要手段,但要注意辨證和臨證的分析,辨明虛實,以免犯虛虛實實的錯誤。


  狂病在開始顯露時,病人先是獨自傷悲,健忘,易發怒,常生恐懼,這是由於憂愁和饑餓所致。治療這種程度的病先取手太陰、手陽明兩經的穴位,待病人面部血色轉為正常後止針,然後取足太陰、足陽明兩經的穴位針治。

  狂病開始發作時,病人少睡,不知饑餓,自認為高尚、賢良,自以為能言善辯、才智過人,自覺得很尊貴,愛罵人,日夜不休。治療這種程度的病取手陽明經、手太陽經、手太陰經和舌下少陰經的穴位,觀察這些穴位,凡血脈盛,都可取用;如果血脈不盛,就放棄不用。

  病人說瘋活,驚恐,多笑,好唱歌,胡亂行動不止,這是由於受了大驚恐所致。治療這種病應取手陽明、手太陽、手太陰經的穴位。

  得狂病的人,如果幻視幻聽,好呼叫,這是由於神少氣衰而導致的。治療這種狂病應取手太陽、手太陰、手陽明、足太陰經和頭部、兩腮部的穴位。

  得狂病的人,如果貪吃,時常自覺見到鬼神,愛暗笑卻不在人前表露,這是由於受了大驚喜而導致的。治療這種狂病應先取足太陰、足太陽、足陽明經的穴位,後取手太陰、手太陽、手陽明經的穴位。

  狂病初發時,還未出現以上症狀的,治療先取曲泉穴左右動脈針刺之,若血脈盛的就放血,不久便可痊癒。如果還未治癒,就用上述的方法取穴治療,並灸骶骨二十壯。

  ***[1]身漯漯:形容身體顫抖如被水淋。

  ***[2]唏然時寒:寒戰時發出唏噓之聲。

  ***[3]肉清:清寒冷之意。


  外感風邪而厥氣內逆的風逆病,症狀為突然間四肢疼痛,時而大汗淋漓,時而寒冷得唏噓不止,餓了則心中煩亂,飽了則多動不安。治療可取手太陰肺經和手陽明大腸經這表裡二經,以及足少陰腎經、足陽明胃經的穴位。如果感覺肌肉寒涼的,取上述各經的滎穴;如果感覺骨裡寒涼的,取上述各經的井穴。

  厥逆病的症狀是兩腳突然發冷,胸部象要裂開,腸子痛得好像用刀在刮磨,心煩而不能進食,脈來的大小皆呈澀像。如果病人身體溫暖,就取足少陰經的穴位治療;如果病人身體寒涼,就取足陽明經的穴位治療,身體寒涼的用補法,身體溫暖的用瀉法。厥逆病的症狀若是腹部脹滿,腸鳴,胸滿,呼吸不暢,治療應取胸下部兩脅間的穴位,就是病人咳嗽時有起動而應手之處,也可取用背腧穴,用手按壓感覺舒快之處,就是背腧穴所在。

  內閉而小便不通,應刺足少陰、足太陽經的穴位和骶骨上的長強穴,用長針。如果氣逆,可取足太陰、足陽明兩經的穴位,厥逆嚴重的取足少陰、足陽明兩經動脈的穴位。

  ***[1]身漯漯:形容身體顫抖如被水淋。


  氣衰的病人,身體大汗淋漓,說話上氣不接下氣,骨節酸痛,身體沉重,懈怠無力而不能動。治療可用補法補足少陰腎經的穴位。如果病人氣短,呼吸短促而不連續,一活動就象沒氣了似的,治療可用補法補足少陰經的穴位,用針刺瀉去少陰經的淤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