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陽明胃經循行古代原文:
【循行】
《靈樞‧經脈》:
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頞中,旁納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
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
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沖中;
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裏,下至氣沖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下膝臏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內間;
其支者,下廉(膝#3)三寸而別下入中趾外間;
其支者,別跗上,入大趾間出其端。
﹝本經穴﹞承泣,四白,巨髎,地倉,大迎,頰車,下關,頭維,人迎,水突,氣舍,缺盆,氣戶,庫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天樞(大腸募),外陵,大巨,水道,歸來,氣衝,髀關,伏兔,陰市,梁丘,犢鼻,足三里(合),上巨虛(大腸下合),條口,下巨虛(小腸下合),豐隆(絡),解溪(經),衝陽(原),陷谷(輸),內庭(滎),歷兌(井)。
﹝交會穴﹞睛明(足太陽),頷厭、懸釐、上關(足少陽),水溝、神庭、大椎(督脈),承漿、上脘、中脘(任脈),迎香(手陽明)。
【註釋】
(1)頞:音遏ㄜˋ。鼻莖,指鼻樑,鼻根,又稱山根。。
(2)太陽之脈:指足太陽膀胱經。「約」或作「納」。
(3)承漿:穴在頦唇溝中央,屬任脈。
(4)頤:音夷。鼻子下面腮頰部分,口角後,下頜部。(下頜骨,乃是下顎骨,構成咬合的下巴骨)。
(5)大迎:穴在下頜角前1.3寸骨陷中,適當下頜骨斜線部,有面動脈。
(6)頰車:穴在下頜角前,咬肌中。
(7)客主人:即上關穴,當耳前顴弓上緣。
(8)額顱:即前額骨部,在髮下眉上處。
(9)人迎:穴在結喉兩側,頸動脈搏動處。
(10)脾:按古人說「脾」,每兼指胰而言。《難經》云:「脾,扁廣三寸,長五寸,有散膏半斤。」《黃庭內景經》說:「脾長一尺掩太倉。」是指胰掩于胃旁。
(11)氣街:指經絡之氣通行的徑路。此處之氣街,是指氣衝部,當股動脈搏動處。
(12)胃口:指胃之下口,即幽門部。
(13)髀關:髀音俾。股外為髀。穴在髂前上棘直下,縫匠肌外側,約平會陰。
(14)伏兔:大腿前正中部,股四頭肌隆起如伏兔,故名。
(15)足跗:即足背。
(16)中指內間:「指」通作「趾」。內間指它的內側趾縫,外間指它的外側趾縫。
【語譯】
足陽明胃經:從鼻旁開始(會迎香),交會鼻根中,旁邊會足太陽經(會睛明),向下沿鼻外側(承泣、四白),進入上齒槽中(巨髎),回出來夾口旁(地倉)環繞口唇(會人中),向下交會于頦唇溝(會承漿);退回來沿下頜出面動脈部(大迎),再沿下頜角(頰車),上耳前(下關),經顴弓上(會上關、懸釐、頷厭),沿髮際(頭維),至額顱中部(會神庭)。
它的支脈:從大迎前向下,經頸動脈部(人迎),沿喉嚨(水突、氣舍,一說會大椎),進入缺盆(鎖骨上窩部),通過膈肌,屬於胃(會上脘、中脘),絡于脾。
外行的主幹:從鎖骨上窩(缺盆)向下,經乳中(氣戶、庫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向下夾臍兩旁(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天樞、外陵、大巨、水道、歸來),進入氣街(腹股溝動脈部氣衝穴)。
它的支脈:從胃口向下,沿腹里,至腹股溝動脈部與前者會合。:由此下行經髖關節前(髀關),到股四頭肌隆起處(伏兔、陰市、梁丘),下向膝髕中(犢鼻),沿脛骨外側(足三里、上巨虛、條口、下巨虛),下行足背(解溪、衝陽),進入中趾內側趾縫(陷谷、內庭),出次趾末端(厲兌)。
它的支脈:從膝下三寸處(足三里)分出(豐隆),向下進入中趾外側趾縫,出中趾末端。
另一支脈:從足背部(衝陽)分出,進大趾趾縫,出大趾末端,接足太陰脾經。
【病侯】
《靈樞.經脈》:
是動則病:洒洒振寒,善呻,數欠,顏黑,病至則惡人與火,聞木聲則惕然而惊,心欲動,獨閉戶塞牖而處。甚則欲上高而歌,棄衣而走,賁嚮腹脹,是為骭厥。
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瘧溫淫,汗出,鼽衄,口喎,唇胗,頸腫,喉痺,大腹水腫,膝臏腫痛,循膺乳、氣沖、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趾不用,氣盛則身以前皆熱,其有餘於胃,則消穀善飢,溺色黃;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慄,胃中寒則脹滿。
為此諸病,盛則寫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盛者,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註釋】
(1)牖:音友。指窗口。
(2)上:《素問‧陽明脈解篇》作「登」,《素問‧脈解篇》作「乘」。
(3)賁響:楊上善註:「賁,謂膈也。」賁響噹指胸膈腸胃部作響。
(4)骭厥:指足脛部氣血阻逆。
(5)主血:胃為水穀之海,化生精微,主生營血,即所謂「營出中焦」。其經多氣多血,故主血所生病。
(6)溫淫:指熱性病症。
(7)唇胗:胗與疹通,指唇瘍。《甲乙經》、《脈經》、《千金》作「唇緊」。
【語譯】
本經有了異常變動就表現為下列的病症:溲溲戰抖發冷,喜歡伸腰,屢屢呵欠,顏面暗黑。病發時,就厭惡別人和火光,聽到木器聲音就惕惕驚慌,心要跳動,獨自關閉房門,遮塞窗戶而睡。嚴重的則可能登高而歌,不穿衣服就走。胸膈部響,腹部脹滿。這還可發為小腿部的氣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痠痛等症。
本經所屬腧穴就能主治有關「血」方面所發生的病症:躁狂,瘧病、溫熱病,自汗出,鼻塞流涕或出血,口歪,唇生瘡疹,頸部腫,喉嚨痛,大腹水腫,膝關節腫痛;沿著胸前、乳部、氣街(氣衝穴部)、腹股溝部、大腿前、小腿外側、足背上均痛,足中趾不能運用。
凡屬於氣盛有餘的症狀,則身體前面都發熱,有餘的症狀表現在胃部,則消化強而容易飢餓,小便顏色黃。屬於氣虛不足的症狀,則身體前面都發冷、寒戰,胃部寒冷則感到脹滿。
【循行】
《靈樞‧經筋》:
足陽明之筋,起於中三指,結於跗上,邪外上加於輔骨,上結於膝外廉,直上結於髀樞,上循脅屬脊;
其直者,上循骭,結於膝;其支者,結於外輔骨,合少陽;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結於髀,聚於陰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結,上頸,上挾口,合于頄,下結於鼻,上合於太陽。太陽為目上網,陽明為目下網;
其支者,從頰結於耳前。
其病足中指支脛轉筋,腳跳堅,伏兔轉筋,髀前踵,㿉疝,腹筋急,引缺盆及頰,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熱則筋縱,目不開,頰筋有寒,則急,引頰移口,有熱則筋弛縱,緩不勝收,故僻。治之以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塗其緩者,以桑鉤鉤之,即以生桑炭置之坎中,高下以坐等。以膏熨急頰,且飲美酒,敢美炙肉,不飲酒者,自強也,為之三拊而已。
治在燔鍼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名曰季春痺也。
足之陽明,手之太陽,筋急則口目為僻,眥急不能卒視,治皆如右方也。
【註釋】
(1)中三指:即足次趾、中趾及無名趾。
(2)(3)綱:原作「網」,此據《甲乙》、《太素》改。
(4)腳跳堅:腳部活動感覺僵硬不舒適。
(5)頹疝:又作「隤」。因疝氣下頹,故名。參見足厥陰條。
(6)口僻:指口角歪斜。
【語譯】
足陽明經筋,起始于足次趾、中趾及無名趾,結于足背,斜向外行加附於腓骨,上結于脛外側,直上結于髀樞,又向上沿脅部屬於脊;其直行的上沿脛骨,結于膝部,分支之筋結于外輔骨部,合併足少陽經筋;直行的沿伏兔上行,結于大腿部而聚會于陰器。再向上分佈到腹部,至缺盆處結集;再向上至頸,夾口旁,合于鼻旁顴部,相繼下結于鼻,從鼻旁合于足太陽經筋。太陽經筋為「目上綱」(上瞼),陽明經筋為「目下綱」(下瞼)。另一分支之筋,從面頰結于耳前部。
其病症:可出現足中趾及脛部支撐不適,拘緊疼痛,足部活動感覺到僵硬不舒,股前拘緊疼痛,髀前部腫,疝氣,腹部筋肉拘緊,向上牽制到缺盆和頰部,突然發生口角歪斜,如有寒邪則掣引眼瞼不能閉合;如有熱邪則筋鬆弛使眼瞼不能睜開。頰筋有寒使筋脈緊急,牽引頰部致口角移動;有熱時則筋肉鬆弛收縮無力,所以口歪。
【循行】
《靈樞‧經別》:
足陽明之正,上至脾,入于腹裏屬胃,散之脾,上通於心,上循咽出於口,上頞䪼,還繫目系,合於陽明也。
【註釋】
(1)腹里:腹腔之內。
(2)頞(出頁):頞,鼻根;(出頁),眼眶下部。
(3)目系:眼後內連于腦者。
【語譯】
足陽明經別,在大腿前面從足陽明經分出,進入腹腔之內,屬於胃腑,散佈到脾臟,向上通連心臟,沿著食道淺出于口腔,上達于鼻根和眼眶下部,回過來聯繫到眼後與腦相連的組織(目系),脈氣仍會合于足陽明經。
【循行】
《靈樞‧經脈》:
足陽明之別,名曰豐隆。去踝八寸。別走太陰;其別者,循脛骨外廉,上絡頭項,合諸經之氣,下絡喉嗌。
其病氣逆則喉痺瘁瘖。實則狂巔,虛則足不收,脛枯。取之所別也。
【註釋】
(1)卒瘖:卒,通作猝,突然;瘖,失音。
(2)足不收、脛枯:足不收,足弛緩鬆軟無力;脛枯,脛部肌肉萎縮,氣血虧虛所致。
【語譯】
足陽明絡脈,名豐隆,在距離外踝上八寸處分出,走向足太陰經;其支脈沿著脛骨外緣,向上聯絡頭項部(會大椎),與各經的脈氣相會合,向下聯絡喉嚨和咽峽部。
其病症:氣厥逆,就會患喉部腫痛,突然音啞。實證,發生癲病,狂病;虛證,見足脛部弛緩無力,肌肉萎縮。可取足陽明絡穴治療。
穴名 | 取法 | 功能 | 主治 | 備注 |
---|---|---|---|---|
承泣 | 正坐,兩目直視,瞳孔之下0.7寸,當眼球與眶下緣之間取穴。 | 散風清熱,明目止淚 | 眼目赤痛、迎風流淚、夜盲、眼瞼潤動、口眼歪斜 | 陽蹻、任脈、足陽明之會 |
四白 | 正坐,承泣直下0.3寸,當眶下孔凹陷處取穴 | 散風明目,舒筋活絡 | 頭痛目眩、目赤動、目翳、眼瞼瞤動、目癢、流淚、口眼歪斜。 | |
巨髎 | 目正視,瞳孔直下,與鼻翼下緣平齊處取穴 | 熄風明目、舒筋活絡 | 目翳、鼻衄、齒痛、唇頰腫、瘛瘲、口僻。 | 蹻脈、手足陽明之會 |
地倉 | 巨髎直下,與口角水平的交界點,約口角旁0.4寸取穴 | 散風止痛,舒筋活絡 | 唇緩不收、眼瞼瞤動、口角歪斜、齒痛頰腫、流涎 | 手足陽明、任脈、陽蹻之會 |
大迎 | 在下頷角前下1.寸,當咬肌附著部的前緣,下頷骨上。當閉口鼓氣時,下頷角前下方即出現一溝形凹陷中取穴。 | 熄風止痛,消腫活絡 | 牙關緊閉、口歪、頰腫、齒痛、面腫、唇吻閏動 | |
頰車 | 開口取穴,在下頷角前上方一橫指凹陷中,上下齒咬緊時,在隆起的咬肌高點處 | 散風清熱,開關通絡 | 頰腫、痄腮、牙關緊閉、頸項強痛、齒痛、口眼歪斜。 | |
下關 | 在顴骨弓下緣凹處,當下頷骨?狀突的前方,閉口取穴 | 消腫止痛,聰耳通絡 | 齒痛,面疼、耳聾、耳鳴、聤耳、牙關開合不利、口眼歪斜、頰腫。 | 足陽明、少陽之會 |
頭維 | 當鬢髮前緣直上額之髮際角上0.5寸處取穴,距神庭穴4.5寸 | 熄風鎮驚,止痛明目 | 頭痛、眼痛、目眩、視物不明、迎風流淚、眼瞼[目閏]動 | 足少陽、陽明之會 |
人迎 | 與結喉相平,在胸鎖乳突肌前緣,距結喉1.5寸取穴 | 寬胸定喘、散結清熱 | 頭痛、胸滿喘息、咽喉腫痛、瘰癧、嚶氣、飲食難下 | 足陽明、少陽之會 |
水突 | 在人迎與氣舍之中間,胸鎖乳突肌前緣取穴。 | 肅降肺氣、理氣化痰 | 咳逆上氣、喘息不得臥、肩腫、呃逆、嚶瘤、瘰癧 、咽喉癰腫。 | |
氣舍 | 水突穴直下,鎖骨內側端之上緣,當胸鎖乳突肌的胸骨頭之外緣處取穴 | 利咽消腫、定喘降逆 | 咽喉腫痛、喘息、呃逆、頸項強痛、嚶瘤。 | |
缺盆 | 乳中線直上,當鎖骨上窩取穴 | 宣散外邪,止咳定喘 | 咳嗽氣喘、缺盆中痛、瘰癧 、腰痛、水腫、汗出寒熱 | 孕婦禁針 |
氣戶 | 在乳中線上,鎖骨中點之下緣,仰臥取穴 | 肅降肺氣、寬胸止痛 | 咳嗽、氣喘、胸脅脹滿、吐血、胸背痛、脅肋痛 | |
庫房 | 在乳中線上,第一肋間隙中,仰臥取穴 | 止咳定喘,寬胸排膿 | 咳嗽多唾沫、氣逆、咳唾膿血、胸脅脹滿 | |
屋翳 | 在乳中線上,第二肋間隙中,仰臥取穴 | 止咳化痰,通調水道 | 咳嗽、氣喘、唾膿血痰、胸脅脹滿、乳癰、皮膚疼痛、身腫 | |
膺窗 | 在乳中線上,第三肋間隙中,仰臥取穴 | 止咳寧嗽,消腫清熱 | 咳嗽、氣喘、胸脅脹滿、乳癰 | |
乳中 | 乳頭正中 | 不刺不灸 | ||
乳根 | 仰臥,乳頭直下,在第五肋間隙中取穴 | 止咳平喘、寬胸增乳 | 咳嗽、胸悶胸痛、乳癰、乳汁少、噎膈 | |
不容 | 仰臥,在臍上6寸,巨闕(任脈)旁開2寸取穴 | 止嘔降逆,和胃平喘 | 腹脹、嘔吐、胃痛、食慾不振、喘咳、嘔血、胸背脅痛 | |
承滿 | 仰臥,在臍上5寸,上脘(任脈)旁開2寸取穴 | 理氣和胃,降逆止吐 | 胃痛、嘔吐、腹脹、腸鳴、吐血、食慾不振、喘逆、脅下堅痛 | |
梁門 | 仰臥,在臍上4寸,中脘(任脈)旁開2寸取穴 | 和胃降逆,消積化滯 | 胃痛、嘔吐、食慾不振、大便溏、腹中積氣結痛 | |
關門 | 仰臥,在臍上3寸,建里穴(任脈)旁開2寸取穴 | 健脾和胃,利水消腫 | 腹痛、腹脹、腸鳴泄瀉、食慾不振、水腫、遺尿 | |
太乙 | 仰臥,在臍上2寸,下脘穴(任脈)旁開2寸取穴 | 清心寧神、化痰和胃 | 癲狂、心煩不寧、胃痛、消化不良、吐舌 | |
滑肉門 | 仰臥,在臍上1寸,水分穴(任脈)旁開2寸取穴 | 化痰安神、和胃止吐 | 癲狂、嘔吐、胃痛、吐舌、舌強 | |
天樞 | 仰臥,在臍中旁開2寸取穴 | 升降氣機、斡旋上下 | 繞臍腹痛、嘔吐、腹脹、腸鳴、癥瘕、痢疾、泄瀉、便秘、腸癰、經痛、月經不調、狂言恍惚、疝氣、水腫 | 大腸之募穴 |
外陵 | 仰臥,在天樞下1寸,陰交穴(任脈)旁開2寸取穴 | 理氣止痛、調理月經 | 腹痛、疝氣、月經痛 | |
大巨 | 仰臥,在天樞下2寸,石門穴(任脈)旁開2寸取穴 | 理氣消脹、通腸利水 | 小腹脹滿、小便不利、疝氣、驚悸不眠、偏枯、四肢不用、善驚 | |
水道 | 仰臥,在天樞下3寸,關元穴(任脈)旁開2寸取穴 | 通調水道,調經種子 | 小腹脹滿、疝氣、經痛、妊胎不成、大小便不通 | |
歸來 | 仰臥,在水道下1寸,中極穴(任脈)旁開2寸取穴 | 行氣疏肝,調經止帶 | 少腹疼痛、經閉、陰挺、白帶、疝氣、莖中痛 | |
氣衝 | 仰臥,在天樞下5寸,曲骨穴(任脈)旁開2寸取穴 | 舒肝益腎,調經種子 | 腹痛、疝氣、月經不調、不孕、外陰腫痛、胎產諸疾、陽萎、陰莖中痛 | 衝脈者,會於氣衝 |
髀關 | 仰臥,在髂前上棘直下,平臀橫紋,即與承伏穴(膀胱經)相對處取穴 | 疏通經絡 | 髀股痿痺、足麻不仁、腰腿疼痛、筋急不得屈伸 | |
伏兔 | 在髂前上棘與髕骨外上緣的連線上,膝髕外上緣6寸處取穴 | 散寒化濕,疏通經絡 | 腰胯疼痛、腿膝寒冷、麻痺、腳氣、疝氣、腹脹 | |
陰市 | 仰臥,在髕骨外上緣上3寸,當髂前上棘與髕骨外上緣的連線上取穴 | 溫經散寒 | 腰腳如冷水、膝腿無力、屈伸不利、寒疝、腰脹腹痛 | |
梁丘 | 仰臥,在膝髕骨外上緣上2寸凹陷處,當髂前上棘與髕骨外上緣的連線上取穴 | 和胃消腫,寧神定痛 | 胃痛、膝腫、乳癰、大驚 | 隙穴 |
犢鼻 | 屈膝,在髕骨下方,髕韌帶外側凹陷中取穴 | 消腫止痛,通經活絡 | 膝關節腫痛,腳氣 | |
足三里 | 在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脊外側一橫指,屈膝或平臥取穴 | 和胃健脾,通腑化痰,升降氣機 | 胃痛、嘔吐、腹脹、腸鳴、泄瀉痢疾、腹痛、胸中瘀血、胸脅支滿、納少、疳疾、喘咳、乳癰、頭暈、耳鳴、鼻塞、心悸、癲狂、恐人將補之、中風、腳氣、水腫、熱病頭重額痛、膝脛痠痛、產婦血暈、喉痺不能言。 | 小兒禁灸三里 |
上巨虛 | 臥位或坐位,在犢鼻下6寸,當足三里與下巨虛連線中點取穴 | 通降腸腑,理氣和胃 | 腹中切痛、痢疾、腸鳴、腹脹、便秘、泄瀉、腸癰、腳氣 | 大腸之下合穴 |
條口 | 仰臥,在犢鼻下8寸,犢鼻與下巨虛連線上取穴 | 祛濕溫經,舒筋活絡 | 小腿冷痛、脘腹疼痛、跗腫、轉筋、肩背痛、麻痺、足下熱、濕痺。 | |
下巨虛 | 在犢鼻下9寸,條口下1寸,距脛骨前脊約一橫指處。當足背屈,穴在脛骨前肌尾端處 | 通降腑氣,寧神鎮驚 | 小腹痛,腰脊痛引睪丸,泄瀉、大便膿血、乳癰、下肢痿痺、驚狂言非常 | 小腸之下合穴 |
豐隆 | 仰臥,在犢鼻下8寸,當條口穴後方一橫指處取穴 | 化痰定喘,寧心安神 | 哮喘、咳嗽、痰多、胸疼、癲狂、善笑、癇症、咽喉腫痛、大便難、頭痛、頭暈、下肢痿痺。 | 絡穴 |
解谿 | 在足背與小腿交界處的橫紋中,平齊外踝高點,拇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取穴 | 清胃降逆,鎮驚寧神 | 腹脹、便秘、胃熱譫語、癲狂、頭面浮腫、面赤、目赤、頭痛、眩暈、眉稜骨痛、悲泣。 | 經穴 |
衝陽 | 在足背部,距陷谷3寸,當足背動脈搏動處取穴 | 和胃健脾,鎮驚安神 | 胃脘脹痛、不嗜食、善驚久狂、口眼歪斜、面腫齒痛、足痿無力、腳背紅腫。 | 原穴 |
陷谷 | 在第二、三蹠趾關節後方,二、三蹠骨結合部之前的凹陷中取穴 | 調和腸胃,健脾利水 | 腸鳴腹痛、水腫、足背腫痛、腹脹滿喜噫、面腫目痛、熱病汗不出。 | 輸穴 |
內庭 | 在第二蹠趾關節前方,二、三趾縫間的橫紋頭處取穴 | 和胃健脾,清心安神 | 腹痛、腹脹、泄瀉、痢疾、熱病、鼻衄、齒痛、口歪、喉痺、喘滿、癮疹、皮痛。 | 滎穴 |
厲兌 | 在第二趾外側,距爪甲角0.1寸許,當爪甲角根部取穴 | 清化濕熱,調胃安神 | 胸腹脹滿、夢魘、癲狂、面腫、口歪、齒痛、鼻衄、鼻流黃涕、髭中瘡瘍、熱病、足脛寒冷、多臥好驚、消穀善飢、惡人與木音。 | 井穴 |
十二經筋 |
■指全身筋肉組織附屬于十二經脈而分成十二個部分,也是十二經脈在軀體和四肢部與筋肉組織的相互聯系。 |
十二經別 |
經別:是十二經脈除去主要循環以外所別行的一部分:別行的正經:簡名經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