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12經脈•經文


手太陰肺經循行古代原文:

【循行】

  《靈樞‧經脈》:

  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臑內,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

﹝本經穴﹞中府(肺募),雲門,天府,俠白,尺澤(合),孔最(郄),列缺(絡),經渠(經),太淵(輸、原),魚際(滎),少商(井)。

【註釋】

(1)中焦:宋‧王維一《銅入腧穴針灸圖經》註:「中焦者,在胃中脘,主腐熟水翩A水蝶賰L上注于肺」。

(2)胃口:《銅人》註:「胃口,謂胃之上口,賚門之位也。」

(3)肺系:元 ‧滑伯仁《十四經發揮》註:「謂喉嚨也。」喉嚨,兼指氣管而言。

(4)臑內:臑音鬧。指上臂。屈側稱臑內,當肱二頭肌部;伸側稱臑外,當肱三頭肌部。

(5)少陰:此處指手少陰心經。

(6)心主:指手厥陰心包經。

(7)臂內:臂,指前臂;內,指內側,即掌側。

(8)上骨:「臂之上骨」指橈骨。

(9)廉:指側邊而言。

(10)寸口:腕後橈動脈搏動處。

(3)魚,魚際:「魚」或稱「手魚」,今稱「大魚際」,「魚際」即指魚的邊緣部分。

【語譯】

手太陰肺經:起始于中焦胃部,向下絡于大腸,回過來沿著胃上口,穿過膈肌,屬於肺臟。從肺系:氣管、喉嚨部橫出腋下(中府、雲門),下循上臂內側,走手少陰,手厥陰經之前(天府、俠白),下向肘中(尺澤),沿前臂內側橈骨邊緣(孔最),進入寸口:橈動脈搏動處(經渠、太淵),上向大魚際部,沿邊際(魚際),出大指的末端(少商)。

它的支脈:從腕後(列缺)走向食指內(橈)側,出其末端,接手陽明大腸經。

【病侯】

  《靈樞.經脈》:

  是動則病:肺脹滿,膨脹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則交兩手而瞀,此為臂厥。

  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氣,喘渴,煩心,胸滿,臑臂內前廉痛厥,掌中熱。氣盛有餘,則肩背痛,風寒汗出中風,小便數而欠。氣虛則肩背痛,寒,少氣不足以息,溺色變。

  為此諸病,盛則寫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盛者,寸口大三倍於人迎,虛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註釋】

(1)是動則病:張景岳《類經》註:「動言變也,變則變常而為病也。」指這一經脈發生異常變化就可能出現有關病症。

(2)缺盆:指鎖骨上窩部。缺盆中,包括喉嚨部分。

(3)瞀:音茂。指心胸悶亂,視力模糊而言。

(4)臂厥:指前臂經脈所過發生氣血阻逆的見症。

(5)是主肺所生病者:指這一經脈(腧穴)能主治有關肺方面所發生的病症。

(6)喘喝:氣喘聲粗。「喝」或誤作「渴」。

(7)氣盛:指實症、陽症,與氣虛相對而言。

(8)欠:指呵氣。《太素》楊上善註:「陰陽之氣,上下相引,故多欠也。」有作小便量少解,不確切。

(9)氣虛:指虛症、陰症,與氣盛相對而言。

(10)溺色變:溺,讀作尿。小便顏色異常。

【語譯】

本經有了異常變動就表現為下列病症:肺部脹滿,膨膨氣喘、咳嗽,鎖骨上窩「缺盆」內(包括喉嚨部分)疼痛;嚴重的則交捧著兩手,感到胸部煩悶,視覺模糊。還可發生前臂部的氣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疼痛等症。

本經所屬腧穴能主治有關「肺」方面所發生的病症,如咳嗽,氣上逆而不平,喘息氣粗,心煩不安,胸部滿悶,上臂、前臂的內側前邊(經脈所過處)疫痛或厥冷,或掌心發熱。

本經氣盛有餘的實症,多見肩背疼痛,感冒風寒自汗出,傷風,小便頻數,口鼻噓氣;本經氣虛不足的虛證,多見肩背疼痛怕冷,氣短、呼吸急促,小便的顏色異常。



黃帝內經•12經筋•經文


【循行】

  《靈樞‧經筋》:

  手太陰之筋,起於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結於魚後,行寸口外側,上循臂,結肘中,上臑內廉,入腋下,出缺盆,結肩前髃,上結缺盆,下結胸裏,散貫賁,合賁下抵季脅。

  其病當所過者,支轉筋,痛甚成息賁,脅急吐血。

  治在燔鍼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名曰仲冬痺也。

【註釋】

(1)魚後:魚際的後邊。

(2)肩前髃:即肩髃部。

(3)賚:膈肌。楊上善註:「賚謂膈也。」

(4)支轉筋痛:支,支撐不適,轉筋,肌筋拘攣掣痛。

(5)息賚:古病名,為五積之一,屬肺之積。主要症狀為脅下有積塊而氣逆上奔。

【語譯】

手太陰經筋:起始于大拇指之上,沿大指上行,結于魚際之後,行寸口動脈外側,上行沿前臂,結于肘中,向上經過上臂內側,進入腋下,出缺盆部,結于肩髃前方,其上方結于缺盆,自腋下行的從下方結于胸里,分散通過膈部,與手厥陰經之筋在膈下會合,達于季脇。

其病症:在本經筋循行處,可出現支撐不適、拘攣掣痛,重者可成息賚病,脇肋拘急,上逆吐血。



黃帝內經•12經別•經文


【循行】

  《靈樞‧經別》:

  手太陰之正,別入淵腋少陰之前,入走肺,散之大陽,上出缺盆,循喉嚨,復合陽明,此六合也。

【註釋】

(1)正:十二經別又稱別行之正經,意指從十二經脈分出。

(2)別:分別,指十二經脈循行通路之外的另一通路,別道行走。這與經脈、絡脈所指之別意義不同。

(3)復合陽明:復,再走。陰經經別,合于有表裡關係的陽經;陽經經別則合入本經。所以十二經別,就構成為「六合」

【語譯】

手太陰經別,從太陰經分出,進入腋下淵腋的部位,行于手少陰經別之前,進入走向肺部,散到大腸,向上淺出于缺盆部,沿著喉嚨,由此再合入于手陽明經脈。



黃帝內經•16絡脈•經文


【循行】

  《靈樞.經脈》:

  手太陰之別,名曰列缺。起於腕上分間,并太陰之經,直入掌中,散入于魚際。

  其病實則手銳掌熱;虛則欠㰦,小便遺數。取之去腕寸半。別走陽明也。

【註釋】

(1)另:即絡脈。從本經分出的絡脈,由此走向相表裡的經脈。

(2)分間:指分肉之間。當橈骨莖突後方。

(3)并:指與經脈并列而行。

(4)手銳:手的銳骨部,指魚際後方。

(5)欠(去欠) :欠,呵欠;(去欠)同(口去),張口的樣子。虛則欠(去欠),肺氣不足所致。

(6)遺數:遺,小便不禁;數,小便頻數。

【語譯】

手太陰絡脈,名列缺。起于腕關節上方橈骨莖突後的分肉之間,在腕後一寸半處,走向手陽明經脈;與手太陰經脈并行,直走入手掌中,散佈在大魚際部。

其病症:實證,手掌和手腕部灼熱;虛證,呵欠、尿頻、遺尿。可取手太陰絡穴治療。本絡絡于手陽明大腸經。



循行•主治•關聯


1.起於中焦,下絡大腸
2.還循胃口
3.上膈
4.屬肺
5.從肺系;橫出腋下
6.下循臑內,行少陰心主之前
7.下肘中
8.循臂內上骨下廉
9.入寸口
10.上魚
11.循魚際
12.出大指之端
13.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
穴名 取法 功能 主治 備注
中府 胸壁之外上部,平第一肋間隙,距胸骨正中線六寸,仰臥取穴 肅降肺氣,和胃利水 咳嗽、氣喘、胸痛、胸中煩熱、面腹腫、食不下、嘔噦、肩背痛、皮膚痛 募穴
雲門 (1)距胸骨中線旁開6寸,當鎖骨外端內下方,凹陷中。
(2)用手叉腰時,當鎖骨端內下方,出現三角形的凹陷底部。
肅降肺氣 咳嗽、氣喘、胸中煩滿、肩背痛  
天府 腋前皺璧上端下三寸,肱二頭肌橈側溝中 宣散肺邪,清肺涼血 喘咳、鼻衄、吐血、廮氣、上臂內側痛  
俠白 天府穴下一寸,肘橫紋上5寸 宣散肺氣,理氣寬胸 咳嗽、心痛、乾嘔、胸滿、上臂內側痛  
尺澤 肘橫紋中,大筋外 肅降肺氣,滋陰潤肺 咳嗽、氣喘、咯血、潮熱口乾、咽喉腫痛、心痛、胸滿、嘔吐、小兒驚風、小便頻數 合穴
孔最 尺澤與太淵的連線上,當橈骨的尺側邊上,距太淵七寸。伸臂仰掌取穴 肅降肺氣,涼血止血 咳嗽、氣喘、咯血、失音、咽喉腫痛、頭痛、痔瘡、肘臂攣痛  
列缺 兩手虎口相交,一手指壓在另一手的橈骨莖突上,食指尖端到達的凹陷中是穴 宣散肺邪,通調任脈 咳嗽、氣喘、咽喉痛、掌中熱、半身不遂、口眼歪斜、項強、偏正 絡穴,通任脈
經渠 仰掌,在腕橫紋上1寸,當橈骨莖突的高點掌面骨邊與橈動脈之間絡中取穴。 止咳寧嗽、順氣平喘 咳嗽、氣喘、喉痺、胸滿、掌熱  
太淵 仰掌,腕橫紋上,於橈動脈橈側陷中取穴。 止咳化痰,扶正祛邪 咳嗽、氣喘、咳血、嘔血、胸滿、掌心熱、缺盆中痛、喉痺、乳部刺痛、噦 輸穴
魚際 仰掌,在第一掌指關節後,掌骨中點,赤白肉際處取穴。 清肺心熱,利咽涼血。 咳嗽、咳血、失音、喉痺咽乾、身熱、乳癰、肘攣 滎穴
少商 拇指橈側去指甲角0.1寸許取穴。 泄熱通竅,回陽救急,利咽鎮痙。 喉痺、咳嗽、氣喘、重舌、鼻衄、心下滿、中風昏迷、癲狂、中暑、嘔吐、熱病、小兒驚風、指腕攣急。  


經筋•經別•絡脈


十二經筋

■指全身筋肉組織附屬于十二經脈而分成十二個部分,也是十二經脈在軀體和四肢部與筋肉組織的相互聯系。 
■其分布與十二經脈循行大致相同。起于四肢末端爪甲,結于關節和骨骼,走向軀干,上起于頸項,終止于頭面。 
■陽筋分布體外,陰筋進入體腔,但不與內臟相聯。其 
■中,手三陽經筋都結于額角(角),足三陽經筋都經缺盆上結于顴骨部(頄)和目周圍, 
■手三陰經筋并入胸中再結于胸膈部(賁), 
■足三陰經筋都結于陰器。 
■經筋發病的特點為“寒則反折筋急,熱則筋弛縱不收”。主要表現為掣引、痹痛、弛緩、攣急等。 
■治療上,寒證可采用“燔針劫刺”局部俞穴;熱證以泄陽邪為主。

十二經別

經別:是十二經脈除去主要循環以外所別行的一部分:別行的正經:簡名經別。


上方諸多文字參考自:
1.醫砭網站
2.The Qi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