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12經脈•經文


足少陰腎經循行古代原文:

【循行】

  《靈樞‧經脈》:

  腎足少陰之脈,起於小趾之下,邪走足心,出於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踹內,出膕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

  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

  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

﹝本經穴﹞湧泉(井)、然谷(滎)、太溪(輸、原)、大鍾(絡)、水泉(郄)、照海、復溜(經)、交信、築賓、陰谷(合)、橫骨、大赫、氣穴、四滿、中注、肓俞、商曲、石關、陰都、腹通谷、幽門、步廊、神封、靈墟、神藏、彧中、俞府。

﹝交會穴﹞三陰交(足太陰),長強(督脈),關元、中極(任脈)。

【註釋】

(1)邪走:邪通斜。

(2)然谷:穴在內踝前大骨下,即舟骨粗隆下方。「然骨」即指舟骨粗隆。

【語譯】

足少陰腎經:從腳小趾下邊開始,斜向腳底心(湧泉),出于舟骨粗隆下(然谷、照海、水泉),沿內踝之後(太溪),分支進入腳跟中(大鍾);上向小腿內(復溜,交信;會三陰交),出窩內側(築賓、陰谷),上大腿內後側,通過脊柱(會長強)屬於腎、絡于膀胱(肓俞、中注、四滿、氣穴、大赫、橫骨;會關元、中極)。

它直行的脈:從腎向上(商曲、石關、陰都、通谷,幽門),通過肝、膈,進入肺中(步廊、神封、靈墟、神藏,彧中、俞府),沿著喉嚨,夾舌根旁(通廉泉)。

它的支脈:從肺出來,絡于心,流注于胸中,接手厥陰心包經。

【病侯】

  《靈樞‧經脈》:

  是動則病:飢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則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𥆨𥆨如無所見,心如懸若飢狀。氣不足則善恐,心惕惕如人將捕之,是為骨厥。

  是主腎所生病者,口熱,舌乾,咽腫,上氣,嗌乾及痛,煩心,心痛,黃疸,腸澼,脊股內後廉痛,痿厥,嗜臥,足下熱而痛。

  為此諸病,盛則寫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灸則強食生肉,緩帶披發,大杖重履而步。

  盛者,寸口大再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註釋】

(1)漆柴:形容病者面色黃黑無光澤。

(2)喝喝:為氣喘聲.

(3)骨厥:腎主骨,指本經脈所過部出現的證候。

(4)腸澼:澼音僻,腸間水也。此處指泄瀉病證。

(5)痿厥:痿,主要指下肢痿弱;厥,逆冷。

【語譯】

本經有了異常變動就表現為下列病症:飢餓而不想進食,面色黯黑象漆柴(炭),咳嗽痰唾帶血,喝喝氣急,剛坐下就想起來,兩目視物模糊不清、心象懸空而不安,有如飢餓之感;腎氣虛的容易發生恐怖、心中怦怦跳動,好像有人要捉捕一樣;這還可發生為「骨」方面的深部的氣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痠痛等症。

本經所屬腧穴就能主治有「腎」方面所發生的病症:口熱、舌乾燥、咽部發腫、氣上逆、喉嚨發乾而痛、心內煩擾且痛、黃疸、腹瀉、脊柱、大腿內側後邊痛、萎軟、厥冷、喜歡躺著,腳心發熱而痛。



黃帝內經•12經筋•經文


【循行】

  《靈樞‧經筋》:

  足少陰之筋,起於小指之下,并足太陰之筋,邪走內踝之下,結於踵,與太陽之筋合,而上結於內輔之下,并太陰之筋,而上循陰股,結於陰器,循脊內挾膂上至項,結於枕骨,與足太陽之筋合。

  其病足下轉筋,及所過而結者皆痛及轉筋。病在此者,主癎瘈及痙,在外者不能挽,在內者不能仰。故陽病者,腰反折不能俛,陰病者,不能仰。

  治在燔鍼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在內者熨引飲藥,此筋折紐,紐發數甚者死不治,名曰仲秋痺也。

【註釋】

(1)入足心:三字原無,據《甲乙》補。

(2)足太陽:三字原文為「太陽」二字,據《太素》改。

(3)太陰:此指足太陰。

(4)循膂內挾脊:原作「循脊內挾膂」,據《甲乙》改。

(5)癇瘛及痙:癇,音閑,癲癇;瘛音赤,同瘈,瘈瘲,抽搐之義;痙,痙攣強直。

【語譯】

足少陰經筋,起于足小趾下邊,入足心部,同足太陰經筋斜走內踝下方,結于足跟,與足太陽經筋會合;向上結于脛骨內髁下,同足太陰經筋一起向上行,沿大腿內側,結于陰部,沿膂(脊旁肌肉)里夾脊,上後項結于枕骨,與足太陽經筋會合。

足少陰經筋發病,可見足下轉筋,所經過和所結聚的部位,都有疼痛和轉筋的證候,病在足少陰經筋,主要有癇證、抽搐、和項背反張等證,病在背側的不能前俯,在胸腹側的不能後仰,背為陽,腹為陰,陽筋病,項背部筋急,而腰向後反折,身體不能前俯,陰筋病,腹部筋急,而身不能後仰。



黃帝內經•12經別•經文


【循行】

  《靈樞‧經別》:

  足少陰之正,至膕中,別走太陽而合,上至腎,當十四椎出屬帶脈;直者,系舌本,復出於項,合於太陽,此為一合。成以諸陰之別,皆為正也。

【語譯】

足少陰經別,從本經脈在腘窩部分出後,與足太陽經別相合併行,上至腎臟,在十四椎(第二腰椎)處分出來,歸屬於帶脈,其直行的繼續上行,聯繫于舌根,再出來到項部,仍歸入足太陽經別。



黃帝內經•16絡脈•經文


【循行】

  《靈樞‧經脈》:

  足少陰之別,名曰大鍾。當踝後繞跟,別走太陽;其別者,并經上走於心包下,外貫腰脊。

  其病氣逆則煩悶,實則閉癃,虛則腰痛。取之所別者也。

其病:氣逆則煩悶;實,則閉癃;虛,則腰痛。取之所別也。

【語譯】

足少陰絡脈,名大鍾。在內踝後繞行足跟,走向足太陽經;其支脈與本經相并上行,走到心包下,外行通過腰脊部。

其病症:脈氣厥逆,可見心胸煩悶。實證,見二便不通;虛證,見腰痛。可取足少陰絡穴治療。



循行•主治•關聯


1.起於小指之端,斜走足心
2.出然骨之下
3.循內踝之後
4.別入根中
5.以上腨內
6.出膕內廉
7.上股內後廉
8.貫脊屬肺
9.絡膀胱
10.其直者從腎
11.上貫肝膈
12.入肺中
13.循喉嚨
14.夾舌本
15.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
穴名 取法 功能 主治 備注
湧泉 踡足時,在足底第二、三蹠骨間凹陷處取穴。又法,在足底(去趾)前1/3處,當第二、三趾骨間取穴。 益腎調便、平肝熄風 咽喉痛、舌乾、失音、小便不利、大便難、頭頂痛、頭暈、眼花、小兒驚風、癲疾、昏厥、霍亂轉筋、足心熱 井穴
然谷 在足舟骨粗隆前下緣凹陷處取穴 益腎固泄、導赤清心 月經不調、陰挺、陰癢、白濁、遺精、陽痿、小便不利、泄瀉、胸脅脹痛、咳血、小兒臍風、口禁不開、消渴、黃疸、下肢痿痺、足跗痛 滎穴
太谿 皮齊內踝高點、當內踝後緣與跟腱內側前緣之間凹陷處取穴 益腎納氣、培土生金 頭痛目眩、咽喉腫痛、齒痛、耳聾耳鳴、咳嗽氣喘、胸痛、咯血、消渴、月經不調、失眠、健忘、遺精、陽痿、小便頻數、腰脊痛、下肢厥冷、內踝腫痛、腹脹 俞穴、原穴
大鐘 太谿穴下0.5寸,當跟腱內側前緣取穴 益腎平喘、通調二便 咳血、氣喘、癡呆、嗜臥、二便不利、月經不調、腰脊強動、足跟痛  
水泉 太谿直下1寸,當跟骨結節內側上緣 益腎清熱,活血通經 月經不調、閉經痛經、陰挺、小便不利、目昏花、腹痛 隙穴
照海 在內踝中點下緣下1寸,當跟骨內側下緣取穴 調陰寧神、通調二陰 癇證夜發、嗜臥、驚恐不寧、月經不調、痛經、赤白帶下、陰梃、陰癢、疝氣、小便頻數、咽喉乾燥、目赤腫痛、腳氣、梅核氣  
復溜 太谿上2寸,當腱內側前緣處取穴 補腎益陰、通調水道 水腫、腹脹、腿腫、盜汗、泄瀉 、腸鳴、脈細無力、腰脊強痛、發熱無汗、舌乾口燥 經穴
交信 在內踝高點上2寸,當脛骨內側緣與跟腱內側之內緣之間處取穴 益腎調經、通調二陰 月經不調、崩漏、陰挺、陰癢、五淋、睪丸腫痛、瀉痢赤白、大便難、月耑內廉痛  
築賓 太谿直上5寸,當腓腸肌內側腹下緣處取穴 益腎寧心、理氣止痛 癲狂、疝痛、小兒胎疝、小腿內側痛、吐舌、嘔吐涎沫 陰維之隙
陰谷 在脛骨內踝後方,屈膝,膕窩橫紋內側,當半肌腱和半膜肌腱之間取穴 益腎興陽、調理前陰 陽痿、疝氣、月經不調、崩漏、小便難、陰中痛、癲狂、膝股內側痛  
橫骨 臍下5寸,旁開0.5寸,當恥骨聯合上際取穴 益腎興陽、清熱利淋 陰部痛、少腹痛、遺精、陽痿、遺尿、小便不通、疝氣、五淋  
大赫 在橫骨上1寸,任脈(中極)旁開0.5寸,仰臥取穴 補腎固經、調經種子 陰部痛、陽痿、遺精、帶下  
氣穴 在橫骨上2寸,任脈(關元)旁開0.5寸處,仰臥取穴 益衝任、調二陰 奔豚、月經不調、白帶、小便不通、泄瀉、痢疾、腰脊痛、目赤內眥  
四滿 在橫骨上3寸,任脈(石門)旁開0.5寸處,仰臥取之 理氣導疝、調經種子 月經不調、崩漏、帶下、不孕、產後惡露不淨、遺精、小腹痛、臍下積聚疝瘕、水腫  
中注 在橫骨上4寸,任脈(陰交)旁0.5寸處,仰臥取之 調和月經、通調腑氣 月經不調、腰腹疼痛、大便燥結、泄瀉、痢疾  
肓俞 在臍中平齊,旁開0.5寸處,仰臥取穴 理氣止痛、潤燥通便 腹痛繞臍、腹脹、便秘、月經不調、疝氣  
商曲 在盲俞上2寸,任脈(下脘)旁開0.5寸處,仰臥取穴 健脾和胃、消積止痛 腹中積聚、腹切痛、不嗜食  
石關 在盲俞上3寸,任脈(建里)旁開0.5寸處,仰臥取穴 攻堅消滿、補腎種子 產後腹痛、腹脹、噦噫嘔逆、小便黃、大便不通、婦人無子、心下堅滿  
陰都 在盲俞上4寸,任脈(中脘)旁開0.5寸處,仰臥取穴 寬胸降逆、理氣和胃 身寒熱、心煩滿氣逆、瘧病、腸鳴、腹絞痛、大便難 衝脈、足少陰之會
腹通谷 在盲俞上5寸,任脈(上脘)旁開0.5寸處,仰臥取穴 健脾和胃、寬胸寧心 腹脹、嘔吐、心痛、心悸、暴喑、目巟巟、咳喘、口渦  
幽門 在盲俞上6寸,任脈(巨闕)旁開0.5寸處,仰臥取穴 健脾和胃、降逆止吐 嘔吐、善噦、飲食不下、嘔沫如涎、胸脅背相引痛  
步廊 在第五肋間隙中,任脈(中庭)旁開2寸處,仰臥取穴 寬胸理氣、止咳平喘 胸痛、咳嗽、氣喘、嘔吐、不嗜食、乳癰  
神封 在第四肋間隙中,任脈(膻中)旁開2寸處,仰臥取穴 寬肺止咳、降逆和胃 胸脅支滿、咳嗽、氣喘、嘔吐、乳癰、不嗜食  
靈墟 在第三肋間隙中,任脈旁開2寸處取穴 疏肝寬胸、肅降肺氣 咳嗽、氣喘、胸脅脹痛、嘔吐、乳癰  
神藏 在第二肋間隙中,任脈旁開2寸處取穴 寬胸順氣,降逆定喘 咳嗽、氣喘、胸痛、嘔吐、煩滿、不嗜食  
彧中 在第一肋間隙中,任脈旁開2寸處取穴 寬胸理氣,止咳化痰 咳嗽、氣喘、痰壅、胸脅脹滿、不嗜食  
俞府 在鎖骨下緣,任脈旁開2寸處取穴 止咳平喘,和胃降逆 咳嗽、氣喘、胸痛、嘔吐、不嗜食  


經筋•經別•絡脈


十二經筋

■指全身筋肉組織附屬于十二經脈而分成十二個部分,也是十二經脈在軀體和四肢部與筋肉組織的相互聯系。 
■其分布與十二經脈循行大致相同。起于四肢末端爪甲,結于關節和骨骼,走向軀干,上起于頸項,終止于頭面。 
■陽筋分布體外,陰筋進入體腔,但不與內臟相聯。其 
■中,手三陽經筋都結于額角(角),足三陽經筋都經缺盆上結于顴骨部(頄)和目周圍, 
■手三陰經筋并入胸中再結于胸膈部(賁), 
■足三陰經筋都結于陰器。 
■經筋發病的特點為“寒則反折筋急,熱則筋弛縱不收”。主要表現為掣引、痹痛、弛緩、攣急等。 
■治療上,寒證可采用“燔針劫刺”局部俞穴;熱證以泄陽邪為主。

十二經別

經別:是十二經脈除去主要循環以外所別行的一部分:別行的正經:簡名經別。


上方諸多文字參考自:
1.醫砭網站
2.The Qi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