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素問第二十三•宣明五氣•無壓力閱讀版


  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是謂五入。

  氣所病:心為噫,肺為欬,肝為語,脾為吞,腎為欠為嚏,胃為氣逆為噦為恐,大腸小腸為泄,下焦溢為水,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膽為怒,是謂五病。

  精所并:精氣并於心則喜,并於肺則悲,并於肝則憂,并於脾則畏,并於腎則恐,是謂五并,虛而相并者也。

  藏所惡:心惡熱,肺惡寒,肝惡風,脾惡濕,腎惡燥,是謂五惡。

  藏化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謂五液。

  味所禁: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鹹走血,血病無多食鹹;苦走骨,骨病無多食苦;甘走肉,肉病無多食甘;酸走筋,筋病無多食酸;是謂五禁,無令多食。

  病所發:陰病發於骨,陽病發於血,陰病發於肉,陽病發於冬,陰病發於夏,是謂五發。

  邪所亂:邪入於陽則狂,邪入於陰則痺,搏陽則為巔疾,搏陰則為瘖,陽入之陰則靜,陰出之陽則怒,是謂五亂。

  邪所見:春得秋脈,夏得冬脈,長夏得春脈,秋得夏脈,冬得長夏脈,名曰陰出之陽,病善怒不治,是謂五邪,皆同命,死不治。

  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是謂五藏所藏。

  藏所主:心主脈,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腎主骨,是謂五主。

  勞所傷: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

  脈應象:肝脈絃,心脈鉤,脾脈代,肺脈毛,腎脈石,是謂五藏之脈。


【翻譯】

  ***[1]篇名宣明五氣:本篇以五臟為中心,運用五行學說,對人的日常生活、發病因素、臟腑功能、病情變化、脈搏形象、藥物性味、飲食宜忌等進行分類歸納。

  ***[2]本篇主旨與重點如下:

  一、本篇是五行的歸納總結,說明五行對於人體各部的影響,包括:

  二、五味所入(酸,苦,甘,辛,鹹)

  三、五氣所病(語,噫,吞,咳,欠嚏)

  四、五精所並(於肝則憂,於心則善,於脾則畏,於肺則悲,於腎則恐,是謂五並)

  五、五臟所惡(風、熱、濕、寒、燥)

  六、五臟化液(淚、汗、涎、涕、唾)

  七、五味所禁(氣病禁辛,血病禁鹹,骨病禁苦,肉病禁甘,筋病禁酸)

  八、五病所發(陰病發于骨,陽病發于血,陰病發于肉,陽病發於冬,陰病發于夏)

  九、五邪所亂

  十、五邪所見脈

  十一、五臟所藏神(魂神意魄志)

  十二、五臟所主(筋脈肉皮骨)

  十三、五勞所傷(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十四、五脈應象(弦、鉤、代、毛、石)

  五味酸、辛、苦、咸、甘所入的分別是肝、肺、心、腎、脾.

  五臟之氣失調後所發生的病變:心氣失調則噯氣;肺氣失調則咳嗽;肝氣失調則多言;脾氣失調則吞酸;腎氣失調則為呵欠、噴嚏;胃氣失調則為氣逆為噦,或有恐懼感;大腸、小腸病則不能泌別清濁,傳送糟粕,而為泄瀉;下焦不能通調水道,則水液泛溢與皮膚而為水腫;膀胱之氣化不利,則為癃閉,不能約制,則為遺尿;膽氣失調則易發怒。這是五臟之氣失調而發生的病變。

  五臟之精氣相並所發生的疾病:精氣並與心則喜,精氣並於肺則悲,精氣並於肝則憂,精氣並於脾則畏,精氣並於腎則恐。這就是所說的五並,都是由於五臟乘虛相並所致。

  五臟化生的液體:心之液化為汗,肺之液化為涕,肝之液化為淚,脾之液化為涎,腎之液化為唾。這是五臟化生的五液。

  五味所禁:辛味走氣,氣病不可多食辛味;鹹味走血,血病不可多食鹹味;苦味走骨,骨病不可多食苦味;甜味走肉,肉病不可多食甜味;酸味走筋,筋病不可多食酸味。這就是五味的禁忌,不可使之多食。

  五種病的發生:陰病發生于骨,陽病發生于血,陰病發生于肉,陽病發生于冬,陰病發生于夏。這是五病所發。

  五邪所亂:邪入于陽分,則陽偏盛,而發為痹病;邪搏于陽則陽氣受傷,而發為癲疾;邪搏于陰側則陰氣受傷,而發為音啞之疾;邪由陽而入于陰,則從陰而為靜;邪由陰而出於陽,則從陽而為怒。這就是所謂五亂。

  五臟克賊之邪所表現的脈象:春天見到秋天的毛脈,是金克木;夏天見到冬天的石脈,是水克火;長夏見到春天的弦脈,是木克土;秋天見到夏天的洪脈,是火克金;冬天見到長夏的濡緩脈,是土克水。這就是所謂的五邪脈。其預後相同,都屬於不治的死證。

  五臟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這就是五臟所藏。

  五臟所主:心主脈、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腎主骨。這就是五臟所主的部位。

  五種過度的疲勞可以傷耗五臟的精氣:如久視則勞於精氣而傷血,久臥則陽氣不伸而傷氣,久坐則血脈灌輸不暢而傷肉,久立則勞於腎及腰、膝、脛等而傷骨,久行則勞於筋脈而傷筋。這就是五勞所傷。

  五臟應四時的脈象:肝臟應春,端直而長,其脈象弦;心脈應夏,來盛去衰,其脈象鉤;脾旺于長夏,其脈弱,隨長夏而更代;肺脈應秋,輕虛而浮,其脈象毛;腎脈應冬,其脈沉堅象石。這就是所謂的應於四時的五臟平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