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素問第二•四氣調神大論•無壓力閱讀版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飱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天氣,清淨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陽氣者閉塞,地氣者冒明,雲霧不精,則上應白露不下。交通不表,萬物命故不施,不施則名木多死。惡氣不發,風雨不節,白露不下,則菀稾不榮。賊風數至,暴雨數起,天地四時不相保,與道相失,則未央絕滅。

  唯聖人從之,故身無奇病,萬物不失,生氣不竭。

  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

  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

  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

  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沈。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沈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

  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

  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

  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鬭而鑄錐,不亦晚乎。


【翻譯】

  ***[1]篇名四氣調神大論:四氣:四時之氣,春夏秋冬之氣。調:就是調攝、協調。神:就是精神意志。本篇什麼根據四時春夏秋冬之氣來調攝精神意志。使人的精神意志和四時陰陽之氣,相應,相協調。所以重點還是在調神志,修養精神意志。因此可以看出《內經》的養生重視精神調養,它把精神的調養放在形體調養之前。故篇名取名為《四氣調神大論》。

  ***[2]本篇主旨與重點如下:

  一、說明在一年四季中適應氣候變化的攝生法則。而適應氣候變化,是養生方法中的重要關鍵。

  二、指出了違反四時氣候的變化規律,是導致疾病發生的因素,從而進一步指出預防思想的重要性。

  ***[3]發陳:即推陳出新的意思。


  春季的三個月謂之發陳,是推陳出新生命萌發的時令。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氣,萬物顯得欣欣向榮。此時,人們應該入夜即睡眠,早些起身,披散開頭髮,解開衣帶,使形體舒緩,放寬步子,在庭院中漫步,使精神愉快,胸懷開暢,保持萬物的生機。不要濫行殺伐,多施與,少斂奪,多獎勵,少懲罰,這是適應春季的時令,保養生發之氣的方法。如果違逆了春生之氣,便會損傷肝臟,使提供給夏長之氣的條件不足,到夏季就會發生寒性病變。


【陳擎文補註】

  (1).黃帝內經素問的前三篇就是討論長壽養生的三部曲,非常重要,分別是:

  《素問第一•上古天真論》:首部曲,整體說明養生長壽論的概論,是養生的重點摘要。

  《素問第二•四氣調神大論》:次部曲,開始提到養生術的細微細節了,說明如何順應一年四季或一日四時的天地陰陽消長力量,使用一些技巧來達到「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長壽目標。

  《素問第三•生氣通天論》:三部曲:更加講到養生的進階細節,這已經涉及形而上的領域了。該篇說明要如何學習天地趨勢,採用什麼技巧,才能達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境界。

  這三篇要一起合著看,它們是黃帝內經所提倡「健康本於神志」的最高境界,這個「健康本於神志」的養生觀,不但可以治已病,還能夠治未病,甚至還能長壽,與天地同遊。因為重要,所以要反复研究,細心體會。

  會來我們針灸網站看黃帝內經的,有很多人是身體不好了,生重病了,才會想在黃帝內經裡面找到解法,才會耐心的看完一段又一段的艱澀古文,所以我特別在素問前三篇花了很多時間寫了這麼多的養生三部曲的補注,這些就是為了現在與未來那些會到來的朋友們而寫的,希望內經的聖人養生智慧能夠幫的上大家的忙。


【陳擎文補註】

  (1).本篇前面的四段,分別講春夏秋冬的四季四時養生法,這邊很重要,但是大家初看,會覺得沒什麼嘛,就是早睡早起之類的。其實裡面不只是這樣。

  我會說很重要,因為這裡面是關係到如何才能達到「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方法,大家要慢慢耐心地把春夏秋冬四段看完,及本篇剩下的結論合併看完。

  先說本段,春天養生方法,有三個重點:

  (A).第一個,春天的萬物特色是「發陳」,春夏秋冬萬物的生長特色分別是「發陳、蕃秀、容平、閉藏」,對這四個生長特色必須細心感受。

  (B).第二個,四季的睡覺時間與起床時間是不同的,分別是:

  春三月:夜臥早起。

  夏三月:夜臥早起。

  秋三月:早臥早起。

  冬三月:早臥晚起。

  關於這個的解釋,我在秋天養生法,有使用具有歸藏易特色的十二闢卦來加以解釋及延伸理解。

  本段提到,在春天,是要晚睡早起,而起床後,要去戶外走走,讓太陽光照照你。

  一年四季養生法,其實就是一日四時養生法,在《黃帝內經》裡面多處提到這兩個四季四時的用法是完全一致的。所以,換言之,黃帝內經建議你,早上起床後,就要去戶外走走,曬曬太陽光,因為我們人類是物種進化的延伸,生物的生長都必須有太陽光這個觸媒予以激發體內的各種感受器,引起後續的荷爾蒙或生化反應,然後體內的所有細胞才知道原來現在已經白天,不要再睡覺了,應該起來作工,交感神經才能溫和且完整的運作。萬物都是這樣的,因為我們體內有被刻上這個基因,沒辦法,那是命運的安排,躲也躲不掉。

  到了晚上,只要不開燈,體內感受器發現陽光不見了,就會自動啟動另外一個狀態模式,讓身體修復,讓交感神經休息,讓副交感神經運作,這也是身體內的「白天養陽,夜晚養陰」的陰陽平衡模式,萬物都被這個模式控制。至於後面會提到的「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養生法,也是這個模式的進階版應用,那是聖人順應這個模式,再採用「調神志」的技巧,而達到養生並且長壽的結果。

  所以,黃帝內經很多篇章一直告誡大家,天黑後就不要再動筋骨了。但是反觀現代人,因為大家的工作型態都是朝九晚五,所以只能在天黑後去運動。若從黃帝內經的啟發,這樣子的行為是不被建議的,它一再告誡大家不可如此。

  (C).第三個,在春天或早上更要注意你心態的調控,要「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

  被髮,就是披髮,不綁頭髮的意思。

  被髮緩形,就是穿寬鬆衣物,不要束縛身體,雖然自在但卻要動作和緩舒緩。不但身體外在要不自我束縛且和緩,內心也是要如此。

  內心要順應春天或早晨的生發之氣,在無拘束中萌生意志,向外發展,但是過程中要和緩,對自己或對別人,都不打壓,而且要寬容,這是因為這個時令的天地之氣是生發舒暢條達的,是不肅殺的,是鼓勵激勵的,是寬容包容的。

  這個愉悅自在卻和緩包容的情志調控,不管對自己,對他人,對自己的事業,都是如此的態度。

  順應四季時令的情志調控,整個的大原則就是:春天要養「生」,夏天要養「長」,秋天要養「收」,冬天要養「藏」。

  不過,這裡還有個但書,尤其在春天與夏天(早晨與中午),雖然要長養陽氣,但是陽氣有容易爆衝躁動的特性,容易發生橫逆,造成陽氣不固不秘的缺失,所以《黃帝內經》還有個進階版補充,在《素問第三•生氣通天論》養生第三部曲,將會做專題報告,解說到底要如何調控,才能針對陽氣躁動的特性加以改善,以達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境界。


  ***[1]蕃秀:蕃秀,即繁茂秀麗的意思。(蕃:即繁茂、茂盛;秀:即秀麗)


  夏季的三個月,謂之蕃秀,是自然界萬物繁茂秀美的時令。此時,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天地之氣相交,植物開花結實,長勢旺盛,人們應該在夜晚睡眠,早早起身,不要厭惡長日,情志應保持愉快,切勿發怒,要使精神之英華適應夏氣以成其秀美,使氣機宣暢,通泄自如,精神外向,對外界事物有濃厚的興趣。這是適應夏季的氣候,保護長養之氣的方法。如果違逆了夏長之氣,就會損傷心臟,使提供給秋收之主的條件不足,到秋天容易發生瘧疾,冬天再次發生疾病。


【陳擎文補註】

  順應四季時令的情志調控,整個的大原則就是:春天要養「生」,夏天要養「長」,秋天要養「收」,冬天要養「藏」。

  在夏天或中午要注意心態調控以順應天地之氣,要「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

  在夏天或中午,我們應該要心情舒暢,進取樂觀,有精神,對外界的事物有濃厚興趣,這樣才能讓陽氣順利的舒發通暢,不過要注意,雖然積極進取,也不因此而執著,因不順己意就勃然大怒,暢達舒發即可,不須過頭了。

  不過,這裡還有個但書,尤其在春天與夏天(早晨與中午),雖然要長養陽氣,但是陽氣有容易爆衝躁動的特性,容易發生橫逆,造成陽氣不固不秘的缺失,所以《黃帝內經》還有個進階版補充,在《素問第三•生氣通天論》養生第三部曲,將會做專題報告,解說到底要如何調控,才能針對陽氣躁動的特性加以改善,以達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境界。

  有人會質疑,怎麼春夏秋冬都要牽扯到情志調控?是否我說的太過牽強了,四季養生不就是早睡早起,吃當令食材,冬天穿的暖和點嗎?

  大家先可以抬頭看看本篇的標題名稱。

  叫做「四氣調神大論」,重點是調神,沒錯吧。

  黃帝內經作者就是希望我們在四季的各個時令氛圍中,重點要能夠做到調神的功夫,做情志調控,才能達到養生的結果。

  而且本篇是大論,素問81篇中,能夠稱為大論的只有9篇。


【陳擎文補註】

  (1).《黃帝內經》有關於以陰陽五行四時理論,應用在自然界與人體五臟,從而較為完整地闡述陰陽五行學說,較為突出的三篇,包括:

  《素問第四•金匱真言論

  《素問第二•四氣調神大論

  《素問第五•陰陽應象大論

  這三篇內容要一起參合起來閱讀,它們較為完整描述了黃帝內經關於「四時陰陽五行」的系統結構。


  ***[1]飱泄:也作飧泄。是消化不良而導致瀉泄的一種疾病。(飱,飧:音ㄙㄨㄣ,sūn)


  秋季的三個月,謂之容平,自然界景象因萬物成熟而平定收斂。此時,天高風急,地氣清肅,人應早睡早起,和雞的活動時間相仿,以保持神志的安寧,減緩秋季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季容平的特徵,不使神思外馳,以保持肺氣的清肅功能,這就是適應秋令的特點而保養人體收斂之氣的方法。若違逆了秋收之氣,就會傷及肺臟,使提供給冬藏之氣的條件不足,冬天就要發生飧泄病。


【陳擎文補註】

  (1).關於這個順應一年四季或一日四時的陽氣變化而養生的方法,到底這個一年四季或一日四時的劃分,究竟要以哪一個因素為依據呢?

 四季劃分,是以農曆月份,陽曆月份,還是以節氣呢?

 每日劃分,是以中原標準時間為準呢?還是以太陽的日昇日落呢?

  因為黃帝內經的陰陽五行學說很多是來自於歸藏易系統,所以若是要開始探討萬事萬物的陰陽變化,就必須結合易經卦象的陰陽爻變化來分析,我們就可以先來看看具有歸藏易特色的十二闢卦圖,從裡面來看看一些道理。

  我個人認為,看十二闢卦,主要是看卦象變化與節氣。至於裡面的數字,與月份地支,其實都是變動的。

  可以看出在底部的坤卦,六爻都是陰爻,這時候節氣是立冬,這個時候,天地之間的陽氣完全內藏,處於純陰狀態。

  這個狀態要一直到了冬至的復卦,最下方第六爻已經一陽來復了,大地才開始有了生機。

  同樣的道理,在陰陽的反面,在立夏時的乾卦,六爻都是陽爻,這時大地生機盎然到了極點。

  陽極必反,而到了下個節氣的夏至,姤卦,最下方第六爻已經一陰來,天地開始收斂。

  換言之,四季的變化是跟著太陽在變動的,是依陽曆走的,與月亮的農曆無關。

  所以,十二闢卦的1~12數字,或是十二地支,其實都是依照節氣(太陽曆)而變動的數字,未必是農曆的真實數字。

  但是古代沒有陽曆,他們的日曆是以月亮曆法農曆的天干地支來計數,既然是農曆陰曆,也就與太陽的節氣失真。例如:2017年,農曆有閏月,閏六月。那麼這一年在十二闢卦的農曆地支計數,就不會是上面十二闢卦圖上的那些天干地支數字了。立夏未必是傳統所說的農曆四月,立冬未必是傳統所說的農曆十月了。


  (2).同樣的道理,這個問題:在順應四時的養生上,每日四時的劃分,是以中原標準報時間為準呢?還是以太陽的日昇日落呢?

  也是我個人的看法,當然是要以以太陽的日昇日落點來做依據,這個依據也是變動的,不是固定的,所以也不是以十二闢卦的那個十二地支的時辰點,或是中原標準時間了。

  所以,在夏天,日落很晚,卻日昇很早。

  在冬天,日落很早,日昇很晚。

  所以,我們若要順應這樣的變化來做作息管理與情志調控,就要跟著日昇日落的時間點變化而改變了。

  我的這個觀點,可以在本篇經文得到印證:因為它在描述春夏秋冬四季的睡覺與起床時間是變動的,是隨著太陽而變化的,所以順應的時辰地支數字也是變動的,不是固定的。

  春三月:夜臥早起。

  夏三月:夜臥早起。

  秋三月:早臥早起。

  冬三月:早臥晚起。


  (3).在中國古代算命的術數其實是有同時考慮太陽月亮與星辰對人本體的生剋關係,不過在本篇所說的順應四季時令陽氣變化,就只有提到太陽的影響。

  那麼月亮與星辰到底對人體的營衛氣血有影響嗎?

  有的,《黃帝內經》認為:「太陽、月亮、與星辰,都對人體的氣血有影響」。

  這個問題的解答,在《素問第二十六•八正神明論》有說明。

  而且對這個細微事實的深刻體會,更是達到「望神而知之」的基礎功夫,也是後代算命術數理論的來源所在。


  冬天的三個月,謂之閉藏,是生機潛伏,萬物蟄藏的時令。當此時節,水寒成冰,大地龜裂,人應該早睡晚起,待到日光照耀時起床才好,不要輕易地擾動陽氣,妄事操勞,要使神志深藏於內,安靜自若,好像有個人的隱秘,嚴守而不外泄,又像得到的渴望得到的東西,把他密藏起來一樣;要守避寒冷,求取溫暖,不要使皮膚開泄而令陽氣不斷地損失,這是適應冬季的氣候而保養人體閉藏機能的方法。違逆了冬令的閉藏之氣,就要損傷腎臟,使提供給春生之氣的條件不足,春天就會發生痿厥之疾。


【陳擎文補註】

  (1).什麼是「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的意思呢:使自己的志向先在冬季時潛藏,使自己精神內收而不外露,想像自己已經處於有所得的狀態的知足心態。或是不管結果究竟如何,就觀想自己今年或今天已經收穫滿盈了,所以滿意自己,知足感恩當下。因此在在冬季潛藏時期,不要放任自己欲求不滿的慣性,而讓需索無度的習慣橫行,要在此時停下腳步,暫緩汲汲營營的追逐。

  這是因為在秋冬季節,大地之氣已經在收斂內藏了,我們人體的陽氣也要隨順外在的趨勢,不宜違逆。

  這個順應,不只是在行為上要順應,在思想觀念上,也要如此順應,例如上述的「若已有得」,想像自己已經所得圓滿。不要以為這個是精神勝利法,或阿Q想法,其實黃帝內經一直在強調健康本於神志這個概念,所以在秋收冬藏的時令,我們的神志力量也要跟著秋收冬藏。而且這也是一種「從果地修」的方法,或是坊間所謂的吸引力法則。因此,不管你今年過的如何,或是今天過的好不好,一旦到了秋冬或夜晚,就滿足現狀的成果吧,或是你可以想像自己已經事業有成,已經達成心願,不須再擔心。或是你可以想像自己當下即在淨土,即心即佛,是心是佛。或是自己其實早已是圓同太虛,無欠無餘。或是想像你與他人其實當下都是圓滿的。

  四季是如此,一日四時也是如此。因此到了晚間,我們也是要如此順應大地之氣,該潛藏就要潛藏,該收斂就要收斂,不要那麼貪心,不要想把一天當作兩天來用,企圖從早貪到晚,從早忙到晚,到了晚上就該休息了。

  (2).為什麼黃帝內經要人這麼做呢,或者,為什麼黃帝內經要人這麼阿Q呢?

  比如,一個已經習慣追求卓越,追求完美的人,或是處女座,或是A性血型個性的人,他可能早已經習慣整天都在發現新的問題,追求更好結果。於是這樣子的人交感神經會長期處於亢奮狀態,也就是隨時處於備戰狀態,而且看來已經是積年累月了。

  黃帝內經教導人,不要這麼辛苦啊,不可這樣啊,這樣會讓你陰陽不協調,會陽亢啊,你起碼也要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平衡一下吧。

  於是他建議你,你在每天的傍晚過後,就順應天時收斂內藏的氣氛,你也就暫時不要再去想那些如何卓越如何出人頭地的備戰思維了,你應該改變一下思維模式,將大白天的備戰模式,自我按個開關,啟動休戰模式狀態,讓自己完全休息一下。

  若是,你還是聽不懂,或是效果不好,黃帝內經更教導你:「不然你阿Q一下吧,你就乾脆假想一下,其實你現在已經達成目標了,你已經完成心願了,你現在已經很完美了,你現在應該要好好享受一下美好的人生,不應該再那麼辛苦一直在汲汲營營追求那個看不到盡頭的無底洞,歌詠一下幸福的人生吧」

  這種看來有點阿Q的轉換思維模式後,讓原本一直不滿意自己人生的人啊,會頓然發現另外一個新天地,好像天邊開啟了一扇窗的感覺,這個就是已經開始進入「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狀態了,其實就是人體的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開始不偏向一邊,或是副交感神經終於開始運作起來,開始平衡調控身心了。

  這時你會發現,原來人生可以這樣子過啊,原來人應該有兩個開關,並且隨著上半天下半天開啟,如此,就會越來越精神和諧,水火共濟,身體也會變好的。

  所以我們不要只有一種看事物的視角,我們必須有兩種視角:一種是讓自己處於備戰狀態,嘗試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但在這種視角中,我們很容易就會發現自己與被人的缺失。

  另外一種是讓自己處於休戰的和諧狀態中,其所看到的都是自己與他人優點的一面,與滿足目前所擁有的一切。

  這兩種視角,一種是看到我所沒有的,另一種是看到我所擁有的。

  我發現,若是經常讓自己處於某單一視角久了,就會明顯讓自己的交感與副交感神經有單一方向的消長與偏勝。

  在這個追求成功與卓越的社會中,我們很容易會被訓練的讓自己長期處於備戰狀態的視角,於是在揚眉瞬目之間,看到的都是自己與眾人的缺點,這種挑剔苛刻的心態,長期下來是會讓自己交感神經一直被激發,於是整個人從內到外看起來都硬邦邦。

  所以,黃帝內經一直強調「健康本於神志」,所以只要觀念一改變,性情能收能放了,再隨季節或時令去開闔精神模式,效果就會出來的。

  所以,每一天到了傍晚的秋令氣氛到臨時,就要開始收斂了,並不是要一直忙到半夜11點才開始休息。這也就是中國古代諺語所說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此若是過了傍晚還想繼續工作到夜晚,例如,拿公事回來加班、做大夜班、晚上運動健身跑步、熬夜看韓劇,都是不宜的。燈都該關掉了,更何況是電腦電視手機呢?


  ***[1]藏德:即隱藏,使不外露。德,這裡指自然界中促進生物化作用的力量。

  ***[2]未央絕滅:即生命到壽命的一半就死了。


  天氣,是清淨光明的,蘊藏其德,運行不止,由於天不暴露自己的的光明德澤,所以永遠保持他內蘊的力量而不會下泄。如果天氣陰霾晦暗,就會出現日月昏暗,陰霾邪氣侵害山川,陽氣閉塞不通,大地昏蒙不明,雲霧彌漫,日色無光,相應的雨露不能下降。天地之氣不交,萬物的生命就不能綿延。生命不能綿延,自然界高大的樹木也會死亡。惡劣的氣候發作,風雨無時,雨露當降而不降,草木不得滋潤,生機郁塞,茂盛的禾苗也會枯槁不榮。賊風頻頻而至,暴雨不時而作,天地四時的變化失去了秩序,違背了正常的規律,致使萬物的生命未及一半就夭折了。

  只有聖人能適應自然變化,注重養生之道,所以身無大病,因不背離自然萬物皈發展規律,而生機不會竭絕。


【陳擎文補註】

  (1).黃帝內經在很多篇都有在強調要順應「一日四時,或一年四季」陽氣變化的規律,這個順應四時的觀念,不但可以將之應用到五俞穴的治病上,更可以將之應用到養生與長壽。相關的篇章如下:

  應用順應四時學說到五俞穴治病相關篇章:

  《靈樞第四十四•順氣一日分為四時

  《靈樞第二•本輸

  《素問第六十一•水熱穴論

  《素問第六十四•四時刺逆從論

  《靈樞第十九•四時氣

  應用順應四時學說到養生與長壽治病相關篇章:

  《素問第二•四氣調神大論

  《素問第三•生氣通天論


  (2).人體的氣血有所謂的時間生物醫學特性。每日的早晨、中午、傍晚、夜半,以及春夏秋冬都一樣,它們都分別有生發、成長、收斂、內藏等氣血的循環運作模式。因此不管在養生或治病上,都可以運用這樣的規律,順勢而為。並且可以在使用五俞穴上。

  在《素問第三•生氣通天論》有提到這個四時理論:「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是故暮而收拒,無擾筋骨,無見霧露,反此三時,形乃困薄」。它就特別強調,到了晚上,陽氣收斂於內,這時不要再擾動筋骨了,若違反了陽氣活動的規律,形體就會衰薄。

  所以若是要長壽,就必須遵守這個規律,遵照這個已經刻印在我們人體基因內的印記,順勢而為。本篇《素問第二•四氣調神大論》也是強調:「陰陽四時是萬物的終結,是盛衰存亡的根本,違逆了它,就會產生災害,順從了它,就不會發生重病,這樣便可謂懂得了養生之道。 對於養生之道,聖人能夠加以實行」。

  (3).一日四時四季的時間生物醫學,就跟陰陽五行的理論一樣,深信的人不多,願意並且能夠將之活用於治病的更少。因為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些古代的理論到底是不是真的,西醫教科書也沒這麼寫。

  在西元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霍爾(Jeffrey C. Hall)等三位美國學者。他們發現了控制「晝夜節律」(Circadian Rhythm)的分子機制而獲殊榮。

  這種稱為時間生物學(Chronobiology)的學問,以往研究結果是憑經驗總結得出,這三位科學家的發現,證明了生理時鐘其實是由基因控制。透過果蠅的基因實驗,發現一種可轉譯 PER 蛋白的 Period 基因,可影響生物的生理週期,且同樣適用人類。在此之前,科學家猜測生物的生理週期是由大腦神經控制,但很難解釋許多沒有發達腦部的生物仍然有相當規律的生理週期。 他們發現果蠅有一種周期基因,改變此基因就能改變果蠅的晝夜節律,而且這種周期基因還能製造一種蛋白,這種蛋白產物夜晚時匯聚在細胞內,並在白天降解,進而改變晝夜節律。

  他們更發現該PER蛋白水準的變化以24小時為週期,這個正好與晝夜節律保持同步。而且也會受日光影響,並且發現這調控機制也存在於人類。最常見的例子為出國時所出現的時差問題。他們發現人類有2個週期基因,其對睡眠相關的遺傳疾病有重大影響。

  生理時鐘重要嗎?其實它的影響層面很大。因為生理時鐘不但調控著作息,生理代謝,更對免疫系統、神經系統,生物行為與精神心情狀態,甚至是腸道內菌叢,都扮演著至關重大的角色。

  (4).其實,不須要這個諾貝爾醫學獎所發現的週期基因證據的背書,我們一樣也是可以很確信有這個時間生物醫學的存在。因為,我們光是觀察自然界的現象或是很多生物的表現,就可以找到這個週期基因普遍存在於每個生物,例如:鳥類的遷徙;某些動物季節性的冬眠;很多植物在日間某些時候會展開花朵或夜晚閉合花朵葉子;水生的蟹類動物漲潮時才會活動,而生長在岸上的蟹則會在退潮時覓食。

  為什麼這些生物會有這種生理時鐘的反應呢?而且幾乎所有的生物都會很規律的晝夜生活(除了人類會不規律的熬夜生活),就算是夜行性動物也是規律的生活。若猜測其原因,是很容易就可以聯想並猜測到,在這些生物的體內基因,應該都有關於順應白天夜晚變化規律的生理時鐘基因,他們能夠控制與調節著生物活動與休息規律的相關荷爾蒙濃度、睡眠、體溫、新陳代謝、行為舉止、以及睡眠、自我抗氧化、與細胞修復等機能。

  (5).教導黃帝內經的那些史前文明(大冰河期前文明)或地外文明,或許已經可以清楚地掌握這些週期基因的來龍去脈,可是當他們在教導5千年前中原的老祖先時,若是跟他們講基因可能太曲高和寡了,只好要我們的祖先經由觀察自然界的現象與日月變化規律,從而體會其中的道理,並將之應用到我們人體的保健上與人事的處理。這個也就是我剛剛提到的,其實我們觀察自然界的那些生物,就可以確信應該有控制週期的基因在我們的基因體內。這種的觀察模式其實也是易經,及黃帝內經的教法,他們都是透過觀察外在世界自然界的規律,體悟並學習之,將之投射到自己內在世界的管理上,這種教法也就是形成後來中國文化的特色:天人合一的內外交互投射模式。

  我們不須要專研高等西醫生理學,不須要看最新進階的西醫病理學,也不需要懂最新諾貝爾獎的內容,其實就有可能去探觸那些宇宙真理了,若是非得學習這些高等西醫生理病理學後才能理解黃帝內經的奧秘,那麼以伊尹、扁鵲、與華陀的西醫水平來看,他們是不會懂醫道的。但是既然他們已經是醫道的傳承者了,就表示中國古代的天人合一教法,黃帝內經的教法,是有角度可以讓人切入進去的。


  違逆了春生之氣,少陽就不會生發,以致肝氣內鬱而發生病變。

  違逆了夏長之氣,太陽就不能盛長,以致心氣內虛。

  違逆了秋收之氣,太陽就不能收斂,以致肺熱葉焦而脹滿。

  違逆了冬藏之氣,少陰就不能潛藏,以致腎氣不蓄,出現注瀉等疾病。


【陳擎文補註】

  (1).因為黃帝內經的陰陽五行學說很多是來自於歸藏易系統,所以若是要開始探討萬事萬物的陰陽變化,就必須結合易經卦象的陰陽爻變化來分析,我們先來看看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萬物的兩儀四象圖,目前可以看到兩種變法:

  第一種:目前的兩儀四象圖,都是採用第一種。

  第二種:這樣畫的很少。

  這兩種的差別在於,到底少陰少陽的陰陽爻,是哪一個在上在下的問題。個人傾向第二種。

  四象的陰陽變化就好像是一年四季,或一日四時的變化,它每次的爻變是從下面第一爻開始變化下來,四季的變化次序是這樣的:冬天(上陰下陰爻)→春天(上陽下陰,少陽)→夏天(上陽下陽,太陽)→秋天(上陰下陽,少陰)→冬天(上陰下陰,太陰)

  但是這個陰陽爻的變化,與本段經文描述有些出入,秋天應該少陰,但經文寫太陰。還有冬天應該太陰,經文卻寫少陰。

  怎麼會這樣?

  該不會歷代是傳抄時寫錯了?

  查了歷代對於《黃帝內經》的註釋,發現歷代的注家很多人認為這裡是傳抄互誤所致。

  例如,日本中醫師丹波元簡(1755-1810)編著的《素問識》,就說明這裡的太陰少陰是傳抄誤寫所致:「據四時陰陽盛衰,則秋當為少陰,冬當為太陰」。

  這個不是日本中醫師的看法,其實這個是中國歷代學者對黃帝內經素問的看法。

  因為丹波元簡當初在編著《素問識》的原則是:他自己不寫個人看法與注解,只用選注歷代諸家的看法,他參考中國歷代多種醫學古籍,選取前人注釋裡面比較考證精確、說理入微、符合經旨的而將之列入,其中包括王冰、張介賓、馬蒔、張志聰、吳昆、高士宗等人。

  所以《素問識》幾乎是中國歷代諸家的看法。

  但是,話說回來,歷代諸家學者的看法不一定對(包括我自己),因為很多地方都太流於哲學化見解了,只是滿足玄談的作文比賽,並非來自於對事物本質真理(素)的洞見,或是因穿透黃帝內經而從中體會的臨床實證經驗。

  這個也是我要引以為戒之處,究竟是單純的在描述一件物理事實,抑或是為了寫而寫,只是在拼湊文章,甚至是為了自贊毀他的我慢心態。


  四時陰陽的變化,是萬物生命的根本,所以聖人在春夏季節保養陽氣以適應生長的需要,在秋冬季節保養陰氣以適應收藏的需要,順從了生命發展的根本規律,就能與萬物一樣,在生、長、收、藏的生命過程中運動發展。如果違逆了這個規律,就會戕伐生命力,破壞真元之氣。

  因此,陰陽四時是萬物的終結,是盛衰存亡的根本,違逆了它,就會產生災害,順從了它,就不會發生重病,這樣便可謂懂得了養生之道。 對於養生之道,聖人能夠加以實行,愚人則時常有所違背。順從陰陽的消長,就能生存,違逆了就會死亡。順從了它,就會正常,違逆了它,就會乖亂。相反,如背道而行,就會使機體與自然環境相格拒。


【陳擎文補註】

  (1).這一句「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是中醫的經典名言,大家可以在中醫的書籍或是電視節目上,經常看到中醫師在講解健康知識時提到這句話。

  但是在後代,這句話的解釋方法,有很多種,大家各吹各的調。

  例如:明朝的李時珍認為:「春月宜用辛溫之藥薄荷荊芥之類。夏月要用辛辣之藥,香薷生薑之類。秋月宜加酸溫之藥,芍藥烏梅之類。冬月宜加苦寒之藥,黃芩知母之類。」

  唐朝的王冰認為:春天夏天陽氣盛,要吃寒涼來制盛陽。秋天冬天要吃溫熱來制其陰寒。

  明朝張景岳的《類經》認為:今人在春夏都不知道要養陽,因為大家都貪涼生冷瓜果,因此傷了陽氣。而大家在秋冬都不知道要養陰,大家在此時都會縱慾過度,導致傷了陰氣。

  電視上中醫師的說法,很多和上面諸家觀點類似,有的從藥物補陽藥滋陰藥入手,有的認為是作息的寒熱調控入手。有些火神派醫生認為春夏要吃補腎陽藥如附子等。

  這麼多說法,到底哪一個才是黃帝內經「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真正含義呢?

  我講一下我個人的看法。

  如果把這一句話從《黃帝內經》抽出來,大家要如何望文生義,延伸解讀,那是大家的自由,並不犯法。

  但是若把這一句裝回《黃帝內經》,因為它整個與黃帝內經的前後文並聯著,那麼這句的解釋,就不能由你自由心證了。

  首先這句經典文句被鑲嵌在本篇,請大家抬頭再看一下本篇篇名,叫做「四氣調神大論」,重點是調神,沒錯吧。

  本篇的目標乃是內經作者教導大家要順應四季時令的變化並在此時做情志的調控,整個的大原則就是:春天要養「生」,夏天要養「長」,秋天要養「收」,冬天要養「藏」。

  注意哦,是從情志調控入手,在春天夏天去做陽氣的長養,在秋冬季節從情志調控做陽氣的斂藏及陰氣的養護。

  所以,這句經典名言,其實與藥物寒涼或溫度冷熱是無關的,它講的是調神大法,是情志調控,是修養功夫,是心地功夫,是你的內心認知與修煉。

  那要如何養呢?

  就是本篇最前面的四段經文,春夏秋冬的四時養生法所講的方法:

  1.春三月: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

  2.夏三月: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

  3.秋三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

  4.冬三月: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

  這四季的情志調控的細節,我在前面四段都有詳述與補註,在此不再贅述。

  但是大原則是:

  1.在春天或早晨,要身體與內心都不受束縛的自在怡然自得,然後在無拘束中萌生意志,向外發展,但是過程中要和緩,對自己或對別人,都不打壓,而且要寬容。帶著鼓勵的且寬容的態度迎接新生。

  2.在夏天或中午,要心情舒暢,進取樂觀,有精神,對外界的事物有濃厚興趣,這樣才能讓陽氣順利的舒發通暢,不過要注意,雖然積極進取,也不因此而執著,因不順己意就勃然大怒,暢達舒發即可,不須過頭了。

  3.在秋天或傍晚,要情志安寧不急不躁,已經傍晚就不要再想東想西了,要開始收斂外放的神氣了,不宜再外放而耗散精神。

  4.在冬天或夜晚,不要再想那些自己的遠大志向或是公司的工作了,要使自己精神內收而不外露,不管今天過得如何,都一律往好的想,想像自己已經處於有所得的知足心態,滿意自己今年或今天已經收穫滿盈了,所以滿意自己,知足感恩當下。因此在在冬季潛藏時期,不要放任自己欲求不滿的慣性,而讓需索無度的習慣橫行,要在此時停下腳步,暫緩汲汲營營的追逐。

  總之,在春夏或大白天,要有精神,有理想,積極樂觀進取,但過程卻要反向平衡,要和緩行事,做事寬容,不爆衝不躁進,不可有幹勁而衝過頭了。不要往台灣那句歌名「愛拼才會贏」的方向爆衝啊。

  在秋冬或夜晚,就別再東想西想了,忙了一天該讓交感神經休息了,別一直在備戰狀態,要懂得切換按鈕,讓自己處於修復狀態中。不管今年或今日過得如何,我都用吸引力法則,往好的想,想像自己今日收穫滿滿慶豐收,安心的過冬,放心與放下來休息。

  以上就是我個人對於《黃帝內經》「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見解。

  不過,這裡還有個但書,尤其在春天與夏天(早晨與中午),雖然要長養陽氣,但是陽氣有容易爆衝躁動的特性,容易發生橫逆,造成陽氣不固不秘的缺失,所以《黃帝內經》還有個進階版補充,在《素問第三•生氣通天論》養生第三部曲,將會做專題報告,解說到底要如何調控,才能針對陽氣躁動的特性加以改善,以達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境界。

  在下一篇,我將會再做進一步解釋。


  ***[1]錐(鬭而鑄錐):泛指兵器。


  所以聖人不等病已經發生再去治療,而是治療在疾病發生之前,如同不等到亂事已經發生再去治理,而是治理在它發生之前。

  如果疾病已發生,然後再去治療,亂子已經形成,然後再去治理,那就如同臨渴而掘井,戰亂發生了再去製造兵器,那不是太晚了嗎?


【陳擎文補註】

  這裡講的治未病,後代中醫經常提到這個觀念,但是,治未病方法的具體內容究竟講的是什麼呢?

  我個人的觀點,這個內容可以參照:《靈樞第八•本神篇》經文,裡面有提到三個治未病的具體方向。

  原文: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


  這三個具體的方向分別是:

  (1)順四時而適寒暑

  這些具體內容,可以參照:《素問第二•四氣調神大論》,《素問第三•生氣通天論

  順四季五行之氣的這個方法,裡面除了要注意生活作息外,還特別要注意在每一季節修養身心情志的重點,例如在夏天,要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

  所以,順應四季的養生中,也有要注意情緒調控的面向。


  (2)和喜怒而安居處

  這些具體內容可以參照:《素問第一•上古天真論》,《靈樞第八•本神》,《靈樞第四•邪氣臟腑病形

  整個黃帝內經不管素問或靈樞,都在強調一個重點:我們的情緒,是非常直接、深刻而且是立即的影響我們經絡,那個結果就會決定一個人體質的健康或亞健康。

  黃帝內經的這個觀點,我認為.........它講的是對的。

  它講的,是科學的論述,而非勸世的警語。


  一個人若是經常有情緒上的持續困擾,就容易造成五臟的受損,陰經受損

  這些不但造成亞健康,更是慢性病的根源,遇到急性病更容易因為抵抗力低而直中,造成重病

  雖然這些平時因為情緒所造成的傷害,當然可以用針刺來補瀉調節

  但是若禍首不除,只是在末節上處理,

  這真的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內經不是說了嗎,這個就好像:猶渴而穿井,鬭而鑄錐,不亦晚乎。

  所以,黃帝內經的建議是,要直搗本源:『從調控情志入手,減少因為情志情緒所造成的經絡傷害』

  這種一了百了,斬草除根的觀念與做法,黃帝內經稱之為『治未病』

  這個由情志入手的治未病,後代似乎少去特別強調了,

  因為,光只是一般所強調的『不熬夜,不喝冷飲,早睡早起,吃當季食物,多按摩穴道保養,多敲敲膽經...』,這些是遠遠不夠的,

  因為,人們慢性病的根源,不只是這些這麼簡單就能『治未病』的 。


  (3)節陰陽而調剛柔

  整個靈樞都在講這個:知虛實,行補瀉,節陰陽,調剛柔。

  也就是,當自己身體的虛實有所偏向時,必須及時經由經絡的補瀉,來重新達到平衡。

  這個雖然不是治未病的根本核心,已經接近治已病了,但是若一旦發現自己經絡已經陰陽不平衡了,那就不得不在發病前,趕快採取必要的調理了。

  在這個階段,還是在及早調理的時期,不是那種已經發病後的事後治療。

  這個疾病尚未表現于外時就給予針治的預先調理,就是《靈樞第五十五•逆順》所提到的:「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