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靈樞第三十一•腸胃•無壓力閱讀版


  黃帝問於伯高曰:余願聞六府傳谷者,腸胃之大小長短,受谷之多少奈何?

  伯高曰:請盡言之,谷所從出入淺深遠近長短之度:

  唇至齒長九分,口廣二寸半;

  齒以後至會厭,深三寸半,大容五合;

  舌重十兩,長七寸,廣二寸半;

  咽門重十兩,廣一寸半。

  至胃長一尺六寸,胃紆曲屈,伸之,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徑五寸,大容三斗五升。

  小腸後附脊,左環回日迭積,其注于回腸者,外附於臍上。

  回運環十六曲,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三尺。

  回腸當臍左環,回周葉積而下,回運還反十六曲,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

  廣腸傳脊,以受回腸,左環葉脊上下,辟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

  腸胃所入至所出,長六丈四寸四分,回曲環反,三十二曲也。


【翻譯】

  ***[1]篇名腸胃:本篇主要從解剖角度介紹了古代對消化道的認識,其中以腸胃為主體,故以"腸胃"名篇。

  ***[2]本篇主旨與重點如下:

  一、說明從口唇至直腸的整個消化道的大體解剖。

  二、包括了唇、齒、口、舌、會厭、咽門、胃、小腸、大腸、直腸等,分別對長度、寬度、周長、直徑、重量、容量等方面作了說明。

  ***[3]會厭:在氣管和食管的交匯處,是覆蓋氣管的一個器官。

  ***[4]合:古代容量單位元,每十合為一升。

  ***[5]葉積:即迭積。

  ***[6]傅脊:在脊椎附近的意思。

  ***[7]古代的度量衡與現代不同,但本篇所述消化道各部分之間的比例,基本上與現代解剖學記載相符合,可見古人是很重視人體解剖的。


  黃帝問伯高道:我想要瞭解六腑如何輸送穀物以及腸、胃的大小長短,能夠容納多少穀物,這些情況到底是怎麼樣呢?

  伯高說:請讓我詳細地解說。穀物在人體中從入口到排出體外所經歷的深淺、遠近、長短過程是:從嘴唇到牙齒的長度是九分,嘴寬是二寸半。從牙齒後到喉嚨上的會厭,三寸半深,這部分大到能容納五合食物。舌頭重十兩,長七寸,寬二寸半,咽門重十兩,寬一寸半,從咽門至胃的長度是:—尺六寸。胃折皺屈曲在一起,如果伸展開,長二尺六寸,周長一尺五寸,直徑五寸,胃大到可容穀物三鬥五升。

  小腸後面附著脊柱,從左向右回環疊積,內與回腸相通相連,外附于臍上方,總共回環疊繞十六個彎曲,小腸周長二寸半,直徑八又三分之一分,長三丈二尺。

  大腸從正當臍的部位向左回環,四周迭積而下,回環反復十六個彎曲,大腸周長四寸,直徑一又三分之一寸,長二丈一尺。直腸附著脊柱,承受回腸排出的糟粕,向左回環迭積,上下略有偏斜,直腸周長八寸,直徑二又三分之二寸,長二尺八寸。

  總計食物入嘴經胃腸到排出體外為止的長度是六丈四寸五分,其中回環彎曲是三十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