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靈樞第二十一•寒熱病•無壓力閱讀版


  皮寒熱者,不可附席,毛髮焦,鼻槁臘。不得汗,取三陽之絡,以補手太陰。

  肌寒熱者,肌痛,毛髮焦而唇槁臘。不得汗,取三陽于下,以去其血者,補足太陰,以出其汗。

  骨寒熱者,病無所安,汗注不休。齒未槁,取其少陰于陰股之絡;齒已槁,死不治。骨厥亦然。

  骨痺,舉節不用而痛,汗注、煩心。取三陰之經,補之。

  身有所傷,血出多及中風寒,若有所墮墜,四肢懈惰不收,名曰體惰。取其小腹臍下三結交。三結交者,陽明太陰也,臍下三寸關元也。

  厥痺者,厥氣上及腹。取陰陽之絡,視主病也,寫陽補陰經也。

  頸側之動脈人迎。人迎,足陽明也,在嬰筋之前。

  嬰筋之後,手陽明也,名曰扶突。

  次脈,足少陽脈也,名曰天牖。

  次脈,足太陽也,名曰天柱。

  腋下動脈,臂太陰也,名曰天府。

  陽迎頭痛,胸滿不得息,取之人迎。

  暴瘖氣鞭,取扶突與舌本出血。

  暴襲氣蒙,耳目不明,取天牖。

  暴攣癎眩,足不任身,取天柱。

  暴痺內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取天府。此為天牖五部。

  臂陽明,有入頄遍齒者,名曰大迎。下齒齲,取之臂。惡寒補之,不惡寒寫之。

  足太陽有入頄遍齒者,名曰角孫。上齒齲,取之在鼻與頄前。方病之時,其脈盛,盛則寫之,虛則補之。一曰取之出鼻外。

  足陽明有挾鼻入于面者,名曰懸顱。屬口,對入繫目本,視有過者取之。損有餘,益不足,反者益其。

  足太陽有通項入于腦者,正屬目本,名曰眼系。頭目苦痛,取之在項中兩筋間。

  入腦乃別陰蹻、陽蹻,陰陽相交,陽入陰,陰出陽,交于目銳眥,陽氣盛則瞋目,陰氣盛則瞑目。

  熱厥取足太陰、少陽,皆留之;

  寒厥取足陽明、少陰於足,皆留之。

  舌縱涎下,煩悗,取足少陰。

  振寒洒洒鼓頷,不得汗出,腹脹煩悗,取手太陰,刺虛者,刺其去也;刺實者,刺其來也。

  春取絡脈,

  夏取分腠,

  秋取氣口,

  冬取經輸。

  凡此四時,各以時為齊。絡脈治皮膚,分腠治肌肉,氣口治筋脈,經輸治骨髓。

  五藏,身有五部:伏兔一;腓二,腓者腨也;背三,五藏之輸四;項五。此五部有癰疽者死。

  病始手臂者,先取手陽明、太陰而汗出;

  病始頭首者,先取項太陽而汗出;

  病始足脛者,先取足陽明而汗出。

  臂太陰可汗出,足陽明可汗出,故取陰而汗出甚者,止之于陽,取陽而汗出甚者,止之於陰。

  凡刺之害,中而不去則精泄;不中而去則致氣。精泄則病甚而慪,致氣則生為癰疽也。



【翻譯】

  ***[1]篇名寒熱病:就是指發熱惡寒的疾病。本篇是指由外邪引起以發熱惡寒為主要表現的各種徵候,因為本篇一開始就討論邪氣在皮在骨在肌等寒熱證的症狀及針刺法,所以篇名就以寒熱病取名。

  ***[2]本篇主旨與重點如下:

  一、介紹了皮寒熱、肌寒熱、骨寒熱以及骨痹、厥痹等病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二、討論了天牖五部的五個腧穴的部位和主治。

  三、敘述了齲齒、熱厥、寒厥等病症的治療方法。

  四、指出四時針刺取穴的常規。

  五、說明身體五個重要部位患癰疽病的不良預後。

  六、指出誤用針刺的危害性。


  邪在皮膚而發寒發熱,就會使皮膚不能挨著床席,毛髮乾枯,鼻孔乾燥,不出汗。治療應取足太陽經(三陽經)的絡穴,再用補法針刺手太陰經的經穴。

  ***[1]槁臘:槁臘意為非常乾燥。(臘,乾燥的意思)


  邪在肌肉而發寒發熱,就會出現肌肉疼痛,毛髮乾枯而且嘴唇乾燥,不出汗等症狀。治療應取足太陽經(三陽經)在下肢的絡穴來祛除淤血,用補法補足太陰經來使病人出汗。

  邪入於骨而發寒發熱,疼痛得寢食難安,出汗不止。如果患者牙齒尚未枯槁,可取足少陰經大腿內側的絡穴治療;如果患者牙齒已經枯槁,就是不可治療的死症。

  對骨厥症的診治也是這樣的。

  患骨痹的,周身關節不能自如活動而且疼痛,大汗淋漓,心中煩燥。治療應取三陰經的穴位,用補法。

  身體受外傷且出血很多,又受了風寒,或是從高處墜落受傷,以致四肢肌肉萎縮無力,懶得活動,這種症狀稱為體惰。治療應取小腹肚臍下三結交穴。三結交穴就是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和任脈結交在臍下三寸的關元穴。


【陳擎文補註】

  (1).在《黃帝內經》有九篇有提到痿病的病因與治療方式,分別是:

  ☎《素問第四十四•痿論》認為痿病的病機是:因為各種情志失控或作息過當造成五臟受損,導致肺熱,或肝熱,或心熱,或脾熱,或腎熱,五臟熱造成痿病的。治療方式是:「痿者獨取陽明」,「各補其滎而通其俞,調其虛實,和其逆順,筋脈骨肉,各以其時受月,則病已矣」

  ☎《素問第三•生氣通天論》:「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長,緛短為拘,弛長為痿」。

  ☎《靈樞第二十六•雜病》:「痿厥為四末束悗,乃疾解之,日二;不仁者,十日而知,無休,病已止」。

  痿厥病(四肢無力且寒冷),治療可將病人四肢捆綁起來,待病人氣悶時,就迅速解開,每天兩次,發病時失去知覺的病人這樣治療十天后就會有知覺,但治療不要停止,直到病好了,才停止捆縛。

  ☎在《素問第二十二•藏氣法時論》提到:「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腳下痛,虛則腹滿腸鳴,飱泄食不化,取其經,太陰陽明少陰血者」。

  ☎在《素問第二十九•太陰陽明論》提到:「帝曰:脾病而四支不用,何也。歧伯曰:四支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也。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稟水穀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

  ☎而在《素問第十九•玉機真藏論》提到:

  帝曰:四時之序,逆從之變異也,然脾脈獨何主。

  歧伯曰:脾脈者土也,孤藏以灌四傍者也。

  帝曰:然則脾善惡,可得見之乎。

  歧伯曰:善者不可得見,惡者可見。

  帝曰:惡者何如可見。

  歧伯曰:其來如水之流者,此謂太過,病在外;如鳥之喙者,此謂不及,病在中。

  帝曰:夫子言脾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其太過與不及,其病皆何如。

  歧伯曰:太過,則令人四支不舉;其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名曰重強。

  ☎在《靈樞第八•本神》提到:「脾藏營,營舍意,脾氣虛則四肢不用,五藏不安,實則腹脹經溲不利」。

  ☎在《素問第七•陰陽別論》提到:「三陽三陰發病,為偏枯痿易,四支不舉」。

  太陽和太陰發病,則為半身不遂的偏枯症,或者變易常用而痿弱無力,或者四肢不能舉動。

  ☎在《靈樞第二十一•寒熱病》提到:「身有所傷,血出多及中風寒,若有所墮墜,四肢懈惰不收,名曰體惰。取其小腹臍下三結交。三結交者,陽明太陰也,臍下三寸關元也。」。


  患厥痹症,厥逆之氣上達腹部。治療應取陰經或陽經的絡穴,但要察明主要病症在何經,若在陽經則用瀉法,在陰經用補法。

  頸側的動脈上的穴位叫人迎。人迎穴屬於足陽明經,在頸筋的前面。

  頸筋後面的穴位,屬於手陽明經,叫做扶突。

  再後的經脈是足少陽經,上面的穴位叫做天牖。

  **天牖:三焦經穴,頸側部,胸鎖乳突肌後緣,顳骨乳突後緣直下與下頷角相平處,天容與天柱連線的中點。

  再後的經脈是足太陽經,上面的穴位名叫天柱。

  腋下動脈是手太陰經,上面的穴位叫做天府。

  **天府:臂內側面,腋前紋頭下3寸,肱二頭肌橈側緣凹陷處。當腋前紋頭與肘橫紋尺側端連線上1/3折點的外方。

  陽邪上逆而引起的頭痛、胸滿、呼吸不暢等症狀,治療應取人迎穴。

  ***[1]氣鞭:指咽喉及舌體僵硬。


  突然失音,氣梗塞,治療可刺扶突穴和舌本出血。

  突然耳聾,經氣蒙蔽,耳目不明,治療應取天牖穴。

  突然拘攣、癲癇、頭暈目眩、站不起來,治療應取天柱穴。

  ***[1]天牖五部:這裡指人迎、扶突、天牖、天柱、天府五個穴位。因天牖居中,其他四個穴位在其周圍而命名。


  突然內臟氣逆,肝肺兩經脈邪火相搏,導致血上溢,口鼻出血,治療應取天府穴。

  以上是頭部大牖五個腧穴所在位置和主治的病症。

  ***[1]頄:ㄎㄨㄟˊ,kuí,顴骨。


  手陽明經,上入顴骨而遍於齒齦的,有穴名叫大迎,下齶齲齒痛時,可取大迎穴治療。如果臂部惡寒就用補法,沒有惡寒的,用瀉法。

  ***[1]頄:ㄎㄨㄟˊ,kuí,顴骨。


  足太陽經,上入頰而遍於齒齦的,有穴名叫角孫,上齶齲齒痛時,可取角孫穴治療,同時取在鼻與顴骨前的穴位。

  剛發病時,如果脈盛就用瀉法,脈虛就用補法。

  另一種說法是取鼻外側的和髎穴、迎香穴。

  **[1]懸顱:膽經穴道。頭部鬢髮中部,鬢髮前緣中點入髮際五分處,當頭維與曲鬢間沿髮際所作弧形連線的中點。


  足陽明經,有夾鼻兩側而行,入於面部的經脈,上有穴叫做懸顱。該經脈下行的屬口,上行的對著口角入眼睛深處,診視如有病變,就取懸顱穴治療,盛則瀉之,虛則補之,如果治療方法相反,就會加重病情。

  足太陽經有通過頸項而入腦部的,此穴直屬目本,名為眼系(即天柱穴),頭痛、眼病可以取之治療,穴在項中兩筋之間。

  足太陽經進入頭部後就分屬陰蹻和陽蹻二脈,陰陽兩脈相交,陽入于陰,陰出於陽,交匯於眼內角的睛明穴。陽氣盛就會瞠目,陰氣盛就會常常閉眼。


【陳擎文補註】

  (1).《黃帝內經》提到陰蹺脈陽蹺脈的篇章都在靈樞,如下:

  ☎《靈樞第十七•脈度》:「黃帝曰:蹻脈安起安止,何氣榮水?歧伯答曰:蹻脈者,少陰之別,起於然骨之後。上內踝之上,直上循陰股,入陰,上循胸裏,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屬目內眥,合於太陽,陽蹻而上行,氣并相還,則為濡,目氣不榮,則目不合」。

  黃帝問:蹻脈從哪裡起到哪裡止,是借助哪條經脈之氣而使它運行的呢?岐伯回答說:陰蹻脈是足少陰腎經的別脈,起始於然骨後的照海穴處,上行內踝的上方,直向上行,沿著陰股內側入陰器,再上行於胸裡入缺盆,上出人迎的前方,入顴骨部,連於眼內角,與足太陽膀胱經脈會合而上行。

  陰蹻和陽蹻二氣相接,並行環繞于目,陰盛則目淚濡濕,陽盛則目不能閉合。

  ☎《靈樞第二十一•寒熱病》:「太陽經入腦乃別陰蹻、陽蹻,陰陽相交,陽入陰,陰出陽,交于目銳眥,陽氣盛則瞋目,陰氣盛則瞑目」。

  足太陽經進入頭部後就分屬陰蹻和陽蹻二脈,陰陽兩脈相交,陽入于陰,陰出於陽,交匯於眼內角的睛明穴。陽氣盛就會瞠目,陰氣盛就會常常閉眼。

  ☎《靈樞第二十三•熱病》:「目中赤痛,從內眥始,取之陰蹻」。

  眼紅疼痛,從內眼角開始,治療應取陰蹻脈的照海穴。


  由此看來,陰蹻脈是足少陰腎經的別脈,另外足太陽經進入頭部後就分屬陰蹻和陽蹻二脈,陰陽兩蹺脈相交於眼睛內眼角睛明穴,因此,眼睛的問題可以用陰蹺脈,及陽蹺脈來治療(例如:眼睛紅腫痛,眼睛無法閉合,眼睛淚液濕潤度問題,乾眼症,睡眠問題)。


  熱厥症的治療應取足太陰脾經、足少陽膽經,都要留針;

  寒厥症的治療應取足陽明胃經、足少陰腎經,在足部取穴,都要留針。


【陳擎文補註】

  (1).《黃帝內經》裡面提到「寒厥,熱厥」的篇章如下:

  ☎《靈樞第二十一•寒熱病》:「熱厥取足太陰、少陽,皆留之;寒厥取足陽明、少陰於足,皆留之」。

  也就是,熱厥症的治療,應取足太陰脾經、足少陽膽經,都要留針;

  寒厥症的治療,應取足陽明胃經、足少陰腎經,在足部取穴,都要留針。


  ☎《素問第四十五•厥論》:

  黃帝問曰:厥之寒熱者何也。

  歧伯對曰:陽氣衰於下,則為寒厥;陰氣衰於下,則為熱厥。

  帝曰:熱厥之為熱也,必起於足下者,何也。

  歧伯曰:陽氣起於足五指之表,陰脈者,集於足下而聚於足心,故陽氣勝,則足下熱也。

  帝曰:寒厥之為寒也,必從五指而上於膝者,何也。

  歧伯曰:陰氣起於五指之裏,集於膝下而聚於膝上,故陰氣勝,則從五指至膝上寒,其寒也,不從外,皆從內也。


  帝曰:寒厥何失而然也。

  歧伯曰:前陰者,宗筋之所聚,太陰陽明之所合也。春夏則陽氣多而陰氣少,秋冬則陰氣盛而陽氣衰,此人者質壯,以秋冬奪於所用,下氣上爭不能復,精氣溢下,邪氣因從之而上也;氣因於中,陽氣衰,不能滲營其經絡,陽氣日損,陰氣獨在,故手足為之寒也。

  帝曰:熱厥何如而然也。

  歧伯曰:酒入於胃,則絡脈滿而經脈虛;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陰氣虛,則陽氣入,陽氣入,則胃不和,胃不和,則精氣竭,精氣竭,則不營其四支也。此人必數醉若飽以入房,氣聚於脾中不得散,酒氣與穀氣相薄,熱盛於中,故熱徧於身內熱而溺赤也。夫酒氣盛而慓悍,腎氣有衰,陽氣獨勝,故手足為之熱也。


  ***[1]舌縱:指舌體收縮無力,縱緩不收。

  ***[2]悗:音mán ㄇㄢˊ,烦闷


  舌頭難於收卷,口涎流出,內心煩悶,治療應取足少陰經穴。

  渾身發冷,上下齶像鼓一樣打顫,不出汗,腹脹,心中煩悶,治療應取手太陰經穴。

  針刺虛症,應刺營衛氣虛處,用補法;

  針刺實症,應刺營衛氣實處,用瀉法。

  ***[1]以時為齊:齊,做“劑”,為方劑的意思。在這裡指標刺的部位和深淺應與時令的特徵相適應,相協調。


  春季針刺,可取絡脈間的穴位;

  夏季針刺時,可取肌肉與皮膚間的穴位;

  秋季針刺時,可取手太陰經的太淵穴;

  冬季針刺,可取各個經穴。

  大凡四季的針刺,各有各的取穴範圍。

  取絡脈能治皮膚病,

  取肌肉皮膚間的穴位可治肌肉疼痛,

  取手太陰經可治筋脈病,

  取經穴可治骨髓、五臟的疾病。

  人的身體有五個重要部位,即伏兔部、腓部、背部、五臟之腧穴部和頸項部。在這五個部位若發生癰疽,都可能致死。

  疾病從手臂開始發生的,應先取手陽明經、手太陰經的穴位治療,使其出汗;

  疾病從頭部開始發生的,應先取項部足太陽經的穴位治療,使其出汗;

  疾病從足脛部開始發生的,應先取足陽明經的穴位治療,使其出汗。

  針刺手太陰經穴可使汗出,針刺足陽明經穴也可使汗出,所以,取陰經穴而出汗多且不止的,可取陽經穴來止汗;

  取陽經穴而出汗多且不止的,可取陰經穴來止汗。

  ***[1]致氣:邪氣凝聚不散的意思。


  針刺的危害在於已刺中病而不去針,這樣就會使精氣外泄;沒有刺中病就去針,這樣會導致邪氣凝聚。精氣外泄則病情加重且身體更加虛弱;邪氣凝聚,則生成癰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