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12經脈•經文


手太陽小腸經循行古代原文:

【循行】

  《靈樞‧經脈》:

  小腸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筋之間,上循臑外後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

  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

  其支者,別頰上䪼,抵鼻,至目內眥,斜絡於顴。

﹝本經穴﹞少澤(井)、前谷(滎)、後溪(輸)、腕骨(原)、陽谷(經)、養老(郄)、支正(絡)、小海(合)、肩貞、臑俞、天宗、秉風、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顴髎、聽宮。

﹝交會穴﹞大椎(督脈),上脘、中脘(任脈),睛明、大杼、附分(足太陽),和髎(手少陽),瞳子髎(足少陽)。

【註釋】

(1)踝:此指手腕後方小指側的高骨。

(2)臂骨:指尺骨。

(3)兩骨:指尺骨鷹嘴和肱骨內上髁。

(4)肩解、肩胛:滑伯仁註:「脊兩旁為膂,膂上兩角為肩解,肩解下成片骨為肩胛。」張介賓註:「肩後骨縫曰肩解。」按:「肩後骨縫」指肩關節縫;兩角指左右肩峰與肩胛岡部;成片骨即指肩胛骨體。

(5)目銳眥:《靈樞 ‧癲狂》:「目眥外決于面者為銳眥。」指目外角。目大角為內眥。

(6)䪼:音拙。眼眶的下方,包括顴骨內連及上牙床的部位。

【語譯】

手太陽小腸經:從小指外側末端開始(少澤),沿手掌尺側(前谷、後溪),上向腕部(腕骨、陽谷),出尺骨小頭部(養老),直上沿尺骨下邊(支正),出于肘內側當肱骨內上髁和尺骨鷹嘴之間(小海),向上沿上臂外後側,出肩關節部(肩貞、臑俞),繞肩胛(天宗、秉風、曲垣),交會肩上(肩外俞、肩中俞;會附分、大杼、大椎),進入缺盆(鎖骨上窩),絡于心,沿食管,通過膈肌,到胃(會上脘、中脘),屬於小腸。

它的支脈:從鎖骨上行沿頸旁(天窗、天容),上向面頰(顴髎),到外眼角(會瞳子髎),彎向後(會和髎),進入耳中(聽宮)。

它的又一支脈:從面頰部分出,上向顴骨,靠鼻旁到內眼角(會睛明),接足太陽膀胱經。

此外,小腸與足陽明胃經的下巨虛脈氣相通。

【病侯】

  《靈樞‧經脈》:

  是動則病:嗌痛,頷腫,不可以顧,肩似拔,臑似折。

  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聾、目黃,頰腫,頸、頷、肩、臑、肘、臂外後廉痛。

  為此諸病,盛則寫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盛者,人迎大再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註釋】

(1)頷:音汗.指頦下結喉上兩側肉之軟處。

(2)主液:小腸受盛胃腑腐熱下傳的水翩A經進一步消化和沁別清濁,其精華部分由脾轉輸,營養于全身,糟粕下走大腸,水液歸 于膀胱,因此水腸可產生水液,故本經主液所生病證。

【語譯】

本經有了異常變動就表現為下列病症:咽喉痛,頷下腫不能回顧,肩部痛得像牽引,上臂痛得像折斷。

本經所屬腧穴能主治有關「液」方面所發生的病症:耳聾,眼睛昏黃,面頰腫,頸部、頷下、肩胛、上臂、前臂的外側後邊痛。



黃帝內經•12經筋•經文


【循行】

  《靈樞‧經筋》:

  手太陽之筋,起於小指之上,結於腕,上循臂內廉,結於肘內銳骨之後,彈之應小指之上,入結於腋下;其支者,後走腋後廉,上繞肩胛,循頸出走太陽之前,結於耳後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結於頷,上屬目外眥。

  其病小指支肘內銳骨後廉痛,循臂陰,入腋下,腋下痛,腋後廉痛,繞肩胛引頸而痛,應耳中鳴痛引頷,目瞑良久乃得視,頸筋急,則為筋瘻頸腫,寒熱在頸者。

  治在燔鍼劫刺之,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其為腫者,復而銳之。本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屬目外眥,上頷結於角,其痛當所過者支轉筋。

  治在燔鍼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名曰仲夏痺也。

  足之陽明,手之太陽,筋急則口目為僻,眥急不能卒視,治皆如右方也。

【註釋】

(1)銳骨:此指肘內的高骨,即肱骨內上髁。

(2)足:原作「走」,據《太素》《甲乙》改。

(3)筋:原脫,據《太素》補。

(4)手:原脫,據《太素》補。

(5)臂陰:臂內側的部位。

(6)能:原作「得」據《太素》《甲乙》改。

(7)筋瘻:鼠瘰之屬。張注本作「痿」,《太素》《甲乙》亦作「痿」。但與上文似不連貫。

【語譯】

手太陽經筋,起始于小指的上邊,結于腕背,上沿前臂內側,結于肱骨內上髁後,以手彈該骨處,有感傳可及于手小指之上,進入後,結于腋下;其分支走肘後側。向上繞肩胛部,沿著頸旁出走足太陽經筋的前方,結于耳後乳突部;分支進入耳中;直行的出于耳上,向下結于下頷處,上方的連屬於眼外眥。

其病症:可見手小指支撐不適,肘內銳骨後緣疼痛,沿臂的內側,上至腋下,及腋下後側等處均痛,繞肩胛牽引頸部作痛,并感到耳中鳴響且痛,疼痛牽引頷部,眼睛閉合一會才能看清物景,頸筋拘急,可發生筋瘻、頸腫等症。



黃帝內經•12經別•經文


【循行】

  《靈樞‧經別》:

  手太陽之正,指地,別於肩解,入腋走心,系小腸也。

【註釋】

(1)指地:地在下,自上而下故稱指地。楊上善說:「手之六經,唯此一經下行,余并上行向頭」。

(2)肩解:即肩關節。

【語譯】

手太陽經別,在肩關節部從手太陽經分出,向下行入于腋窩部,走向心臟,連繫小腸。



黃帝內經•16絡脈•經文


【循行】

  《靈樞‧經脈》:

  手太陽之別,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內注少陰;其別者,上走肘,絡肩髃。

  實則節弛肘廢;虛則生肬,小者如指痂疥。取之所別也。

【註釋】

(1)節弛肘廢:指肩肘部關節鬆弛痿廢不用。

(2)肬:音由。與疣通,贅生在皮膚上的小瘤。

(3)痂疥:此指疣之多生如指痂疥之狀。

【語譯】

手太陰絡脈,名支正。在腕關節後五寸處,向內側注入手少陰心經;其支脈上行經肘部,上絡于肩髃部。

手太陽絡脈出現的實證,關節弛緩,肘部痿廢不用;虛證,皮膚贅生小疣。可取手太陽絡穴治療。



循行•主治•關聯


1.起於小指之端
2.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
3.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筋之間
4.上循臑外後廉
5.出肩解
6.繞肩胛
7.交肩上
8.入缺盆
9.絡心
10.循咽
11.下膈
12.抵胃
13.屬小腸
14.其支者,從缺盆
15.循頸
16.上頰
17.至目銳眥
18.卻入耳中
19.其支者,別頰上[出頁],抵鼻
20.至目內_
21.斜絡於顴
穴名 取法 功能 主治 備注
少澤 在小指尺側爪甲角根部,去爪甲角約0.1寸許取穴。 增液通乳,清熱利竅 熱病、汗不出、中風昏迷、乳汁少、乳癰、咽喉腫痛、目蘙、瘧疾、頭痛、耳鳴、耳聾、肩臂外後側疼痛 井穴
前谷 在第五掌指關節前尺側,握拳時,當掌指關節前之橫紋頭赤白肉際取穴。 疏肝清心,明目聰耳 癲狂、癇證、產後無乳、小便赤難、熱病汗不出、瘧疾、目痛、氣出、目蘙、耳鳴、鼻塞、咽喉腫痛、頰腫、頭項急痛、臂痛肘攣、手指麻木 滎穴
後谿 第五掌指關節尺側後方,第五掌骨小頭後緣,赤白肉際處取穴。 清心解鬱,清熱截瘧 癲狂、癇證、熱病、盜汗、瘧疾、耳聾、目赤目蘙、目眩、目赤爛、疥瘡、黃疸、頭項強痛、肘臂及手指攣急 輸穴
腕骨 腕骨前方,三角骨的前緣,赤白肉際取穴。 增液止渴,利膽退黃 熱病汗不出、瘧疾、消渴、驚風、瘛瘲、黃疸虛浮,耳鳴、目蘙、目流冷淚、頭痛項強、頸項頷腫,臂痛指攣 原穴
陽谷 腕關節的尺側,當三角骨與尺骨莖突之間凹陷中。 清心寧神,明目聰耳 熱病汗不出、頭痛目眩、狂癲、耳聾鳴、腰項急、肩痛、疥瘡、生疣、痔漏、瘛瘲、齒痛 經穴
養老 掌先向下時,在尺骨莖突的高點處是穴;當屈肘掌心向胸時,轉手骨開,穴在尺骨莖突的橈側骨縫中。 增液養津,清上明目 目視不明、肩背肘臂痛、急性腰疼 隙穴
支正 腕部陽谷穴上五寸,尺骨掌側緣取穴。 疏肝寧神,清熱解表 癲狂、易驚、善笑恐悲驚、健忘、消渴、疥瘡、生疣、熱病、項強、肘攣、手指痛、頭痛 絡穴
小海 屈肘,當尺骨鷹嘴與肱骨內上果骨果之間取穴。 疏肝安神,清熱消腫 癲狂、癇證、頭痛目眩、耳聾耳鳴、瘍腫、頰腫、頸項肩臂外後側痛 合穴
肩貞 肩關節後下方,當上臂內收時,在腋縱紋頭上1寸處取穴。 化痰消腫,清熱聰耳 熱病瘰癧、耳聾耳鳴、肩胛痛、手臂痛麻、不能舉、缺盆中痛  
臑俞 正坐,上臂內收,從肩貞直上,肩胛岡下緣取穴。 化痰消腫,疏筋活絡 頸項瘰癧,肩臂痛無力 會陽維、蹻脈
天宗 正坐,在岡下窩中,當肩胛岡中點之下緣下1寸處,或肩胛岡下緣與肩胛下角之間的1/3折點處取穴,正與秉風直對。 肅降肺氣,舒筋活絡 氣喘、乳癰、頰頷腫痛、肩胛疼痛、肘臂外後側痛  
秉風 正坐,在肩胛岡上窩中點,當天宗穴直上,約在肩胛岡中點上緣上1寸,舉臂有凹處是穴。 舒筋散風 肩胛疼痛不舉,上肢痠麻 手陽明,太陽、手足少陽之會
曲垣 在肩胛岡內上端凹陷處,約當臑俞與第二胸椎棘突連線的中點取穴。 舒筋活絡 肩胛周圍疼痛  
肩外俞 正坐,在第一胸椎棘突下,即陶道穴旁開3寸,當肩胛骨脊柱緣的垂直線上取穴。 舒筋活絡 肩背痠痛,頸項強急,上肢冷痛  
肩中俞 正坐,在第七頸椎棘突下,即大椎穴旁開2寸取穴。 解表宣肺 發寒發熱,咳嗽、唾血、目視不明  
天窗 正坐,平喉結,當胸鎖肌後緣取穴。 聰耳立竅,熄風寧神 耳聾耳鳴、咽喉痛、頸項強痛、暴喑、中風、癭氣、癮疹、狂證  
天容 在耳下方下頷角後與胸鎖乳突肌之前緣間凹陷處取穴。 利咽消腫,聰耳降逆 耳聾耳鳴、咽喉腫痛、咽中如梗、頰腫、嘔逆吐沫  
顴顟 目外眥直下,顴骨高點下緣凹陷處取穴。 清熱消腫,牽正鎮痙 口眼喎斜,眼瞼瞤動,齒痛,目黃,面赤,_腫唇癰 手少陽、太陽之會
聽宮 耳屏與下頷關節之間,微張口呈凹陷處取穴 聰耳消腫 耳聾、耳鳴、聤耳、齒痛、癲狂、癇證 手足少陽、手太陽之會


經筋•經別•絡脈


十二經筋

■指全身筋肉組織附屬于十二經脈而分成十二個部分,也是十二經脈在軀體和四肢部與筋肉組織的相互聯系。 
■其分布與十二經脈循行大致相同。起于四肢末端爪甲,結于關節和骨骼,走向軀干,上起于頸項,終止于頭面。 
■陽筋分布體外,陰筋進入體腔,但不與內臟相聯。其 
■中,手三陽經筋都結于額角(角),足三陽經筋都經缺盆上結于顴骨部(頄)和目周圍, 
■手三陰經筋并入胸中再結于胸膈部(賁), 
■足三陰經筋都結于陰器。 
■經筋發病的特點為“寒則反折筋急,熱則筋弛縱不收”。主要表現為掣引、痹痛、弛緩、攣急等。 
■治療上,寒證可采用“燔針劫刺”局部俞穴;熱證以泄陽邪為主。

十二經別

經別:是十二經脈除去主要循環以外所別行的一部分:別行的正經:簡名經別。


上方諸多文字參考自:
1.醫砭網站
2.The Qi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