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12經脈•經文


足少陽膽經循行古代原文:

【循行】

  《靈樞‧經脈》:

  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

  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

  其支者,別銳眥,下大迎,合於手少陽,抵於䪼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裏,出氣沖,繞毛際,橫入髀厭中;

  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趾次趾之間;

  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之間,循大指歧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

﹝本經穴﹞瞳子髎、聽會、上關、頷厭、懸顱、懸釐、曲鬢、率谷、天衝、浮白、頭竅陰、完骨、本神、陽白、頭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風池、肩井、淵腋、輒筋、日月(膽募)、京門、帶脈、五樞、維道、居髎、環跳、風市、中瀆、膝陽關、陽陵泉(合)、陽交、外丘(郄)、光明(絡)、陽輔(經)、懸鐘、丘墟(原)、足臨泣(輸)、地五會、俠溪(滎)、足竅陰(井)。

﹝交會穴﹞頭維、下關(足陽明),翳風、角孫、和髎(手少陽),聽宮、秉風(手太陽),大椎(督脈),章門(足厥陰),上髎、下髎(足太陽),天池(手厥陰)。

【循行】

(1)頭角:當額結節部。

(2)下加頰車:指經脈向下覆蓋于頰車穴部。

(3)毛際:指恥骨部陰毛處。

(4)髀厭:即髀樞,相當於環跳穴部。

(4)季脅:脇下小肋骨名曰季脇,俗名軟肋,含章門穴。(季:兄弟排行次序最小的。季弟:小弟)(《素問·脈要精微論》:尺內兩旁,則季脇也)

(5)髀,音比ㄅㄧˋ ,大腿的骨頭,或大腿。

(5)髀陽:指大腿的外側。

(6)外輔骨:指腓骨。

(7)絕骨:指腓骨的下段低凹處。

(8)大指岐骨:指第一、二跖骨而言。

(9)三毛:足趾背短毛。

【語譯】

足少陽膽經:從外眼角開始(瞳子髎),上行到額角(頷厭、懸顱、懸釐、曲鬢;會頭維、和髎、角孫),下耳後(率谷、天衝、浮白、頭竅陰、完骨、本神、陽白、頭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風池),沿頸旁,行手少陽三焦經(經天容),至肩上退後,交出手少陽三焦經之後(會大椎,經肩井,會秉風),進入缺盆(鎖骨上窩)。

它的支脈:從耳後進入耳中(會翳風),走耳前(聽會、上關;會聽宮、下關),至外眼角後;另一支脈:從外眼角分出,下向大迎,會合手少陽三焦經至眼下;下邊蓋過頰車(下頜角),下行頸部,會合于缺盆(鎖骨上窩)。由此下向胸中,通過膈肌,絡于肝,屬於膽;沿脅里,出于氣街(腹股溝動脈處)繞陰部毛際,橫向進入髖關節部。

它的主幹(直行脈):從缺盆(鎖骨上窩)下向腋下(淵液、輒筋;會天池),沿胸側,過季脇(日月、京門;會章門),向下會合于髖關節部(帶脈、五樞、維道、居髎…環跳)。由此向下,沿大腿外側(風市、中瀆),出膝外側(膝陽關),下向腓骨頭前(陽陵泉),直下到腓骨下段(陽交、外丘、光明、陽輔、懸鐘),下出外踝之前(丘墟),沿足背進入第四趾外側(足臨泣、地五會、俠溪、足竅陰)。

它的支脈:從足背分出,進入大趾趾縫間,沿第一、二跖骨間,出趾端,回轉來通過爪甲,出于趾背毫毛部,接足厥陰肝經。

【病侯】

  《靈樞‧經脈》:

  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心脅痛,不能轉側,甚則面微有塵,體無膏澤,足外反熱,是為陽厥。

  是主骨所生病者,頭痛,頷痛,目銳眥痛,缺盆中腫痛,腋下腫,馬刀俠癭,汗出振寒,瘧,胸、脅、肋、髀、膝外至脛、絕骨、外踝前及諸節皆痛,小趾次趾不用。

  為此諸病,盛則寫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盛者,人迎大一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註釋】

(1)面微有塵:形容面色灰暗,好像蒙有塵土一樣。

(2)膏澤:即脂滑潤澤之意。

(3)足外:指下肢外側,經脈所過部分。

(4)陽厥:此指足少陽經氣阻逆為病。

(5)主骨:張介賓說:「膽味苦,苦走骨,故膽主骨所生病。

(6)馬刀俠癭:此指瘰癧生在頸項或腋下等部位。

【語譯】

本經有了異常變動就表現為下列的病症:嘴里發苦,好嘆氣,胸脅痛不能轉側,甚則面孔象蒙著微薄塵,身體沒有脂潤光澤,小腿外側熱,還可發為足少陽部分的氣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痠痛,等症。

本經所屬腧穴能主治有關「骨」方病症:如頭痛,顳痛,眼睛外眥痛,缺盆(鎖骨上窩)中腫痛,腋下腫,如「馬刀挾癭」等症,自汗出,戰慄發冷,瘧疾乃危急部、脇肋、大腿及膝部外側以至小腿腓骨下段「絕骨」、外踝的前面,以及各骨節都痠痛,小趾側的次趾(足無名趾)不好運用。

黃帝內經•12經筋•經文


【循行】

  《靈樞‧經筋》:

  足少陽之筋,起於小指次指,上結外踝,上循脛外廉,結於膝外廉;其支者,別起外輔骨,上走髀,前者結於伏兔之上,後者,結於尻;其直者,上乘䏚季脅,上走腋前廉,繫於膺乳,結於缺盆;直者,上出腋,貫缺盆,出太陽之前,循耳後,上額角,交巔上,下走頷,上結於頄;支者,結於目眥為外維。

  其病小指次指支轉筋,引膝外轉筋,膝不可屈伸,膕筋急,前引髀,後引尻,即上乘䏚季脅痛,上引缺盆、膺乳、頸維筋急。從左之右,右目不開,上過右角,并蹻脈而行,左絡於右,故傷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維筋相交。

  治在燔鍼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名曰孟春痺也。

【註釋】

(1)外維:指維繫目外眥之筋,此筋收縮即可左右盼視。

【語譯】

足少陽經之筋,起于第四趾,上結于外踝,再向上沿脛外側結于膝外側。其分支另起于腓骨部,上走大腿外側,前邊結于伏兔(股四頭肌部),後邊結于骶部。直行的經側腹季脇,上走腋前方,聯繫于胸側和乳部,結于缺盆。直行的上出腋部,通過缺盆,走向太陽經的前方,沿耳後上繞到額角,交會于頭頂,向下走向下頷,上方結于鼻旁,分支結于外眥成「外維」。

足少陽經之筋發病,可見足第四趾支撐不適,掣引轉筋,并牽連膝外側轉筋,膝部不能隨意屈伸,腘部的經筋拘急,前面牽連髀部,後面牽引尻部,向上牽及脅下空軟處及脅部作痛,向上牽引缺盆、胸側,頸部所維繫的筋發生拘急。如果從左側向右側維絡的筋拘急時,則右眼不能張開。因此筋上過右額角與蹻脈并行,陰陽蹻脈在此互相交叉,左右之筋也是交叉的,左側的維絡右側,所以左側的額角筋傷,會引起右足不能活動,這叫維筋相交。

黃帝內經•12經別•經文


【循行】

  《靈樞‧經別》:

  足少陽之正,繞髀入毛際,合於厥陰,別者入季脅之間,循胸裏屬膽,散之上肝,貫心以上挾咽,出頤頜中,散於面,繫目系,合少陽於外眥也。

【語譯】

足少陽經別,從足少陽膽經分出,繞過大腿前側進入外陰部,同足厥陰經的經別會合,分支進入浮肋之間,沿著胸腔里,歸屬於膽,散佈到肝臟,上貫心中,挾著食道,淺出于下頷中間,散佈在面部,聯繫眼球後面通入顱腔,當外眥部與足少陽經脈會合。

黃帝內經•16絡脈•經文


【循行】

  《靈樞‧經脈》:

  足少陽之別,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別走厥陰,下絡足跗。

  實則厥,虛則痿躄,坐不能起。取之所別也。

【註釋】

(1)痿躄:躄音僻,痿躄,下肢痿軟無力,足不能行走。

【語譯】

足少陽絡脈,名光明。在距離外踝上五寸處分出,走向足厥陰經脈,向下聯絡足背。

出現的實證,見足部厥冷;虛證,見下肢癱瘓,不能起立。可取足少陽絡穴治療。

循行•主治•關聯


1.起於目銳眥(眼外角)
2.上抵頭角
3.下耳後
4.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
5.入缺盆
6.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
7.出走耳前
8.至目銳眥(眼外角)後
9.其支者別目銳眥(眼外角)
10.下大迎
11.合於手少陽抵於出頁
12.處下加頰車
13.下頸合缺盆
14.以下胸中貫膈
15.絡肝
16.屬膽
17.循脅裡
18.出氣街
19.繞毛際
20.橫入髀厭中
21.其直者從缺盆
22.下腋
23.循胸
24.過季脅
25.下合髀厭中
26.以下循髀陽
27.出膝外廉
28.下外輔骨之前
29.直下抵絕骨之端
30.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
31.入小指刺指之間
32.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之間,循大指歧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
穴名 取法 功能 主治 備注
瞳子髎 在目外眥外0.5寸,當眶骨外側緣凹陷處取穴 平肝熄風、明目退翳 頭痛、目疼、目赤、怕光羞明、迎風流淚、遠視不明、內障、目翳 手足少陽之會
聽會 在耳屏間切[走亦]前,下頷骨[骨果]狀突後緣,張口有空處取穴 開竅聰耳、舒筋活絡 耳鳴、耳聾、聤耳流膿、齒疼、頭面痛、下頷脫臼、口眼喎斜  
上關 在顴骨弓上緣,當下關直上凹陷處取穴 聰耳鎮痙、舒筋活絡 耳鳴、耳聾、聤耳、口眼喎斜、齒痛、面痛、驚癇、瘈瘲、青盲 手少陽、足陽明之會
頷厭 在鬢髮中,當頭維穴與曲鬢穴連線之上1/4與下3/4的交點處取穴 平肝熄風、鎮痙止痛 頭痛、眩暈、目外眥痛、齒痛、耳鳴、驚癇、瘈瘲 手足少陽、足陽明之會
懸顱 在頭維與曲鬢穴之間,沿鬢髮弧形連線之中點取穴 平肝熄風、消腫止痛 偏頭痛、面腫、目外眥痛、齒痛、鼻流濁涕 手足少陽、陽明之會
懸釐 在鬢角之上際,當懸釐穴與曲鬢穴之中點取穴 清熱解表、消腫止痛 偏頭痛、面腫、目外眥痛、耳鳴、上齒痛、熱病汗不出 手足少陽、陽明之會
曲鬢 在耳前上方入鬢內,當角孫穴前1橫指處取穴 散風止痛、開關利竅 頭痛連齒、頰頷腫、口禁 足太陽、少陽之會
率谷 在廓尖上方、角孫穴之上,入髮際1.5寸處取穴 平肝熄風、寧神止吐 頭痛、眩暈、嘔吐、小兒驚風 足太陽、少陽之會
天衝 在耳廓根後上方,入髮際2寸,率谷穴後約0.5寸處取穴 寧心安神、消腫止痛 頭痛、齒齦腫痛、癲證、癇證、驚恐、癭氣  
浮白 在耳後乳突後上方,當天衝穴與頭竅陰穴的弧形連線之中點取穴 祛風止痛、理氣消痰 頭痛、耳鳴、耳聾、齒痛、瘰癧、癭氣、頸項強痛 足太陽、少陽之會
頭竅陰 在乳突後上緣,當浮白穴與完骨穴的連線上取穴 平肝熄風、開竅聰耳 頭痛、頭暈、頸項強痛、胸脅痛、口苦、耳鳴、耳聾、耳痛、四肢轉筋 足太陽、少陽之會
完骨 在顳骨乳突後下緣凹陷處取穴 平肝熄風、寧神鎮癇 頭痛、頸項強痛、頰腫、喉痹、齲齒、口眼歪斜、癲、癇、瘧疾 足太陽、少陽之會
本神 在前髮際上0.5寸,督脈(神庭)旁開3寸取穴 安心寧神、熄風鎮驚 癲疾、癇證、小兒驚風、頭痛、目眩、半身不遂、頸項強痛、胸脅痛 足少陽、陽維之會
陽白 目正視,瞳孔直上,眉上1寸取穴   頭痛、目眩、目痛、雀目、外眥疼痛、眼瞼潤動 手足少陽、陽明、陽維五脈之會
頭臨泣 陽白穴直上,入髮際0.5寸處取穴 散風清熱、明目聰耳 頭痛、目眩、目赤痛、流淚、目翳、鼻塞、鼻淵、耳聾、小兒驚癇、熱病 足少陽、太陽、陽維之會
目窗 在臨泣後1寸,當頭臨泣與風池之連線上取穴 開竅明目、熄風鎮驚 頭痛、目眩、目赤腫痛、遠視、近視、面浮腫、小兒驚風、上齒齲腫 足少陽、陽維之會
正營 在目窗後1寸,當頭臨泣與風池之連線上取穴 平肝熄風、舒筋活絡 頭痛、頭暈、目眩、唇吻強急、齒痛 足少陽、陽維之會
承靈 在正營後1.5寸,當頭臨泣與風池之連線上取穴 宣肺利鼻、清熱祛風 頭痛、眩暈、目痛、鼻淵、鼻衄、鼻窒、多涕、喘息 足少陽、陽維之會
腦空 在風池直上,督脈腦戶穴相平處取穴 清熱止痛、寧神鎮驚 熱病、頭痛、頸項強痛、目眩、目赤腫痛、鼻痛、耳聾、癲、驚悸 足少陽、陽維之會
風池 在項後與風府相平,當胸索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中取穴 平肝熄風、清熱解表 頭痛、眩暈、頸項強痛、目赤痛、目淚出、鼻淵、鼻衄、耳聾氣閉、中風、口眼歪斜、熱病、感冒、癭氣 足少陽、陽維之會
肩井 在肩上,當大椎穴與索骨肩峰及索骨與肩胛岡兩者連線的中點取穴 祛風清熱、消腫止痛 中風、乳癰、瘰癧、難產、諸虛百損、肩背痹痛、手臂不舉、頸項強痛。(孕婦禁針) 手足少陽、陽維之會
淵腋 側臥,當腋中線上,於第四肋間隙,舉臂取穴 寬胸止痛、消腫通經 胸滿、脅痛、腋下腫、臂痛  
輒筋 在淵腋前1寸,當第四肋間隙,側臥取穴 降逆平喘、理氣止痛 胸脅痛、喘息、嘔吐、吞酸、腋腫、肩臂痛 募穴;足太陽、少陽之會
日月 在乳頭下方,當期門下1肋間隙取穴 疏肝利膽、健脾降逆 胸肋疼痛、脹滿、嘔吐、吞酸、呃逆、黃疸 募穴;足太陰、少陽之會
京門 側臥,於側腹部,當十二肋骨游離端下際取穴 益腎健腰、健脾利水 腸鳴、泄瀉、腹脹、腰肋痛、溢飲、脊強反折、水道不利 募穴
帶脈 側臥,第十一肋骨游離端直下與臍相平處取穴 調理月經、健脾固帶 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疝氣、腰腹無力、腰脅痛 足少陽、帶脈之會
五樞 腹側髂前上棘之前0.5寸,平臍下3寸處取穴 調經固帶、理氣止痛 陰挺、赤白帶下、月經不調、疝氣、少腹痛、便秘、腰胯痛 足少陽、帶脈之會
維道 在五樞穴前下0.5寸處取穴 調經固帶、利水止痛 少腹痛、陰挺、疝氣、帶下、月經不調、水腫、腰胯痛 足少陽、帶脈之會
居髎 在髂前上棘與股大轉子最高點連線的中點處,側臥取之 疏通經絡、行氣止痛 腰腿痹痛、癱瘓、少腹痛 陽維、足少陽之會
環跳 側臥屈股,在股骨大轉子最高點與骶 骨裂孔的連線上,外1/3的交點處取穴 祛風化濕、疏通經絡 腰胯疼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遍身風疹、挫閃腰疼、膝踝腫痛不能轉側 足少陽、太陽之會
風市 1.大腿外側,膕橫紋上7寸,大腿外側中點
2.直立垂手時,中指端止點處取穴
祛風化濕、疏通經絡 中風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遍身搔癢、腳氣  
中瀆 在大腿外側中點,膕橫紋上5寸處取穴 祛風化濕、疏通經絡 下肢麻痹、麻木、半身不遂  
膝陽關 在陽陵泉直上3寸,股骨外上[骨果]上方凹陷中取穴 化濕散寒、疏通經絡 膝臏腫痛、膕筋攣急,小腿麻木  
陽陵泉 在腓骨小頭前下緣,凹陷中取穴 疏肝利膽、舒筋鎮痙 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腫痛、腳氣、脅肋痛、口苦、嘔吐、黃疸、小兒驚風、破傷風、月經過多 合穴
陽交 外踝高點上7寸,當腓骨後緣取穴 寧心安神、疏肝理氣 驚狂、癲疾、契?蓯?、面腫、胸脅滿疼痛、膝股痛、下肢痿痹 陽維、足少陽之會
外丘 外踝高點上7寸,當腓骨前緣取穴 安神鎮痙、疏肝寬胸 癲疾、胸脅痛、膚痛痿痹、頸項痛 隙穴
光明 外踝高點上5寸,腓骨前緣處取穴 清肝明目、消脹止痛 目痛、夜盲、乳脹痛、下肢痿、脛熱膝痛 絡穴
陽輔 外踝高點上4寸,腓骨前緣處取穴 祛風清熱、疏通經絡 偏頭痛、目外眥痛、缺盆中痛、腋下痛、瘰癧、胸、脅、下肢外側痛、瘧疾、半身不遂、喉痹、缺盆腫痛 經穴
懸鐘 外踝高點上3寸,腓骨後緣處取穴 平肝熄風、疏肝益腎 半身不遂、頸項強痛、胸腹脹滿、脅肋疼痛、腋下腫、膝腿痛、腳氣、中風 八會穴之一,髓會
丘墟 在外踝前下緣與舟骨前上方凹陷處取穴 扶正祛邪、疏肝健脾 目赤腫痛、目生翳膜、中風偏癱、頸項痛、腋下腫、胸脅痛、疝氣、瘧疾、下肢痿痹、外踝腫痛 原穴
足臨泣 在第四、五蹠趾關節後,當小趾伸肌腱的外側處取穴 平肝熄風、化痰消腫 中風偏癱、瘧疾、頭痛、目外眥痛、目眩、乳癰、瘰癧、脅肋痛、痹痛、足跗腫痛 輸穴
地五會 第四、五蹠趾關節後,當小趾伸肌腱的內緣取穴 散風清熱、疏肝消腫 頭痛、目赤痛、耳鳴、耳聾、腋腫、脅痛、乳癰、跗腫、內傷吐血  
俠谿 第四、五蹠趾關節後,當趾蹼緣的縱紋頭處取穴 平肝熄風、疏肝寧心 頭痛、頭暈、驚悸、耳鳴、耳聾、目外眥赤痛、頰腫、胸脅痛、膝股痛、月行痠、足跗腫 滎穴
足竅陰 第四趾外側,距爪甲角約0.1寸之爪甲根部處取穴 平肝熄風、聰耳明目 偏頭痛、目眩、目赤腫痛、耳聾鳴、胸脅痛、多夢、熱病 井穴


經筋•經別•絡脈


十二經筋

■指全身筋肉組織附屬于十二經脈而分成十二個部分,也是十二經脈在軀體和四肢部與筋肉組織的相互聯系。 
■其分布與十二經脈循行大致相同。起于四肢末端爪甲,結于關節和骨骼,走向軀干,上起于頸項,終止于頭面。 
■陽筋分布體外,陰筋進入體腔,但不與內臟相聯。其 
■中,手三陽經筋都結于額角(角),足三陽經筋都經缺盆上結于顴骨部(頄)和目周圍, 
■手三陰經筋并入胸中再結于胸膈部(賁), 
■足三陰經筋都結于陰器。 
■經筋發病的特點為“寒則反折筋急,熱則筋弛縱不收”。主要表現為掣引、痹痛、弛緩、攣急等。 
■治療上,寒證可采用“燔針劫刺”局部俞穴;熱證以泄陽邪為主。

十二經別

經別:是十二經脈除去主要循環以外所別行的一部分:別行的正經:簡名經別。


上方諸多文字參考自:
1.醫砭網站
2.The Qi 網站